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昕
摘?要:復習課在教學和學習中無疑是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當前初中應試升學大背景下,關系到一個孩子能否繼續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同時,初中政治即道德與法治又扮演著重要的學科德育甚至是學生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初中政治復習課的教學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師不斷思考、探索、實踐。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對復習課的有效性進行思考,以促進教學實際。
關鍵詞:初中政治?復習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復習課教學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不僅要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還要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但實踐中,復習課有時候會給學生重復舊課、像炒冷飯的感覺,課堂氣氛悶、效果差,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同時初中政治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核心,道德教育是學校德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中學道德教育的效果,切實提升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就應充分發揮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怎樣激發初中政治復習課的活力,提高復習課的實效性呢?
一、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的初中政治復習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觀念呼喚創新、教學方法亟待創新、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和學生身心發展不一致等問題。此外,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還存在重視過程更重視結果、教育對象特殊導致的差異的突出問題。
1.重視過程,更重視結果
筆者任教學校是一所針對西藏學生創辦的內地西藏班,學校的“政治任務”不言而喻,每年中考升學壓力也是學??己私處煹囊粋€關鍵因素。因此,盡管學校在學生自主管理、才藝能力展示、綜合素質提升方面搭設平臺,但是對于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從來都不曾降低。
2.教學對象特殊性導致的差異問題
筆者工作的學校是一所針對西藏學生的公辦學校,教育對象都是來自西藏自治區七大地區的藏族學生,一方面,這些學生生活交流語言以藏語為主,尤其農牧區學生,他們生活環境中甚至有人不會、不懂漢語,導致他們對漢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有限,政治學習中與漢族學生相比理解能力較差、應用能力有限,語言組織能力有限。
二、針對存在問題的實踐操作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對于復習課課堂有效性思考、探索,在初中政治復習課教學中在不同學習階段循序漸進。
1.每課的復習課教學——注重理解,基礎練習
信息加工學習理論主張者加涅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者攝取信息的過程,完整的學習過程應當包括動機階段在內的八個階段。如果說新課教學中動機、了解、獲得三個階段表現較為明顯的話,復習課教學則必須要強調學習的保持、會議和概括,并且通過針對性練習能夠在作業和反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為此,筆者注重每課時的內容復習。
以《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為例。本課圍繞憲法基本理論展開,筆者在新課學習的基礎上,按照邏輯主線帶領學生梳理知識,并建立以獎勵為主的獎懲機制,激發學生的復習課學習動機。按邏輯主線梳理知識是建立在初中一年半的學習思維訓練基礎上,七年級初開始的教學和復習中,帶領學生按照“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邏輯主線梳理知識。經過一年半的思維邏輯訓練,在八年級下學習開始,復習課教學首先要求能夠在新課學習的基礎上,按照邏輯主線找出盡量多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梳理知識點。這一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并獲得成就感的過程,學生主動思考、總結并相互完善,同時筆者根據學生近期的情況輔之以不同的以獎勵為主的獎懲措施,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單元的復習課教學——建立聯系,理解記憶
布魯納被贊譽為“自杜威以來第一個能夠對學者和教育家談論智育的人”,他認為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主動地把學習者舊的認知結構置換成新的,促成個體能夠用新的認知方式來感知周圍世界。在單元復習課的教學中,筆者注重新舊認知內容的“構置換新”。
本一輪的復習課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而是既要基礎知識的系統化梳理,又要突出重點知識,根據知識內在聯系進行單元復習。單元的復習課教學中筆者把相關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掌握相互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基本概念的復習首先抓住關鍵詞;內容相似或有聯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來加深理解;緊緊圍繞教材精心選擇問題,有針對性地練習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以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為例。這一單元圍繞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基本理論展開,因此,筆者在本單元復習中,首先,就是核心基本概念公民的權利、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公民義務、公民的基本義務抓住關鍵詞,對比理解并記憶。其次,公民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這組易混淆概念放在一起,找出聯系和區別加深理解;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和公民怎樣忠實履行義務這一組相關內容對比記憶。最后,針對每一個對比內容組織針對性強化訓練,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理解應用,大大提高了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實踐也證明學生的記憶、理解和應用有明顯提升。
3.綜合復習課的教學——完善體系,強化應用
綜合復習課的教學筆者深受奧蘇貝爾認知同化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和啟發,特別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觀認為,任何學科的學習和理解總是涉及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
以筆者在八年級下綜合復習課教學為例,在前述每一課的復習、單元復習的基礎上,綜合復習課則將本書圍繞憲法開展法治教育的特點突出:第一單元以憲法基本理論為內容,主要涉及憲法原則、憲法核心價值、憲法地位、憲法監督等內容;第二單元第二、三單元教材分別從“公民” 與“國家”兩方面開展,包含了公民權利和義務、國家制度和國家機構;第四單元則以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法治價值追求為內容,同時也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核心問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再次架構,深化理解和記憶。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堅持的復習課教學是一個系統、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按照不同的教學階段,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系統復習。由于每個階段的側重點和知識信息處理加工方式不同,有效激發了學生每個階段的復習,提高了復習課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