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時期的發展,在有效進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研究的過程中,要重視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探索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策略,結合實踐,重視通過實踐設計方案的探索,不斷總結更加高效的設計策略,從而全面提高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水平。
關鍵詞: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注:本文系2019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四位一體創新實踐平臺建設與應用”(2019JGA228);2018年度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桂北侗族傳統橋廊木構建筑藝術再造與文化傳播研究”(18CMZ001)研究成果。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要重視傳承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工作開展實踐,科學進行設計分析,引入傳統文化元素。本文結合實際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總結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
設計概述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主要是在藝術設計領域中能夠凸顯中國文化意蘊的各類意象,如建筑、服裝等,集中體現了我國幾千年的思想精髓,是歷史文化的集中呈現。將此類文化意象滲透于現代藝術設計中,能夠對現代藝術設計產生更為長遠和有益的影響。在針對環境進行藝術設計時,需將實用性作為設計追求的首要目標,基于現有的環境條件來進行深入的藝術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即運用藝術設計理念,使環境的條件和實物等形成更富有藝術氣息的表達形式。具體可通過運用相應的藝術元素,對環境進行空間、光影及紋理等方面的設計和構造等方式,賦予環境更為豐富的藝術內涵,實現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高度統一。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針對城市建設、園林景觀及工程、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規劃設計。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
設計中的作用
(一)傳統文化賦予環境藝術設計持久生命力
我國環境藝術的一些設計理念沿襲西方的設計思想,因此會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更為完整和真實地表達出傳統文化的特色,進而也造成了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未將中國的文化特色與現代設計理念緊密融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因此在實施環境設計時,除了要采取行業較為前沿的設計技術,還需考慮將民族、地域等具有傳統特色的元素融入其中,緊密依托于地方的傳統文化,更為完整地體現出地方的風俗人情,在提高設計效果的同時,也能實現環境空間內文化元素與環境條件的完美融合[1]。
(二)傳統文化能夠使環境藝術設計更加和諧
“和”的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其思想傾向也在多數的文化元素中有所體現。當前,我國仍然倡導和諧發展,主張人與環境保持和諧共融、相互促進的發展狀態,因此在實施環境設計時,也需遵循傳統文化理念。設計人員可從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入手,尋找文化與環境設計的契合點,使環境設計能夠充分反映文化的特殊含義,使傳統文化成為設計靈感來源,引導具體的設計方案的規劃,最終實現人工與自然的有機結合。
(三)傳統文化增強環境藝術設計的含蓄性
我國傳統文化在表意方面具有一定的隱晦性,體驗者需要進行情感和思想等方面的深入體會,才能獲取文化意境的真諦。而環境藝術的表現形式較為直觀,傾向于從外部給人以直接的體驗,因此增加文化的隱含性內涵,可有效削弱環境設計本身較為直接的沖突感,同時提高設計的藝術水平。較為理想的設計效果,應能使人獲得較為舒適和美好的體驗,使人從中獲得無法表達出的意境信息,令人產生遐想。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方法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發展應用
我國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發展日益精進,因此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也獲得了更多人的重視。在具體實施設計方案時,設計人員應充分把握文化元素自身的復雜性特征,結合當前文化元素的發展情況對其優勢與不足進行系統的研究把握,從而恰當使用文化元素,讓設計出的作品體現出文化的藝術氣息。設計者還需不斷按照文化元素的發展方向,同時結合設計的具體需求來靈活運用不同的元素,盡量使元素的形式更符合環境設計的要求,在設計中最大限度體現出文化元素的精神內涵,最終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2]。如上海金茂大廈便是設計者對傳統文化元素提煉和轉化的設計成果。而摩天大樓也是成功借鑒了古典的設計理念,將塔型元素融入現代化的設計當中,從而形成了摩天大樓的設計方式。將可發揮利用的元素經過專業的變形處理,便可應用于不同的設計方案中,使現代化的設計成果散發出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體現設計成果的藝術和文化價值。
(二)進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合理傳承與創新
當前我國在環境設計領域已經較好傳承并使用傳統文化元素,且能夠按照普遍的審美傾向,將設計理念與設計內容的具體形式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展現出更具有中國傳統建筑風格的優秀設計作品,最終實現對傳統元素的繼承與發展。然而這種設計方式并未普及到整個領域,傳統元素的應用也沒有推廣到所有的設計環節。若想實現傳統元素較為廣泛的應用,便需設計人員在實施具體的設計時充分領會傳統元素的豐富內涵,并熟練將其與設計內容進行轉化,從而表現出傳統元素的文化精髓。如蘇州博物館新館便是國際建筑設計大師在充分理解傳統元素的基礎上形成的創意性設計成果,該建筑的設計風格之所以在行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是因為設計人員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和見解,同時能夠汲取其中的精髓,將其轉化應用于現代建筑的設計中。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建筑體,不論是建筑外觀還是傳達出的內涵意蘊,均能夠體現出蘇州特有的文化氣息,從而帶給欣賞者更好的審美感受。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形與神共同存在的運用
若想達到設計理念與傳統元素的有機契合,便需設計人員深入學習并領會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精神意境,運用現代化的設計手段對其進行加工和改造,從而促進傳統元素不斷發展和演變,最終實現傳統元素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傳統元素傾向于簡樸、淡雅的風格,環境設計將傳統元素納入設計應用范圍,有助于營造環境的文化氛圍,使環境充滿詩情畫意。在環境設計中增加傳統元素的使用比重,這能促進人類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增強對民族和歷史的自信心,使更多的環境設計者能夠有更高的積極性和熱情投入到傳統元素的研究和使用中[3]。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提倡自然、大方,因此在進行環境設計時,設計人員可將這類思想作為設計的指導理念,盡量簡化設計的結構,形成簡約的設計風格。設計者應積極嘗試把傳統文化作為設計理念形成的基礎,對傳統元素進行現代化的再創造,將其中的文化精髓加以提煉,形成更具有標志性的元素符號。如進行室內裝飾的設計時,可使用書法、陶瓷等傳統文化作品進行適當的點綴。擺放桌子的形狀需結合不同的使用環境來確定,如在客廳可使用方桌,桌子的制作工藝應較為考究,并帶給人簡約素雅之感。將這些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實物納入具體的環境設計中,會大幅提升環境的文化氣息,并體現出現代設計對于傳統元素的巧妙利用。
四、結語
總之,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環境藝術設計人員在有效地創設設計方案過程中,要重視巧妙地引入傳統文化元素,這樣不僅能夠提升藝術設計價值,也有利于保證設計的多樣性。筆者通過以上探索,進一步提高了對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認識,希望能夠推動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貴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9(30):110-111.
[2]劉建村.如何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J].科技資訊,2019(30):252-253.
[3]連夢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探討[J].大眾標準化,2019(14):98,100.
作者簡介:
徐菲,博士,南寧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設計、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