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
摘要:當前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素質的培養,音樂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心智,促進身心發展。本文將分析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并從教育心理學角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兒童鋼琴;素質培養;教育心理學
一、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
(一)3至6歲兒童心理特點
這一階段處于幼兒期,詳細來劃分可分為3至4歲的幼兒早期,4至5歲的中期以及5至6歲的學前期。3至6歲的兒童每一年的心理變化都是極大的,在幼兒階段,幼兒開始萌發交際的渴望,語言能力快速發展,并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喜歡在熱鬧愉快的氛圍中成長,同時,幼兒階段,好奇心是幼兒最大的標簽。因此,鋼琴的聲音會刺激兒童的聽覺感官,這一階段更多的是感受鋼琴帶來的音樂氛圍。到了幼兒中期階段,骨骼肌肉開始變得結實,幼兒通過接觸琴鍵刺激大腦的發育,在這一階段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具象的問題,例如聽到的音樂片段提問聽到什么動物的聲音等啟蒙手段。進入學前階段,兒童生理和心理都有了巨大的發展,這時注意力的時間可以維持在10分鐘至20分鐘,這一階段兒童有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可以用引導式的方式,來引導兒童自己思考,會有更好的效果,同時這一階段是培養兒童練琴習慣的重要階段。
(二)6至9歲兒童心理特點
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進入小學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渴望獲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師和家長給予的愛會比懲罰更有效。這一階段的兒童雖然具有一定的注意力,但是仍然會被其他事物干擾注意力。同時,激發興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9至12歲兒童心理特點
這一時期的兒童已經進入小學的高年級。這一階段是兒童生長的高峰期,兒童逐步進入青春期。骨骼和肌肉有了進一步發展,兒童通過反復有效的練習,基本可以滿足曲子的節奏和速度需求。因此,這一階段的教師任務逐漸增多,到了9歲,自我意識的覺醒是這一階段的特點。在學琴生涯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練琴十分枯燥,逐漸地練琴成為了一種任務,導致學生對練琴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進而就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打擊了學生和家長的信心。此時,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尋找原因,利用適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孩子的信心。
二、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提升兒童鋼琴教學的質量
(一)激發學習動力
學習興趣是推進學生完成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興趣影響著一個人認識某種客體的積極態度,因此培養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態度,將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興趣是相互影響的,學生有著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也會上升。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創建情景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兒童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注意力一開始往往難以集中,會被其他書籍的圖畫所吸引,或是被其他物品帶走注意力。因此,兒童教材應該選擇具有鮮艷色彩圖畫的教材,初期教授的曲目應該選擇貼近兒童的曲調,在課堂中通過卡片式獎勵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建立學生對于鋼琴的興趣。另外,教師應該善于運用表揚和鼓勵來提升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精神滿足感,從而對學習產生更大的動力。兒童在練習樂曲之前,大腦會隊曲譜上的音樂信息進行分析,最終將分析的結果落在手指的運動上,因此鋼琴練習不是單純的手指運動,而是需要手腦并用。所以,就會出現一些孩子已經學習到奏鳴曲的程度,可是在認譜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欠缺,導致學習速度降低,這種錯誤的學習方式必然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所以,學習鋼琴必須學習識譜,具有識譜能力后,兒童可以獨立對新曲目進行練習,也提升了兒童的獨立性,教師和家長的負擔會大大減輕。兒童演奏樂曲時,一些孩子習慣彈完一個音再尋找下一個音,這種方式耽誤時間而且也不利于長遠發展。因此要培養好的讀譜習慣,彈音的同時已經開始看下一個音,眼睛應該在手的前面。通過合適的方式以及良好的演奏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彈琴變成快樂的事情。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音樂教育的中心是開發兒童的個性,兒童通過音樂的方式來實現其創造性。兒童有著不同的個性,教師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音樂不僅是聽覺的享受,更是一種直達心靈的感受,樂感就是人民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樂感來自于兩種,一是天賦,天生對節奏有著超強的感知能力,二是通過后天學習來培養。具有超強天賦的人是少數的,同樣,沒有樂感的人也是少數的,更多的人是具有天上的感知能力的,通過后天的學習努力都可以培養出優秀的樂感。兒童階段就是培養樂感的重要時期。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兒童邊彈邊唱,在唱的同時讓兒童注意聽,通過聽正確的音來提升樂感。教師一味地說彈得不對、彈得不好,兒童不僅很難接受,而且會產生厭煩感。讓兒童自己聽自己的音,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聽力,還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提升兒童的信心和自省能力。視唱練耳可以有效提升樂感,學習音樂鑒賞理論知識也能夠培養樂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可以更好地解釋和理解藝術的表現形式。學習樂理與和聲知識,利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可以更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
結語
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鋼琴演奏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兒童的音樂理解力、甚至創造力也成為了音樂教育的發展趨勢。通過音樂學習,調動學習者的所有感官去感受音樂,兒童在這一基礎之上,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將音樂演繹出來,同時也在消化和吸收,同樣的曲譜卻會演繹出不同的感覺。因此教師也鼓勵兒童,培養兒童的個性,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兒童的興趣,讓兒童享受音樂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