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藝 張鈺雯 余繼宏



摘 要:文章通過對兒童用戶特征和趣味性產品設計方法的探析,強調兒童產品設計應回歸設計本源,從兒童的實際使用角度考慮產品設計的需求,滿足兒童用戶特征的發展,最終實現兒童類趣味性產品設計的人性化、趣味性、功能性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兒童用戶特征;趣味性;設計原則;產品設計
注:本文系2019上海市設計學IV類高峰學科資助項目“時尚家居產品設計”(DA19204)研究成果。
兒童是需要特別關愛的人群,也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不僅要思考是否滿足了兒童的視覺審美,關注兒童的情感需求和自我意識[1],同時也需要增加產品的趣味性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和興趣。
一、兒童用戶特征分析及兒童產品現狀分析
(一)兒童用戶的界定
兒童的年齡范圍定義在1-15歲,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興趣愛好、生活經驗、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諸多的不同(圖1),因此他們對產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設計師在做兒童產品設計時必須要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展開兒童產品設計。本研究的定位人群為處于4-7歲年齡段的幼兒,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比較喜歡模仿,同時游戲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很多成年人認為幼兒是自己的一個縮影,其實并不是這樣,幼兒在生理、心理和認知上都有著他們獨特的地方,所以幼兒的產品與成人的產品在特性和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二)4-7歲幼兒的生理特征分析
幼兒時期的發育相比于嬰兒時期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年齡階段幼兒的神經發展已經到了后期,但大腦皮層中興奮和抑制兩個過程的發展并不是均衡的,其中興奮的發展過程相對占據優勢,其生理特征表現為活潑好動,精力旺盛,但在行動過程中動作協調性并不高。同時,此年齡階段的幼兒新陳代謝較快,常表現為易疲勞也易恢復,注意力持續時間比較短。
(三)4-7歲幼兒心理特征分析
幼兒的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他們好動,愛玩游戲;其次,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模仿[2];再次,他們喜歡被夸獎,不喜歡被責備;最后,樂意和小伙伴們一起做集體活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沒有太多學習壓力與煩惱,好奇心卻很重,所以心理特征容易和生理表現產生沖突。游戲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投其所好,使其在玩樂中學習、成長,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四)4-7歲幼兒認知能力分析
第一,視覺發展特征。幼兒早期的立體視覺已經形成,他們能夠識辨物體的顏色、形狀、體量等特征。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幼兒在6-7歲時空間視覺也逐漸形成,有了前后遠近的概念。當空間視覺發育完全,視覺的發展變化將趨于穩定,但因性別不同,男女生對顏色的喜好也會稍有差別。
第二,聽覺發展特征。聽覺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使人們在接受信息時能夠在不接觸事物的情況下更快地捕捉到對象,是個體發育僅次于視覺的重要能力之一。幼兒時期的聽覺記憶逐漸增強,能依次說出物體的名稱并開始學習簡單的常見字詞。
第三,觸覺發展特征。除了視覺和聽覺,觸覺的發展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時期由于他們心理的發展特點,喜歡靠近長輩,通過身體的接觸獲得安全感,如喜歡通過爸爸媽媽的撫摸和擁抱來得到滿足。幼兒通過觸碰來感知周圍的事物,探索事物的真實性,滿足好奇心,從而鍛煉他們認知事物的能力[3]。
(五)幼兒期兒童產品現狀分析
國內幼兒產品的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產品種類也豐富多彩,主要分為生活用品、家具、玩具三大類。
1.幼兒生活用品
專門用于幼兒的電器、護具、護膚品、服裝、食品等組成了幼兒的主要生活用品,這類用品是幼兒接觸時間最長、使用最多的產品。由于兒童與成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成年人的用品并不適合幼兒使用,因此兒童產品的設計要從產品安全性,幼兒生理、心理特性等方面來考慮。
2.幼兒家具
幼兒用的床、桌椅、板凳、柜子等組成了幼兒家具。兒童家具設計中尤其要注意產品的細節處理,特別是對幼兒身體的保護,如兒童家具圓角的設計可以防撞傷,兒童衣柜和抽屜門板內部安置阻尼器可以防止夾傷幼兒手部,小的配件換成較大體積的部件設計可以防止幼兒吞食等。
3.幼兒玩具
幼兒玩具從材料上可以劃分為木質、塑料、布絨三大類,從功能上來劃分主要有實用功能玩具(工具類)、教育功能玩具(益智類)、娛樂功能玩具(交通工具類)、陳設功能玩具(玩偶類)[4]。幼兒玩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體現趣味性,這就要求設計玩具時要考慮產品的外觀、顏色、聲音、操作難易程度等諸多因素。
二、兒童產品趣味性設計方法分析
(一)趣味性設計的界定
趣味性,就是被某一事物所吸引,可以讓人心生愉悅,是一種抽象的精神感受。而趣味性設計是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借助樣式、色彩、圖案等媒介,實現趣味性情感傳達、引發快樂體驗的設計方法。它通過產品的設計表達一定的情趣和意味,使用戶感到愉快,從而滿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5]。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計算機工程師、工業設計師唐納德·諾曼提出產品趣味性設計包括三個層次,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圖2)。
人們在物質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以后,就會逐漸追逐精神樂趣,趣味性設計可以滿足人們對精神樂趣的追求。不同的個體對精神滿足的需求不同,設計師在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到這種差異性,以設計出更有吸引力的產品。幼兒的趣味性需求主要表現為本能層次及行為層次的趣味性,而反思層面的趣味因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的階段表現并不明顯。我們可以通過尋找他們的情感需求,從造型、色彩等方面著手,迎合他們的喜好,這樣不僅可以在產品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還可以通過好的設計產品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二)趣味性設計的方法
設計師張劍曾把產品的趣味性稱為“鐫在產品上的微笑”。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發揮想象力,打破原有的風格,通過不同方式來增加產品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設計方法主要包括創意、夸張、個性、幽默等(表1)。
(三)兒童趣味性產品設計原則
兒童趣味性產品設計原則可以分為功能性原則、安全性原則、易用性原則、情趣化原則、益智性原則、成長性原則和文化性原則七種(表2)。
三、結語
本文對兒童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行為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結合兒童產品設計現狀,提出趣味性設計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對趣味性設計方法及設計原則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理論探討。只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兒童產品市場才能夠得以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梓琳,李世國.移動端兒童娛教軟件交互設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6):48-54.
[2]曹潔,倪春洪.基于兒童群體特征需求的導視系統設計[J].包裝工程,2018(24):65-69.
[3]陳艷艷. 趣味性設計在兒童玩具車開發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9.
[4]王金瑤,徐倩,楊亞萍.傳統材料在兒童玩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設計,2017(15):96-97.
[5]宗亞琪,初曉玲.童裝圖案的趣味性設計方法研究[J].山東紡織科技,2019(1):43-46.
[6]劉子建,李欣.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兒童數字化閱讀產品設計[J].包裝工程,2019(8):197-203.
[7]孫俊秋.兒童餐具的情趣化設計研究[D].青島大學,2018.
[8]羅碧娟,晉詩寧.兒童產品的可成長性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8(22):189-193.
作者簡介:
馮藝,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張鈺雯,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余繼宏(通訊作者),博士,東華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理論、家具與文化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