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領 王威
摘?要:教材是課堂的根本,分析對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對于教師開展有效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根據課程標準從結構、內容入手,對人教版和蘇教版教材進行對比,發現兩版教材都十分關注發展學生的能力,且人教版教材注“趣”,蘇教版教材重“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地的教材使用情況,靈活運用和補充教材。
關鍵詞:教材比較;高中生物;人教版;蘇教版
我國地區發展各有先后,使得我國的教育水平因地區的不同而出現了差異,難以統一標準。而教材作為教學活動的載體,自然也難以統一標準,教材的發展勢必走向多樣化。本文將對比發掘人教版和蘇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在結構和內容上的異同點,為教師的“教”提供給一些參考意見。
一、教材結構編排
一門學科是由眾多相關概念所搭建的具有層次的概念體系。為了學生更好地搭建生物的知識體系,教材的內容都應圍繞某一個主線依次展開。但兩版教材在框架的搭建上略有不同。
(一)教材切入點不同
人教版教材從細胞入手,引領學生走近細胞,為后面的課程學習建立銜接點;而蘇教版教材則利用了第一章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生物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誘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章內容取舍不同
蘇教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少了一章內容,原因在于蘇教版將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納入一章進行編寫,這也側面反映了生物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觀”。
除此之外,人教版的章末是編者對于本章內容的內容梳理以及高度總結,而蘇教版則是學生通過對于本章內容的學習并進行訓練后自行總結梳理的。
(三)節編排結構不同
人教版以“問題探討”開啟每節內容,用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聚焦”在每節內容開始以旁欄的形式將本節的重點展現給學生;而蘇教版則以學習目標和關鍵詞開啟每節內容,學生的學習目的十分明確。
二、教材內容
課程的難度取決于教材的內容難度。利用課程難度模型:的計算結果,來表示教材的內容難度[1]。經過對人教版和蘇教版教材中“組成細胞的分子”一章內容知識難度的計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蘇教版知識較“深”
蘇教版教材的知識雖然幫助學生搭建了學習的背景知識,但同時也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和深度。例如,學生在學習“細胞的分子組成”內容時,蘇教版教材增加了“原子和分子”的有關內容,幫助他們搭建了學習的跳板。但是增加的內容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較高。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生物教育不是“生物專業”教育,必修模塊的重點是為學生走向生活或進一步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更應強調基礎性,講授的有關內容應該涉及生物科學的前沿,但是,“涉及”的內涵是指重視廣度而淡化深度[2]。
(二)人教版知識較“廣”
人教版知識不僅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問題和背景,更增加了許多生活中的生物知識。相較于蘇教版一筆帶過而言,人教版寫得更加具體和趣味性。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習得通過分析數據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所以在教材的編寫上應該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主,學生也應學會學習“為什么”,而不是一味追求“是什么”。學會“學習的能力”比“學習好”更重要。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基于《課標》對人教版和蘇教版有關《必修1》教材進行對比后發現:
1.人教版教材——“趣”
經過對比,人教版教材在結構上更完整,內容相較簡單,教材內容呈現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并且教材不僅僅局限于知識點本身,往往還以科學家的研究過程為主線,培養學生發現和研究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過程的不易。人教版教材的編寫方式更傾向于將知識、技能融入每個欄目中,教師的參與度會更高。而教材這樣嚴密的結構編排,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學生的思維,減弱學生自學的能力。
2.蘇教版教材——“深”
蘇教版教材的內容層次相比更高,且在結構編排上設置了較多的創新設計環節。教材中添加了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提高生物素養,鍛煉學生的動手和總結能力。蘇教版教材的編寫方式更傾向于留更多的空間給學生,注重“自學”。這就給了學生更多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的終生發展。但獲得知識的難度大,這就十分考驗教師的講授能力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會直接影響到課程時間和學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
(二)建議
通過對兩版教材的分析,筆者為教師開展有效教學提出了一點建議。
1.新課多“趣味”——人教版教材為主
教師在教授新課時,需要注意多啟發、多引導,教師可以多用人教版教材中“問題探討”欄目啟發學生的思維,用豐富的插圖幫助學生想象。在課堂上以學生的興趣為引,用學生的實際經驗為輔,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2.實驗課多“實踐”——蘇教版教材為主
實驗是生物學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實驗活動的類型應該多種多樣,不僅僅局限于實驗室,教師應該讓學生著眼于自己的生活,真正掌握“探究性學習”能力。蘇教版教材中“邊做邊學”“繼續探究”“課題研究”“積極思維”“研究性學習”等板塊均可以幫助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對啟發學生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3.復習課多“總結”——兩版教材相輔相成
學生需要在復習課中查漏補缺,構建正確且完整的知識框架。故復習課應多以練習為主,讓學生在練習中構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人教版中的“本章小結” “復習與提高”;蘇教版中的“章綜合評價指南”“繼續探究”均是教師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合理的篩選。
綜上看來,兩版教材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教師應該根據當地的教材使用情況靈活運用和補充教材,以《課標》為依據,去“繁”變“簡”,保留最基礎、最有價值的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參考文獻:
[1]教科書研究方法與質量保障研究[M]. 2014.
[2]汪忠. 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公民科學素養——蘇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簡介[J]. 生物學通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