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 廖珩 畢麗杰

【摘 要】 目的:探究全面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經鼻空腸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6例。52例患者均接受早期經鼻空腸管腸內營養,其中對照組配合常規護理,而實驗組配合全面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數據分析顯示,實驗組血紅蛋白、白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二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比較結果顯示P<0.05,提示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經鼻空腸管護理中,全面護理的價值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重性;顱腦損傷;早期;經鼻空腸管;全面護理
【中圖分類號】 R68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50-01 ?重性顱腦損傷,是常見創傷,病情嚴重,由于腦組織遭到損害,表現出意識不清,影響進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1]。故此,為了滿足患者營養需求,一般早期經鼻空腸管進行腸內營養。腸內營養期間,恰當的護理是營養支持的保障,減少并發癥,改善預后。筆者本文研究中選擇52例患者,分成2組,采取不同方案護理,觀察比較護理結果,旨在觀察全面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經鼻空腸管護理中的價值。現在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6例。對照組:16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24-75歲,年齡均值(47.59±5.91)歲。實驗組: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22-78歲,年齡均值(48.51±4.82)歲。基本資料比較,結果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置管前詳細介紹置管的必要性及相關知識,做好準備事宜,全面監測生命體征,準備可能用到的急救物品,徹底清理鼻腔,置管中觀察患者有無不適,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處理,問題解決后再置管,置管后觀察有無不適(疼痛、吞咽障礙等),維護好倒管,保持通暢,定時沖管處理。
實驗組26例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以下護理措施:(1)胃腸營養護理。密切觀察監護,留意患者有無嘔吐、腹瀉等表現,營養液保溫處理,一般與體溫相近,滴速控制60滴/min內,濃度800-1000cal/ml。注意口腔衛生,每天至少2次口腔清潔,以免出現口腔感染。(2)并發癥護理。若是出現反流現象,立即停止鼻飼,觀察胃容物,適當處理。積極預防感染,營養器皿認真清洗、消毒,且及時更換,注意營養液清潔衛生,遵循無菌操作原則。(3)心理護理。待患者意識恢復后,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講解疾病知識以及治療辦法,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借助成功案例支持鼓勵患者,緩解負性情緒,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心態,主動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第一,觀察患者血紅蛋白、白蛋白、血清總蛋白恢復時間;第二,統計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軟件予以處理。例(n)、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予以卡方(X2)檢查;標準差±方差(x±s)表示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檢驗值P<0.05評定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營養指標 兩組患者營養指標比較發現,實驗組血紅蛋白、白蛋白以及血清總蛋白的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 實驗組1例腹瀉,并發癥發生率3.8%;對照組3例腹瀉,1例吸入性肺炎,并發癥發生率15.3%。實驗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重性顱腦損傷,病情危急,常伴有意識障礙,難以經口進食,故而在早期需給予腸內營養干預,維持機體所需營養成分,經鼻空腸管相對理想。腸內營養支持過程中,恰當的護理是臨床效果的保障[2]。全面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涉及范圍廣,操作更細致,可規避風險因素,滿足護理需求[3]。重性顱腦損傷患者,經鼻空腸管營養支持中,配合給予全面護理,加強胃腸營養護理,保證營養支持效果,且積極預防并發癥,進行心理疏導,緩解負性情緒,增加患者依從性,改善患者營養狀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堯淑娣. 全面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經鼻空腸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6):5306-5307.
[2] 侯亞紅,曹海華. 經鼻空腸管內營養支持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 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0):733-735.
[3] 文麗英,陳禮芬,曾榮城.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鼻空腸管早期腸內營養的營養護理[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