蔣啟林
【摘要】新高考強調以生為本,讓學生做自己學習上的主人,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通過高考英語試題的變化可以看出,高中英語測試的重點也在發生轉變,由傳統的考查學生語言基礎知識轉變為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相對而言難度系數更大,靈活性更強。為了保證學生在高考英語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同時為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適當地做出調整,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現如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重傳授,輕培養”的現象。受應試教育影響,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強調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在新高考模式下逐漸表現出滯后性,有待解決。新形勢下,英語教師應當改變這一局面,以新高考改革為導向,對傳統的教學手段、理念、內容等進行適當調整,以此提升學生適應新高考的能力,使英語教學改革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一、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傳授輕培養現象普遍存在
以提升學生高考成績為主要目標進行教學,仍然是現下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這種思想理念的影響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傳授學生英語知識,而對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這讓很多的學生由于體驗不到英語知識的魅力而逐漸喪失學習熱情和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氛圍以理論傳授為主,這對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礙。
(二)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落后陳舊
由于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加上高中英語課時有限,很多英語教師為了追求高效教學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最多的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這種教學方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整節課學生幾乎都沒有機會參與其中,師生之間配合度不高,學生除了聽就是記,主觀能動作用不能被發揮出來,雖然聽了很多的內容,但是真正記住和理解的內容卻非常少,這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礙。
(三)課堂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然而,就目前整體情況來看,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更傾向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而對學生英語聽力的培養比較少,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更少。這也是如今高中生群體中“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之一。由于缺少說英語的機會,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不到鍛煉,綜合素質普遍較低。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課程資源庫,創建多元化語言學習環境
新高考模式下,英語教師在選擇語篇的時候,盡量遵循全覆蓋原則。換言之,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的語篇盡量將生活實際的各個方面都涵蓋到,使用的語言也盡量能夠運用在真實的語境之中。現如今,高中英語教材中所包含的語篇類型不夠豐富,完善度不夠,如新媒體語篇、議論文、應用文等,在教材中幾乎沒有或者較少。為了適應新高考,教師在不變更英語教材的情況下盡量從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收集多模態的語篇,以此補充英語教材,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課程資源庫。英語教師在進行語篇補充的時候,要選擇篇幅長短適宜的語篇,并注意語篇價值的導向性,而且還要協調好非文學性語篇和文學性語篇的比例,盡可能將實際生活中各類型的語篇都涵蓋到。選擇的語篇難易程度應當適中,避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除了豐富語篇,英語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尤其是外國名著,如《巴黎圣母院》《唐·吉坷德》《老人與海》等英文著作,以此豐富學生的詞匯量,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在新高考中遇到各類素材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引導學生建構英語學習策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新高考模式下,英語教師要重視并引導學生建構英語學習策略,并且給學生創設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運用學習策略的機會,以此提升學生的文本建構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總而言之,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語言教學與學習策略培養融為一體,引導學生應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策略本身,主要是讓學生形成策略意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訓練學生學習策略的同時,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強化,指導學生把控和規劃自己的學習進程,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資源,對學習效果進行及時反思,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寫作是學生普遍感到吃力的一個學習難點,很多學生一遇到寫作就犯難,不知道從何下手。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也可以讓寫作比較好的學生分享
自己的寫作經驗,如平時多積累句型、摘抄一些“通用句式”、繪制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掌握了學習策略,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同樣,在閱讀、聽說等其他項目教學中也是如此,引導學生建構英語學習策略。學生掌握了學習策略,在新高考中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三)開展豐富的英語實踐活動,實現學生深度學習
新高考模式下,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性、關聯性、綜合性較強的英語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遷移創新、應用實踐、學習理解等技能,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得到發展。一般來說,遷移創新類活動包括評價與批判、創造與想象、論證與推理等實踐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包括內化與運用、判斷與分析、闡釋與描述等實踐活動;學習理解類活動包括概括與整合、獲取與梳理、感知與注意等實踐活動。這類實踐活動不僅注重應用、理解、記憶等淺層學習,還包括創造、評價、分析等深度學習。經常參加這些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獲取語言知識,還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技能,并且通過評析語篇意義、比較文化異同、了解文化內涵等途徑形成積極的價值觀。例如,在講解“Journey down the mekong”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某一個地點,用英語做一份“旅游攻略”。然后,讓小組之間彼此分享自己的旅游攻略,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講完課文之后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立足文本,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將文本中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再現出來,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各種能力。
綜上所述,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從微觀上說,導致考試形式、考試內容等發生了變化。從宏觀上說,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努力程度、積極性、動機以及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等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英語教師要立足實際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通過教學改革使構建的課堂更符合新高考要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適應新高考的能力有所增強,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打牢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燕.“新高考”模式下對高中英語資源應用認識[J].教育觀察,2017,(24):121.
[2]李新星.新高考時代下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8,(05):49.
[3]葛炳芳.傳承與創新——浙江省英語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J].教學月刊,2016,(05):3.
[4]嚴昉,柳舒紅.新高考背景下關于“高中英語課內作業的有效設計和落實措施”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