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中
摘 ?要:小學生的好奇心、好動性比較強,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在語文課堂之中。而漢字對于學生來講是枯燥的、復雜的,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新的漢字、詞語存在較為嚴重的抵觸、厭學心理。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征來設定識字教學方案,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的漢字量,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筆者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本文針對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漢字屬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學習內容,同時也是學習其它科目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加強對識字教學的重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理念,選擇小學生能夠接受的、喜愛的教學模式,比如游戲教學法、情境導入法等,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參與識字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和諧的數學課堂。其次,教師要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聯系起來。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僅僅是讓學生盲目地寫,卻沒有教會學生去正確運用漢字。這樣會讓學生感覺識字教學非常乏味、枯燥。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漢字,加深對所學漢字的理解與記憶,鍛煉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與思維能力,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一、引入識字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的好動性、好奇心比較強,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心理特征來設定識字教學方案,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參與識字教學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引入識字游戲教學法,讓枯燥的識字學習更加具備趣味性。比如,教師在講完生字、生詞之后,要改變以往機械抄寫漢字的檢查方式,而是可以把漢字檢查更改為識字游戲。比如,教師可以把“目”“耳”“口”等三個漢字用卡片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看到相應卡片漢字的時候指出臉部中的部位,并且要把這個漢字講出來。這樣就能夠枯燥無味的漢字檢查用趣味游戲形式展現出來,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師還可以設定“找寶寶”的識字游戲,把不一樣詞語、漢字的卡片發放到學生的手里,然后教師在講臺上念漢字、詞語,讀到相同漢字、詞語的學生要舉手,并且學生進行齊讀,舉錯漢字、詞語的學生上臺表演個小節目。這樣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漢字、詞語,充分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二、在語言情境中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生學習漢字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漢字,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生字、生詞,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漢字,這樣才能夠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語言情境中去學習漢字、詞語,比如,教師可以把新的漢字、詞語展示出來,并且讓學生結合漢字或者詞語來想象一個故事,在故事中合理運用漢字、詞語。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漢字。比如,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去校園找和“生”有關的詞語,比如,“學生”“生源”“生機”等,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誦讀中理解、復習所學漢字,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三字經》漢字資料,因為《三字經》好讀易記、朗朗上口,在誦讀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組織競賽活動,來比一比哪個學生的識字量最多。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經典誦讀中的古詩詞來提升學生的識字量。
三、在識字課堂中運用微課教學
當前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同樣在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師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識字課堂中運用微課教學,把枯燥、難懂的漢字、詞語更為生動地呈現出來,消除小學生學習漢字、生詞的抵觸心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識字課堂中去,最大程度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講解《春曉》這首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相關情境呈現出來,并且用彩色字體把生詞、詞語呈現出來。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把課件發送到班級群中,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對漢字、生詞的掌握程度展開復習。這種線上、線下的結合教育,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深刻掌握所學語文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搜集一些和漢字動畫相關的短視頻,把所要學習的漢字、詞語匯總在一起,用新穎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轉換教學模式與理念,把小學生作為識字課堂的主體對象,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征來設定教學方案。讓小學生能夠真正有所收獲與學習,掌握更多的漢字、詞語,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瑞芹. 淺析如何利用兒歌來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 名師在線,2018(31):72-73.
[2]林春菊. 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 學周刊,2018(3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