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飛
【摘? 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肆虐和爆發為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不可忽略的影響,特別是對一些抵抗力較為薄弱的中小微企業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中小微企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研究中小微企業的主要困境及紓困方案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針對各學者近幾個月來對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業面臨困境與解決路徑的研究成果,論文對其進行了梳理與總結。
【Abstract】The raging and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has brought a non-negligibl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Especially for some small, medium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with relatively weak resistance, it is a huge challenge and also a severe test. Small, medium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eal economy and the mainstay of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ain dilemmas of small, medium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various scholars in recent months on the dilemmas faced by small, medium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VID-19 and the solving path, the paper sorted out and summarized them.
【關鍵詞】新冠疫情;中小微企業;紓困策略;研究綜述
【Keywords】COVID-19; small, medium and micro-sized enterprises; solving strategies;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F276.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8-0087-02
1 中小微企業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1 中小微企業的主要特征
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究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境與解決方案,要先對中小微企業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劉海飛(2020)認為中小微企業是運營資本、人力資源以及業務能力都相對較為薄弱的企業,與大型的企業相比,其抗風險能力明顯較低。同時,發展不均衡,收入來源豐富,門檻低,數量多散布范圍廣,適應能力強也是中小微企業的主要特點。馬經緯、汪祖剛(2020)認為“小”才是中小微企業的最大特點,因為“小”而帶來了:風險大,承受風險能力弱;人才少,吸引人才能力低;市場份額小,不被市場所重視;經營成本高,競爭力小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黃燁菁(2020)認為中小微企業是經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這些中小微企業雖經濟體量不大,但數量與就業占比都非常高;其在外部的沖擊下,更容易“受創”,應當得到一定的援助。由此可見,中小微企業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特點:數量大,分布廣,較為靈活但是抗風險能力低,易產生生存危機等。
1.2 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性
歐陽文杰、陸岷峰(2020)認為中小微企業在整個經濟體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們的存在使得中國經濟體充滿了活力,煥發出了生機。此外,這些中小微企業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著名企業家,為我國提供了眾多商業精英。放眼全球經濟,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極為重要的補充角色。朱武祥等(2020)通過數據調查研究發現,中小微企業貢獻了我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中小微企業的存亡直接關乎國家經濟穩定和國家經濟活躍度。同時,只有中小微企業恢復正常,生產才得以有序進行,就業才可以逐漸穩定。汪政、陳文暉(2020)通過調查發現,我國中小微企業總數達到3000多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中小微企業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增加政府稅收、穩定國民就業中充當極其重要的角色。從已有研究中可以歸納總結出中小微企業雖經濟體量小,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其在國家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2 新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帶來的影響
2.1 疫情下外部因素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
汪政、陳文暉(2020)認為此次疫情對中小微企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影響,分別是國際國內供應鏈“斷鏈”威脅大、國內消費服務市場需求弱、短期運營成本支出壓力大以及斷貸、抽貸等債務風險高。劉海飛(2020)提出自疫情爆發以來,現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已逐漸復工,但其中有較大一部分仍面臨外部多方面巨大壓力,最大的壓力就是停工停產期間的固定成本,這一方面壓力足以使各個中小微企業“茍延殘喘”。王婉芬、王梓煒(2020)認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外部的因素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造成較大影響,表現為市場供給需求減少,各方面因素導致公司的產品和原料價格浮動,中小微企業大部分訂單出現取消的情況,出口貿易企業面臨合同違約的風險。可見,疫情下外部因素對中小微企業帶了諸多不利影響。
2.2 疫情下內部因素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
劉海飛(2020)在調查廣東中小微企業時發現,并非企業全體員工都重視資金鏈問題,大部分員工對其都毫不關心,唯有企業老板對公司的資金鏈有著一定的關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普通員工會認為資金鏈并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有的企業老板也“獨掌大權”,將資金運作、分配的問題握在自己手中。在此背景之下,財務人員的資金鏈意識極其淺薄,并不重視資金鏈問題,其只做好分內事,并無太多顧慮,將一切資金鏈問題交由老板處理。由此可見,企業管理層員工對資金鏈問題不夠重視,疫情下公司內部員工無法起到自救的作用。
2.3 對不同行業的中小微企業造成的影響
王震(2020)認為此次疫情對不同行業中小微企業的就業也有一定的沖擊,由于人們出行受限,餐飲服務生意冷淡,部分餐廳出現減員情況;交通運輸的業務量大大減少;一些日常娛樂項目也“無人問津”,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抵抗力薄弱的中小微企業。黃燁菁(2020)通過一系列調查發現,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帶來的打擊在不同行業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其中,受創最嚴重的就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具體為餐廳、電影院、旅游景點、大型會議博覽會等一系列服務場所。可以發現,新冠疫情對不同行業的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不同,程度也不同。
3 中小微企業困境的解決現狀及已有策略中存在的問題
面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嚴重影響,我國早已出臺相應的財政政策。汪政、陳文暉(2020)通過數據收集發現,中央和地方政府積極出臺多項支持復工復產政策和“抗疫”舉措,經過各個地方政府有力的管控和紓困,目前我國已有90%以上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發展局面穩中有進。劉海飛(2020)認為中小微企業獲得救助資金后會出現“不懂怎么用,不知道用在哪”的情況,主要表現為中小微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公司管理層對資金鏈的重視和理解程度不夠高,導致企業資金鏈混亂。
4 解決中小微企業困境的建議
隨著中央及國家政府的統籌推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亟待解決,很多國內學者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議。汪政、陳文暉(2020)提出要強化平抑經濟波動的普惠政策,制定重點行業定制化政策,推進“放管服”改革是至關重要的,也要持續推進要素市場改革等一系列中小微企業紓困策略。張衛平(2020)提出要加大金融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大各級財政機關的支持力度,地方各級政府要發揮好綜合協調、服務保障的作用,這是解決中小微企業困難的主要途徑。張志元、馬永凡、胡興存(2020)從短、中、長期三個角度提出了疫情沖擊下中小微企業金融供給支持的政策路徑,短期上加大政府的干預,出臺相應紓困政策;中期上要落實跟進,保證各方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紓困指導;長期上深入調查研究,完善規章制度。朱武祥、張平等(2020)認為發揮好第三方機構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作用,同時,構建多方面、多層次的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包括地方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和國家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兩方面,當然,隨著行業分工的細化,一些特殊行業中小微企業會不斷涌現,所以要將電商平臺這個好資源利用起來,企業的財務人員理應有效管理中小微企業得到的紓困基金。
5 結語
通過對新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影響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分析,發現目前此類文獻研究數量整體呈增長態勢,研究內容更加細化和深入,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結論:第一,國內學者對國內中小微企業的關注度高,較為重視;第二,這些學者在疫情期間對中小微企業的情況研究及時,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調查;第三,國內學者針對新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影響情況、國家所采取的政策等進行了大量研究,涉及行業廣,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了全方面分析;第四,從文獻的歸納情況來看,學者對新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影響的研究方法具有豐富性,使文獻的論述角度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孫潔,侯魚凡.后疫情時代我國地方財政政策的變化與調整[J].黨政研究,2020(04):19-23.
【2】汪政,陳文暉.后疫情時期:我國中小微企業進一步紓困策略[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0(04):8-11.
【3】劉海飛.后疫情時期廣東中小微企業短期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14):5-6.
【4】歐陽文杰,陸岷峰.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小微企業的韌性與彈力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2):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