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批改是中學作文教學中重要工作內容。通過作文批改,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改正,從而增進作文質量,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文章將對中學作文批改進行簡要闡述,分析中學作文批改的基本原則,并提出提高中學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作文;批改;有效性;策略
作文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訓練方式。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提升作文批改有效性,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完善學生對作文的認知,從而提升中學生語文作文能力。
一、 中學作文批改的相關概述
(一)中學作文批改的內涵
中學作文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對生活進行觀察,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書面表達方面,要力求觀點鮮明,思維連貫,內容健康充實,能夠緊密圍繞作文中心思想選擇素材,合理安排作文結構。
所謂中學作文批改就是結合中學作文教學目標,以學生作文為載體,對學生行文能力、思想情感以及寫作態度進行合理評價和改正。作文批改包含了批和改兩個不同過程,批的過程側重于找出作文存在的問題;改的過程側重于對文章結構、語言、段落等進行修改。
(二)中學作文批改的類型
1. 教師全面批改
傳統語文作文教學模式中,作文批改以教師全面批改為主。這種批改方式通常占用教師大量工作精力,增加了教師作文批改壓力,減少了教師輔導時間,所發揮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新課改后,這種方法已經很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有針對性的重點批改,從而提高了中學作文批改效率。
2. 學生自批自改
當前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在這種理念下,學生自批自改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師作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自批自改能力一方面要提升學生語言邏輯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隨時發現文章結構問題,隨時糾正;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在文章完成后,能夠站在他人角度對文章進行反思,找出文章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這種修改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評價能力,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同時,讓教師的精力得到解放,將更多時間用于作文輔導中。
3. 學生互批互改
互批互改指的是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和修改,互評互改過程也是學生之間實現取長補短的過程。這是在自批自改基礎上的修改策略的延伸。學生在進行互批互改時,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共同分析文章存在的問題,在評價和修改他人文章時,找到自身作文存在的問題,實現自我修改。
二、 中學作文批改的基本原則
(一)循序漸進
不同的人在閱讀同一文章時,會由于閱讀者生活經驗和情感的差異,形成不同的判斷和評價,因此,無論采用哪一種作文批改類型,在作文修改中都不能苛求文章的十全十美。中學作文批改中,需要根據學生作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
例如,在對記敘文進行修改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目標要求“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充實具體”對學生的文章進行判斷,在批的過程中,對那些與教學目標存在背離的問題進行重點評價。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片面追求文章批改的廣而全,反而不利于學生掌握寫作訓練的重點,進而影響到作文教學效果。
(二)分層批改
教師在批改中學生作文時,要做到“批”得明確,“改”得到位。能夠指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批”,清晰認識到應該怎么寫。為了能夠讓批改既有針對性,又能夠減少對教師精力和時間的占用,許多教師采用分層批改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批改效果。
例如,教師結合學生寫作能力不同,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A層次學生作文能力最強,教師在批改中要盡量少批少改,將培養學生自批自改作為目標;而對于B層次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多批少改方式,或者讓學生互批互改;而針對C層次學生,教師則盡量要做到多批多改,必要時進行當面批改。
根據不同學生的層次,教師批改范圍也要有所區別。批改的重點需要放在C層次,批改范圍也將相應擴大,適當將以往所學寫作內容納入批改范圍中。
(三)賞識激勵
中學生作文能力受到學生內在因素影響較大,包括學生的情感、思維,想象力等,要提升中學生作文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中學作文批改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文章中的閃光點,對學生文章優點加以肯定和贊揚,表現出教師對學生努力的認可,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三、 提高中學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進學生對批改活動的參與
以往的中學作文批改中,教師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面對大量需要批改的作文,教師的觀念常常成為衡量學生作品質量的唯一標準,對作文的評價往往融入了教師的主觀判斷。這樣不僅占用了教師過多精力,還難以體現作文批改的客觀性。
要提高作文批改有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批改中,結合不同學生的作文水平,將自批自改、互批互改進行綜合運用,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作文批改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相互取長補短,還能解放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讓教師對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輔導,從而提高中學作文批改有效性。
(二)加強典型作文的點評
教師在進行中學作文批改中,要善于發現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典型作文點評,將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段落、語句進行對比,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判斷接受教師的修改觀念。此外,教師還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文章,在作文教學課堂上進行分析,讓每個學生能夠結合范文提出自己的意見,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從而實現批改效果的提升。
(三)對不同問題區別處理
學生在作文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類問題,有些是學生通過多次檢查找出來的語句、標點和錯別字等方面的簡單問題,有些是自己文章結構、寫作技巧等方面的復雜問題,教師要對這些問題區別對待。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批改;復雜問題可以采用討論和點評方式進行批改。
四、 結束語
作文批改是讓學生發現自身作文存在的不足,積極加以改正的過程,傳統批改方式下,不僅占用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還影響到批改效果。要提升作文批改有效性,需要增進學生參與度,采用點評和區別處理方式優化作文批改過程,從而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蘆燕安.初中語文作文批改方式創新與有效反饋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4):5-6.
[2]盧杰安.初中語文作文批改方式創新與有效反饋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4):7-8.
作者簡介:
王季玉池,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廣西百色市百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