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梅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婦產科臨床中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展開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月,將我院婦產科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各44例,為參照組行單純性頭孢西丁鈉藥物治療,針對研究組實施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有效率。結果: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為慢性盆腔炎患者實施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能獲取較好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婦產科;慢性盆腔炎;治療方法;臨床效果;測算分析
【中圖分類號】R25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0079-02
慢性盆腔炎屬于婦產科臨床中的常見病和高發病,該種疾病主要發生于已婚婦女群體之中,其臨床病程發展路徑具備曲折反復特點,患者大多在急性盆腔炎病情遷延不愈,或者是未能獲取到有效治療處置條件下轉化形成[1]。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發病過程中,其通常會展示出腰腹疼痛癥狀、白帶增多癥狀、月經生理周期紊亂癥狀,以及精神萎靡癥狀等,在未能獲取到及時有效治療處置條件下,通常會給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狀態造成顯著不良影響[2]。文章以我院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為其開展了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2月-2020年1月,將我院婦產科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各44例。參照組年齡介于23-52歲,平均(35.31±3.78)歲,病程介于1-9年,平均(2.52±0.37)年。研究組年齡介于22-51歲,平均(35.29±3.76)歲,病程介于1-8年,平均(2.54±0.39)年。研究組與參照組在年齡,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無差異(P>0.05)。
1.2臨床治療方法
為參照組行單純性頭孢西丁鈉藥物治療,其中頭孢西丁鈉藥物制劑的生產廠家為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其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67733,其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具體給藥操作方法,是將劑量為2.00g的頭孢西丁鈉藥物制劑溶解在體積為100.00ml的生理鹽水中為患者開展靜脈滴注給藥,患者的每日給藥次數為3次,連續給藥治療時間為1周。
針對研究組實施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其中康婦炎膠囊藥物制劑的生產廠家為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其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20055636,其給藥方式為口服攝入,每次給藥劑量為4粒(其劑量為0.40g,折算成中藥飲片為3.144g),每日給藥次數為3次,連續給藥治療時間為3周。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治療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對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在P<0.05條件下,判定組間數據存在差異。
2.結果
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1:
3.討論
現階段,慢性盆腔炎是婦產科臨床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面對的技術難度較大,能夠給患者日常化的工作與生活實踐過程造成一定表現程度的不良影響,積極擇取和運用適當措施改善優化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干預效果,是廣大醫護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的基本方面[3]。
綜合梳理現有的臨床調查研究文獻,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發病引致原因,大致可以被劃分為如下幾個具體方面:(1)免疫系統因素:在人體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遭受侵害或者是發生缺損條件下,通常會誘導人體自然免疫功能發生幅度顯著的降低變化,內分泌系統基本生理調節機制平衡喪失,甚或是遭遇外源性微生物入侵,繼而在上述因素作用之下誘導發生慢性盆腔炎疾病[4]。(2)病情遷移因素:由于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未能得到及時徹底的治療清除,誘導病程持續時間顯著延長,或者是在周邊器官發生的炎癥性病變波及盆腔組織結構條件下引致慢性盆腔炎發病。(3)衣原體感染因素:對于以往不具備慢性盆腔炎疾病既往病史的患者個體而言,在其初次發生沙眼衣原體感染條件下,存在誘導慢性盆腔炎發病的臨床可能性。(4)病理類型改變因素:急性盆腔炎患者在未能獲取到及時有效治療處置,或者是病情長期遷延不愈條件下,極易逐步轉變成慢性盆腔炎患者。(5)產后或者是術后階段因素:對于成年女性而言,在其接受人工流產手術、剖宮手術,或者是輸卵管通液手術之后,如果其未能遵照臨床醫生的指導接受規范化的術后干預,通常會誘導生殖系統內部的黏膜組織發生損傷性病變,且誘導患者發生出血性病變或者是壞死性病變。(6)性活動因素:慢性盆腔炎疾病在性活躍期女性群體中具備高發性,尤其是在年齡較小、性伴侶數量過多,以及與罹患性傳播疾病的人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條件下,通常會誘導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發生率顯著提升。(7)生殖道感染因素:源于女性的下生殖道組織與盆腔組織緊密相連,因此在成年女性罹患細菌性陰道炎條件下,極易誘導其并發慢性盆腔炎癥疾病。(8)PID急性發作因素:因罹患PID疾病而引致發生的輸卵管組織損傷病變,通常會顯著降低女性機體的防御性生理功能,在引致二次感染條件下,誘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病程反復發作。
本項調查中獲取的結果顯示,為慢性盆腔炎患者實施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能獲取較好效果,值得引起廣泛關注并加以推廣運用。
結語:
在婦產科臨床中,針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開展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藥物治療,與為其開展單純性頭孢西丁鈉藥物治療相對比,能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優化患者的生存質量,適宜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朱坤華.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A3):67.
[2] 胡疏枝.慢性盆腔炎的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8):41.
[3] 戴亞萍.慢性盆腔炎在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16):140+145.
[4] 宋熔.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