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婷
摘 ?要:合作作為社會關系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各個年齡階層中均有體現。本文主要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上。受身心發展階段性的影響,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大班幼兒均存在明顯的差異,與小班相比,中班幼兒開始傾向于與同伴共同游戲。同樣的,與大班相比,中班幼兒不如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強,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中班階段是幼兒合作意識的過渡期,因此加強對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中班;幼兒;合作能力;意義
一、引言
中班幼兒教育處于幼兒教育的關鍵時期,在幼兒今后成長發育過程里扮演著重要角色。從當前中班幼兒的教育發展近況來看,大部分幼兒園及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合作能力培養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幼兒時期屬于品性塑造的關鍵時期,加強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幼兒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掌握社會生活的基本法則。
二、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意義及其特點
(一)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意義
中班幼兒區別于小班幼兒和大班幼兒,具有明顯的特征。中班幼兒與小班相比,中班幼兒開始傾向于與同伴共同游戲,情緒較為穩定,獨立性格減弱,而與大班相比,中班幼兒尚不具備大班幼兒的規則意識。中班幼兒處于同伴交往的萌芽時期,其各方面的素質均不完善,不具備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技能,很容易出現“不合流”“不入群”的現象,甚至出現幼兒攻擊性行為。因此,對中班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便顯得尤為重要。
(二)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特點
中班幼兒作為幼兒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已經擁有了培養合作能力的條件。由于當代幼兒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幼兒家長溺愛幼兒的情況普遍出現,導致很多中班幼兒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受家長溺愛的幼兒很容易形成占有欲強、輕視他人、孤傲寡言的心理,這些中班幼兒排斥與其他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相反,也有很多中班幼兒喜歡與他人交朋友,自己的東西也愿意向他人分享。正是由于中班幼兒間合作能力水平相差較大,中班幼兒間容易形成各種小“幫派”,很容易冷落合作能力差的幼兒。因此,對中班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則顯得至關重要。
三、幼兒合作能力現狀表現及原因
(一)幼兒合作能力的現狀
隨著幼兒合作教育理論的完善,幼兒合作教育已經逐漸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從總體教學進展的情況來看,幼兒合作能力已經開始有所提高,合作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部分教師把“合作教育”理念融合到幼兒日常游戲與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向幼兒灌輸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如在日常游戲中教師采用小組的方式,把幼兒分為幾個游戲小組,需要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完成老師布置的游戲任務。但從當前幼兒合作能力的現狀來看,受家庭因素以及教師教育方式的影響,部分幼兒對合作并沒有形成一定的概念,他們可能在合作上顯得膽怯,無所適從。
(二)影響幼兒合作力的因素
教師對幼兒合作力的影響體現在: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本著管理的態度,不注重對幼兒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的培養,讓幼兒自行玩耍,沒有組織一些合作性的游戲,這種教育方式使得幼兒體會不到合作帶來的快樂。幼兒自身因素對幼兒合作力的影響體現在:部分幼兒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不善溝通,在面對與他人合作時存在膽怯心理,不知如何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此外部分幼兒由于過分調皮搗蛋,不受同學歡迎,在班級里人緣不好,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幼兒這些心理與行為都不利于合作行為的開展。
四、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應在教學過程中增設幼兒合作的環節
相比于小班幼兒,中班幼兒更加傾向于參加集體活動,因此,幼兒教師應抓住中班幼兒的這一特征,舉辦恰當的集體活動,從而培養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同時,幼兒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營造關于合作的情境,通過演示或者放映的方式,幫助幼兒融入到相應的環境,以此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在情境中提高對合作能力的認識。一方面,幼兒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入手,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故事的情境,加強中班幼兒對團體合作的認識。另一方面,幼兒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制定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設立可以體現合作意義的小游戲,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從而提高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
(二)幼兒教師應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與聯系
幼兒教師在對中班幼兒進行合作能力培養的同時,應當加強與幼兒家長之間的聯系,通過開展家長會的形式,讓幼兒家長理解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取得幼兒家長的配合。對中班幼兒進行家園共育,提高幼兒家長教育幼兒的能力,讓家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勇于與他人進行交流,在幼兒與其他幼兒發生沖突之后,家長不應訓斥幼兒,而是應當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家長應當加強與幼兒間的互動和交流,可以與幼兒進行益智游戲,如拼圖、積木等,家長可以在幼兒進行游戲時對幼兒進行點撥和幫助,如幫助幼兒尋找拼圖,指點幼兒的錯誤等,讓幼兒體會到與他人進行合作的益處,從而提高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
(三)提高幼兒園環境水平
幼兒園是否具有適量的教育資源也影響著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有些幼兒園不具備幼兒的課下教育資源,導致幼兒在課下“無事可做”,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與其他幼兒進行集體游戲。因此,幼兒園應當增設一些教育資源,如籃球場、足球場等,并不定期舉辦友誼比賽,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讓中班幼兒在比賽和游戲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中班幼兒可以通過贏得比賽增強集體感,感受與他人進行協作獲得勝利的成就感。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兒園的環境水平。
結語
本文主要結合關于幼兒合作的一些問題,再明確中班幼兒合作力培養的重要性基礎上,幼兒時期處于人格、品質的塑造時期,家長及學校應當充分認識到合作能力在幼兒成長中扮演的角色,引導幼兒在日常學習與游戲中多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與合作,提高幼兒認知能力,更好地適應家庭之外的生活,讓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環境中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鄧惜文.淺談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09):3-13.
[2]李冬輝.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同伴間合作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分析[J]才智.2014(05):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