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紅
【摘要】在新時代注重培養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階段,因此小學教育對于今后的初高中及大學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在進行小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故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思維創造性、課堂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因此,本文將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學習合作的途徑兩方面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探索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在課堂上進行科學有效的分配組員,形成學習合作小組,對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在探討、分析學習中觀察他人的優勢,并且學習借鑒改正自我缺陷,從而不斷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必須進一步挖掘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增強自我學習能力。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學習途徑,該學習途徑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形式,通過小組成員深入分析探討問題,以高度達成教學目標。在當下新課改革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創新的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大環境下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當前小組合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課堂上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有的小組成員有十幾位學生,導致有的小組成員無事可做,而有的小組中成員僅四五位學生,導致小組成員平均分配任務過重。又如,在課堂上有些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倒數》一課的內容時,只是給予學生四五分鐘的討論時間,學生小組探討還未完成,便將結果公布,草率進行收尾并繼續下一階段,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甚微。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途徑
發現問題之后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解決問題,因此在發現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癥結即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效率性低之后,應當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途徑進行探討。
1.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成員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首先,要合理安排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人數,數量應當維持在6-8。其次,要考慮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搭配問題。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前提下,教師對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分配應當遵循“優勢互補”原則,可以將數學思維敏捷的學生與數學思維較為遲鈍的學生搭配在一起,這樣才有助于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日常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性格特征,以及性別組成等不同的方面進行分組,達到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小組合作學習優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角色也可以進行不定期的輪換,同時促進學生不同方面能力的發展培養,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2.制定科學合理的小組討論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痹谛〗M合作學習組建完成之后,學生之間的關系日漸熟悉,這可能給教室上課帶來一定的秩序困擾,造成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過于激動,導致上課秩序混亂等情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科學合理的小組規則,幫助控制課堂上由于學生激動討論造成的混亂的課堂秩序。首先,教師應當在每個分成的小組內任命一位小組長以管理小組的秩序,這位小組長可以按時輪換,在輪換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在組建完成小組的時候,宣布相關的小組規則及一定的獎懲機制,規定一定的時間對積分較高的小組進行獎勵,對于積分較低的小組進行一定的教育鼓勵,形成良好的小組合作與競爭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授課五年級上冊《分餅》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將小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然后根據小組的討論結果對小組進行合理評分。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是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首先,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表達的合作學習習慣。在小組合作中,語言表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加強對學習知識的反饋及促進小組內部的交流。其次,應當培養學生傾聽的合作學習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補充自己不完善的地方,學習其他學生身上的優勢,還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應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長方形的表面積》這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直接將長方體分成不同的六個面再進行相加,而有的同學的想法是將長發體的六個面分類歸組簡化運算過程,兩種計算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跟著小組成員的思考走,是無法產生兩種思維方式的碰撞的。
4.形成多樣的學習評價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多樣的不同方面的、來自不同成員的學習評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我的缺陷、問題,及時反省自己并且努力改正不足,爭取不斷取得進步。教師可以規定一定的時間,進行全班性的小組內部評價,并且附帶評價的理由,最后在小組內部選出一名本周優秀小組成員,并且鼓勵其他的小組成員繼續努力,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也可以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本周表現,了解到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問題,對數學備課資料進行適時調整優化,對數學課程的授課方式進行總結和反思。例如,教師在教學完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和平移》這一課時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與方式進行總結歸納,給予課堂結果一個升華,評價哪種方法是最優方法,哪種方法較為實用,哪種方法應當適用在哪種情況下。下課之后,教師也可以根據《軸對稱與平移》教學反饋,對下一堂課的授課方式進行改進優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小組背景下的團結協作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教學,明確學生討論的方向,在小組討論的時候進行有意識的聆聽,了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重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冬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 2017(021):123.
[2]羅忠喜.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師版, 2017(01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