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及治理能力建設,“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為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建章立制提供了理論遵循。強化制度意識,守正創新價值認同;樹立制度自信,推進制度建設,協同創新立德樹人機制;提高制度執行力,精準立德樹人評價與激勵,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弘揚制度文化,提升立德樹人軟實力;在守正創新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內涵建設,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立德樹人育人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制度建設;立德樹人;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9-0123-02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高度重視立德樹人育人工作,無論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還是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全國教育大會以及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都諄諄教誨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如何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聚焦內涵建設,在守正創新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建章立制,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立德樹人育人體系,提升工作效果,是高校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使命和艱巨任務。
一、強化制度意識,守正創新價值認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立德樹人賦予了時代特色,增添了諸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重中之重,是加強制度意識,樹立制度自信,完善落實機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要加強立德樹人制度理論研究和教育宣傳。
思想態度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把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任務轉化為思想一致和行動自覺,才能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統一思想,端正態度,始終對制度懷有敬畏之心。加強黨對學校意識形態的全面正確領導,做好頂層設計,牢牢堅持制度和原則,防止“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充分認識到制度是保障,是準繩,養成照章辦事的良好習慣。把立德樹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在辦學過程中全面體現立德樹人理念,引導廣大師生員工積極互動,把堅定制度自信與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領導干部帶頭維護制度權威,自覺尊崇制度,要牢固根基,彰顯優勢,補足短板,固弱扶強,構建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立德樹人育人制度體系[2]。
要有效構建價值認同機制,完整把握新時代立德樹人內涵。“立德樹人”以德為引領,指向人的全面發展,“立德樹人”之“德”,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質及法律素養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理想信念是指要具有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擁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中國夢信心以及對中國共產黨的高度信任;道德品質包括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擁有集體意識,良好的品德修養;法律素養是指樹立法律意識,具備法制觀念與法治理念。立德樹人是中國共產黨的育人初心,是教育發展的主線與根本任務。
二、推進制度建設,協同創新立德樹人機制
所謂機制是指各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和運行方式,機制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立德樹人機制則是引導和促進立德樹人的內在機能及其運行方式。立德樹人不是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機制建立一要靠體制,二要靠制度[3]。多年來,教育部制定并完善了師德師風系列相關制度,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甄別、梳理、修訂、補充、完善,結合新時代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填補制度空白和制度漏洞,形成一套科學權威有效的立德樹人育人制度管理體系。
首先,落實責任制度、工作紀律和要求。堅持不懈地推進制度建設,把立德樹人有機地融入學校的全面工作,在學校發展總體規劃中,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務,職能部門把“立德樹人”列入部門工作計劃,教學單位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第一目標。教師課程教學要把德育目標納入課標,作為課程教學重點。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司其職、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全校上下層層壓實主體責任,人人承擔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
其次,制定“立德樹人”聯合行動方案。要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打通校內外育人壁壘,充分調動多方教育資源,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政府主導學校共同優化學校綜合育人環境和氛圍,以校園環境為延伸,文化育人。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教育合力,協調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區等共同研討實施計劃。做到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合力推進,打造一套完善的“三全育人”機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德育文化,引領高校發展。
再次,建立師德培訓制度。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進行師德培訓,建立大中小一體化教師互助平臺,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用有德教師教育出有德的學生。 同時,努力完善教材制度建設。從人才培養新要求出發,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青年學生。采取邀請專家成立學校教材編寫指導委員會等措施,拓展延伸落實機制,從而在制度上保證“立德樹人”職責行之有效[4]。
最后,實施立德樹人預警提示制度,健全用制度防范風險的良性機制。鑒于意識形態的斗爭復雜性,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和風險防范,對學校“立德樹人”不利因素進行排查和監控。線上線下教育有機結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5G等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優質思政課程等教學資源庫,高標準推進立德樹人數據庫建設,針對青年學生思想和學習、生活特點,教育學生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現實問題。同時,正本清源,排除風險,確保校園安全。
三、提高制度執行力,精準立德樹人評價與激勵
加強對“立德樹人”工作過程監管和控制,把立德樹人育人制度準確無誤地落實到每一個教育工作環節和教學工作步驟中,把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細節中,保障育人工作規范、有序、安全、高效運行。
首先,健全權威高效的評價制度執行機制,高度重視師德和德育效果評價,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社會和學校要采取措施建立“立德樹人”的評價與激勵機制,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充分體現激勵性與約束性相統一的要求。一方面,嚴把師德關,優化高校教師道德素質結構。對各環節的育人工作進行細致量化考核,思政課教師及輔導員要建立單列考核體系,實行準入和退出制度。讓學生參與學校各單位和教師立德樹人工作評價,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讓制度管用見效。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德育效果評價制度的權威性和執行力,注重定性評價,兼顧定量評價。要把握重點,重在學生的思想品德、人生準則,同時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把握青年學生的人生成長規律,注重德才兼備[5]。
其次,強化對立德樹人的問責力度。有責必究,有究必果,才能增強執行力,展現執行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杜絕變通、折扣、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發生,對失德者采取嚴厲懲戒措施,堅決執行“師德”一票否決制,要在全社會樹立起重視“立德樹人”先進典型和模范的正氣,形成崇尚道德正能量,營造風清氣正的尊師重教氛圍,優化教育環境。增強廣大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最后,提高全員制度掌握能力是提升學校立德樹人效果的另一個艱巨任務。制度執行者道德精神面貌、素質和能力的優劣,決定著立德樹人教育的質量與效果。一方面,擁有良好的育人管理模式,有效調動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全員參與,有效破除思維定式、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共同學習研討教書育人制度,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立德樹人制度科學內涵、本質特征,為執行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為提高制度執行力做出表率。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激勵制度的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作用,強化新發展理念,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干部、教師聘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著力思想理念的不斷更新,工作思路的有效拓展,發展路徑的創新突破,推動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職盡責,善于運用制度分析領悟、統籌計劃、協調指導,謀事干事,創新開拓,以管理者、教育者為有力支撐進行育人體系實施保證,引導和激勵教育者的新擔當新作為,提高執行管理水平[6]。
四、弘揚制度文化,提升立德樹人軟實力
立德樹人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律法規約和行為規范,又是內化的文化思維和價值認同,保障高校德育體系協調有序運轉。經過多年來不斷地積累沉淀,不斷地發展創新,凝聚了全體師生的意志追求和教育理想,深化為約束人的一種強大的集體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成為高校特色內涵、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打造優秀的立德樹人制度文化,以文化創新滋養制度成長。把制度的剛性約束和人文關懷有機結合,從需要、動機、情感等多維角度開展心理溝通。強化對師生的正向激發,喚起學生高尚情操,加速自覺執行制度的內驅力,從外在約束漸次演進到內在自律,助推其健康成長。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執行文化是支持立德樹人制度執行的有效驅動力。宣傳造勢,營造氛圍,大力培育執行文化,用精神文化力量來感召、吸引、凝聚執行者,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的文化環境,塑造正確的行為模式,達成執行態度、執行原則、執行心理、執行行為的趨同一致,上下協同一致,形成強大的執行合力,為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發展營造良好的內環境,不斷提升師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人民日報,2019-03-19(1).
[2]新華社.強化制度意識,增強制度執行力——六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EB/OL]. (2019-11-05)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5/c_1125196324.htm
[3]顧昭明.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19(15):16-18.
[4]夏文斌.立德樹人要在制度上下功夫[N].光明日報,2020-01-21(13) .
[5]郭長華.高校“立德樹人”有效機制探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11):94-96
[6]李包庚.思想縱橫:帶頭提高制度執行力[N].人民日報,2019-12-12(9) .
收稿日期:2020-03-18
作者簡介:高俊東(1966-),男,遼寧朝陽人,副院長,從事黨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