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娟

【摘要】 目的 對重度痤瘡患者在臨床中采用小劑量異維 A 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86例重度痤瘡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3例。對照組給予小劑量異維 A 酸治療, 實驗組給予小劑量異維 A 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高于對照組的69.7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88%, 低于對照組的5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劑量異維 A 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重度痤瘡效果顯著, 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同時也可以減少患者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
【關鍵詞】 重度痤瘡;小劑量異維 A 酸;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效果;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3.061
痤瘡屬于本院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科疾病, 其主要發病人群為青少年, 臨床中通常給予患者異維 A 酸進行治療[1], 但是對于重度痤瘡患者而言, 單一治療療效欠佳。本研究將對重度痤瘡患者在臨床中采用小劑量異維 A 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觀察,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皮膚科2016年1~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度痤瘡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3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23例, 女20例;年齡18~42歲, 平均年齡(22.9±7.7)歲;病程最長8年, 最短30 d, 平均病程(3.2±0.5)個月;接受教育時間5~15年, 平均接受教育時間(8.5±2.4)年。實驗組患者中, 男20例, 女23例;年齡18~42歲, 平均年齡(22.5±7.5)歲;病程最長7.8年, 最短30 d, 平均病程(3.5±0.5)個月;接受教育時間5~15年, 平均接受教育時間(8.0±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均在患者自愿的情況下接受本次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院倫理委員會監督核準研究內容。
納入標準:①符合“重度(Ⅳ級)痤瘡”[2]診斷標準且相關病史資料完整的患者;②治療依從性較高且對于本次研究無異議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類、認知類疾病以及合并心、腦血管異常及肝、腎功能異常[3]患者;②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或者在短期內(1年)有懷孕計劃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小劑量異維 A 酸治療。給予異維 A 酸軟膠囊(上海東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東海制藥廠, 國藥準字H20055201, 規格:10 mg×24 s)10 mg/次, 2次/d。需要連續治療8周。
1. 2. 2 實驗組 患者采用小劑量異維 A 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Akiyama Jozai Co., Ltd., 國藥準字H20171325,?規格:25 mg)治療。異維 A 酸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給予患者復方甘草酸苷口服, 50 mg/次, 3次/d;連續治療4周后將異維 A 酸用藥劑量縮減為10 mg/次, 1次/d。需要連續治療8周。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參照“重度(Ⅳ級)痤瘡”診斷及治療標準, 如果患者治療后的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粉刺等臨床相關癥狀全部消失, 且用藥過程中未出現明顯嚴重不良反應, 為顯效;如果患者治療后的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粉刺等臨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 且用藥過程中未出現明顯嚴重不良反應, 為有效;如果患者治療后相關癥狀并為出現明顯改變, 甚至更為嚴重, 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對兩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皮膚及唇鼻干燥、牙齦充血、面部脫屑等不良反應進行統計記錄。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高于對照組的69.7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88%, 低于對照組的5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發現[4], 痤瘡的發病機制主要與患者的雄激素水平異常、皮脂大量分泌以及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和相關炎癥反應有關, 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粉刺、炎性丘疹、結節、囊腫、瘢痕等現象, 又被稱之為“青春痘”[5], 是青春期常見皮膚病, 近來青春期后長痤瘡者也在逐漸增多, 其中部分患者發展為重度痤瘡, 不僅影響容貌, 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 甚至會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6]。
異維 A 酸屬于一種常見的可以調節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的藥物[7], 其可以抑制角質形成細胞增生、防止角質栓塞, 具有抗炎及調節免疫的作用;復方甘草酸苷具有很強的11D-HSD 酶的作用, 具有可的松樣的作用[8], 同時具有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既往臨床中常常單獨使用異維 A 酸治療, 但是對于重度痤瘡患者而言[9], 其整體治療效果欠佳, 且存在多種不良反應。而復方甘草酸苷的加入, 則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 同時還具有保肝、降血脂等作用[10-12], 可以抑制部分不良反應的發生;兩種藥物聯合應用, 相輔相成, 必然能夠得到很好的臨床療效和效果。針對這一結論, 本次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據, 即: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 高于對照組的69.7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88%, 低于對照組的58.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于重度痤瘡患者, 小劑量異維A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的治療效果顯著, 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同時也可以減少患者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翼. 中藥消痤湯聯合維A酸對尋常性痤瘡病人的療效及雌二醇水平的影響. 安徽醫藥, 2019, 23(1):170-172.
[2] 張鈺匯, 逯巖松, 江世賓, 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研究進展.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19, 28(3):163-168.
[3] 楊健康, 馮家祺, 張平, 等. 基于通路分析的重型痤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 51(9):658-661.
[4] 張麗丹, 林玲, 曾菁莘, 等. 黃金微針射頻治療面部痤瘡瘢痕的療效評估.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 51(9):672-675.
[5] 孫建利, 李創業. 如意金黃散聯合異維A酸膠囊治療痤瘡的療效及安全性.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7, 17(10):1324-1326.
[6] 汪犇, 鄧宇萱, 李吉, 等. 侵入性微針射頻與等離子點陣射頻治療痤瘡凹陷性瘢痕的自身對照研究.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8, 51(2):126-130.
[7] 王懷湘, 李建明, 鄭金光, 等. 類人膠原蛋白敷料聯合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治療凹陷性痤瘡瘢痕的療效和安全性. 武警醫學, 2018, 29(7):680-679.
[8] 蘇遠婷, 項倩彤, 張慧. 不同濃度過氧苯甲酰凝膠治療尋常型痤瘡的療效觀察. 安徽醫藥, 2019, 23(2):351-353.
[9] 曹珂, 侯霄梟, 李昕, 等. 異維A酸對肽聚糖誘導的SZ95人皮脂腺細胞相關炎癥基因表達的影響.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9, 52(4):248-252.
[10] 袁春蓉. 復方木尼孜其顆粒聯合甲硝唑凝膠治療玫瑰痤瘡的療效觀察.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9, 34(9):2799-2802.
[11] 劉夕琳, 丁小杰. 小劑量異維A酸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3, 22(23):2295-2297.
[12] 揣瑞梅, 李綏, 蘇春英. 復方甘草酸苷聯合異維A酸隔日療法治療重度痤瘡療效觀察.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3(3):326-327.
[收稿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