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進
摘要:揚琴作為一件可獨奏、可伴奏、可重奏、可合奏的樂器,在我國民族器樂大家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要想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全面的揚琴演奏人才,自如駕馭各類揚琴作品,各項綜合演奏能力的培養不可或缺。在目前的高校揚琴教學中,強調學生獨奏能力的培養,其他方面綜合演奏能力的培養仍然缺乏進一步的探索。
關鍵詞:揚琴;演奏能力;培養
揚琴作為中國民族樂器大家庭中的一員,于明末清初由波斯一帶傳人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后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幾百年來,在中華音樂文化深厚沃土的滋養下,中國數代揚琴藝人從揚琴的樂器形制、擊弦工具、演奏技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漸漸演化成為目前大家熟知的中國揚琴,并真正成為了我國的民族樂器。
在建國以前,揚琴多作為伴奏樂器使用,廣泛用于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后來,經過幾代揚琴人的努力,使揚琴這一“既老又新”的樂器進入了專業音樂院校,從此走上專業化教學的道路,成為既可獨奏、又可伴奏、合奏,表現力極為豐富的樂器,亦成為民族管弦樂團中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
然而,筆者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目前專業音樂院校的揚琴專業的教學模式大多為“專業一對一小課——學生課后練習”這兩個環節之上,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獨奏能力和演奏技術的培養,對學生綜合音樂素養與舞臺演奏能力的培養仍然缺乏進一步的探索。本文將針對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的幾方面思考進行簡要闡述:
一、調琴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揚琴被稱為“中國的鋼琴”,目前普遍使用的402型揚琴共有144根弦,然而,與鋼琴相比,由于樂器材料、制作工藝、樂器形制等客觀因素的局限,揚琴跑音的問題長期、廣泛存在。可以說,調琴會伴隨著每個揚琴演奏者的整個專業生涯。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揚琴演奏者,調琴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能。
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將揚琴的調音作為一項基礎技能傳授給學生,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借鑒鋼琴調律的基本原理開設揚琴調律課。同時,將揚琴的調音法整理為系統的文字形式的教程,使學生不斷積累,養成良好的樂器保養、調律習慣。
二、視奏能力的培養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專業作曲家參與到了民樂作品的創作中,創作了大量民樂管弦樂作品、室內樂作品和獨奏作品。要想演奏好這些作品,需要演奏員具有較強的五線譜視奏能力。但由于包括揚琴在內的民族音樂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各種譜例、作品記譜均是以簡譜為主,導致大部分學生對于五線譜較為陌生,不能流暢視奏。視奏能力的缺失,無疑阻礙、影響著學生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發展。
學生的視奏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持續的訓練,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針對此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思考:(1)據了,目前國內已有少數音樂學院將視奏能力作為入學考試項目進行考核。其他專業音樂院校亦可以考慮將視奏能力考核納入作為學生人校、期末考試的考核項目,使學生將此項能力的訓練貫穿在日常學習始終,加強日常訓練。(2)目前,相當一部分揚琴教材在曲目印制過程中已經采取五線譜、簡譜雙記譜法,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采用五線譜版本進行學習,使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五線譜作品,并結合自身經驗加以指導。作為揚琴專業教師,有必要將視奏能力訓練融入在日常的教學中,此項能力的培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演奏能力,為學生的專業發展以及日后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三、加強舞臺藝術實踐
揚琴專業學生的日常練琴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琴房中獨立完成的,導致大多數學生真正的藝術實踐機會就僅僅停留在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缺乏舞臺演奏的實踐經驗,會使學生在實際舞臺演奏中,緊張焦慮,發揮失常,使演奏水平大打折扣,甚至出現中斷,音樂表現缺乏感染力,嚴重影響正常演奏水平的發揮及演奏效果,甚至導致整個演奏以失敗告終。
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兩方面環節進行了思考。第一方面,眾所周知,實際舞臺的呈現是“一次性”的,無論演奏的好與壞都只有一次機會。所以,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專業課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盡可能為學生制造舞臺現場氣氛,使學生“模擬”演出狀態。同時,在學生日常回課時,可待學生完整演奏完一遍之后再進行講解,盡量不要隨意打斷,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在心理上得到鍛煉,并能發現和彌補平時片段練習中不易覺察的問題和不足。
第二方面,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多舞臺實踐機會。目前,國內各大音樂學院幾乎都成立了“民族管弦樂團”和一定數量的“民族室內樂團(組合)”,這些藝術實踐團體可以為學生創造出大量額外的舞臺實踐機會,所以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上述樂團。但同時我們發現,在這些組合中,前者的常規編制是兩臺揚琴,后者的常規編制是一臺揚琴,揚琴專業學生可參與的數量還是比較有限。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借鑒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院校揚琴組合成功經驗,進行組建揚琴樂團。揚琴樂團集教學、藝術實踐于一體,并且可以使每位揚琴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以日程化的樂隊排練課程使所有揚琴專業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重奏、合奏意識,并為學生創造額外的藝術實踐平臺。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揚琴教學專業教學體系中,獨奏能力的培養無疑是重點,但其他綜合演奏能力的培養同樣不可或缺。作為高校揚琴專業教師,應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演奏能力,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學內涵,創新教學理念,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全面、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倩茹,關于高校揚琴教學改革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7,(11).
[2]張鑫.高師揚琴課程訓練方法探析[J]北方音樂,2014,(06).
[3]王婷婷,小議對揚琴教學目標與價值的思考[J]樂器,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