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華
摘?要: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做好班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初中生的個性逐漸形成,情緒浮動較大,認知觀念、價值理念不成熟,同時又是叛逆心理的主要作用時期,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干擾。本次研究正是基于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相信能為初中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成效帶來積極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常見問題及對策
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對維持班級秩序,營造班級良好氛圍,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等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和核心素養教育等新理論、新主張的出現,使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也迫切需要改進方法、轉變思路。對于以往班級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更是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1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難點
1.1學生配合不積極,管理工作形式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想法或者管理細則在學生群體中得不到很好的響應,學生的配合度不高,執行力不強。比如班級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其目的在于重塑班級良好的風氣和風貌,讓每個同學以更文明、禮貌、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但是這項活動在開展的時候,學生卻不能給予很好的配合,一些同學座位下面還是會臟亂差;教室角落內還是會有生活垃圾、紙張碎屑出現。
這樣的情況導致班主任擬定的活動細則和計劃無法有效落實,很多活動最終開展效果不理想。長此以往,不僅讓學生形成了懶散的態度,也打擊了班主任的積極性,降低了班主任應有的教師威嚴,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1.2班級管理方式方法單一,教育引導力不足。管理方式單一,這是造成學生參與熱情不高,活動執行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文明班級”建設活動中,老師采取的管理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在班會活動上發出號召,或者印發“文明班級”宣傳材料和學生守則細則給大家去遵守。這樣的管理方式并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反而讓學生覺得是一種負擔,是一種約束。如此一來自然難以獲得學生的良好反饋,活動管理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2初中班級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2.1尊重學生個性,實現管理人性化與感情交融。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過于強調老師的權威和秩序的管理,反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排斥。所以,老師要適當的改變管理理念,從秩序管理、威嚴約束轉變成情感呵護、任性管理。老師要善于從感情出發,讓學生獲得尊重,獲得感動,引發共鳴。
例如班主任發現班級在近期的學習氛圍不濃厚,或者其他科任老師反應學生上課狀態有問題;班主任應該及時和任課老師以及學習委員們進行溝通,了解班級的狀況,分析問題的成因。原來,班級中有同學在傳閱網文小說讀物,甚至有上課偷看小說和宿舍里熬夜看小說的情況存在。對此,老師并沒有直接將相關同學的讀物收走,而是抽時間和學生談話,要求學生把小說拿出來,并且告訴老師他為什么喜歡看這本小說,小說里的情節內容是怎樣的。然后老師會和同學溝通無限制的看小說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并和這名同學一起把小說封存。
通過這樣的方式,將班級里流傳的幾本小說封存起來,也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一次規范教育,同時在情感上不給學生造成傷害和誤解,在維護班級氛圍方面達成共識。這樣的方式體現了班級管理的人性化。
2.2利用班會開展共學共建活動,提高班級交融性。細心的班主任可以發現,很多班級的學風差、班風差不是因為學生的成績不好或者個性多元好動,而是因為班級成員之間沒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集體,是一盤散沙。所以,班主任有必要采取措施將班級成員凝聚成一個整體。在這方面,老師可以利用班會或者大課間、自習時間等開展一些集體活動,用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同學之間的默契度。
比如舉行“我眼中的班集體”發言活動,學生可以就班集體中的好的現象,不好的現象進行發言,談感受、談體會,也可以進行自我剖析,自我介紹,暢談自己的理想和對未來的計劃。老師負責在活動中給予引導,調動大家的熱情,保證集體活動的有效進行。在這樣的活動中,同學們之間可以加深了解,還可以彼此對照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不被同學們喜歡的,哪些是受到同學們認可的。這是一個塑造集體榮譽感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律意識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集體活動,可以對優化班級氛圍起到積極作用。
3結語
對于初中班級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負有直接責任。雖然在新形勢以及學生新的年齡代次和群體特征影響下,班級管理工作會面臨更多的壓力;但作為班主任還是要積極行動起來,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務必實現班級整體的健康向上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琪.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華少年, 2016(34):253-254.
[2]成麗寧. 淺析初中班級管理的現狀及應對策略——以渭南城區初中班級管理為例[J]. 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 2012(9):32-33.
[3]崔善花.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延吉市朝鮮族初中為例[D]. 延邊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