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摒棄以往灌輸式教學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互動教學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就針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的具體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推動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 互動法? 應用
前言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從學生認知的角度來講,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方式,經常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互動教學法積極作用的發揮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重視對學生互動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
從整體的角度來講,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還很少,雖然現階段,很多教師都認識到了互動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一節課的教學時間只有45分鐘,非常有限,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往往會盡可能多的向學生傳授知識,導致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嚴重缺乏。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習興趣嚴重不足①。除此之外,雖然部分教師會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互動的積極作用普遍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直線與方程”一部分知識的教學中,雖然教師認識到了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重要意義,但是,互動形式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采用的依然是傳統的互動方式,學生在學習中被迫應付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堂主體地位依然沒有得到凸顯。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反思,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改正,久而久之,互動式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勢才能逐漸凸顯出來,課堂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升。
二、突出教學重難點,創新互動模式
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更大,尤其是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學生要想學好數學知識,就必須要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要想實現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和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在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師更加科學的分配自己的精力,教師在課堂上應用互動教學法的過程中,要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②。通常情況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除了傳統課堂上常用的提問的互動方式以外,還需要建立明確的互動目標,除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之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引入小組互動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之間就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交流,深化課堂上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圍繞這些話題來展開。在幫助學生解決了共性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在預習階段遇到的個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生生之間進行互動,讓學生在互相啟發的過程中實現共同提升,在提升學生互動能力的基礎上,實現班級整體數學成績的提升。
三、重視教學反饋,及時調整互動策略
下課鈴響并不意味著教學活動的結束,教師要能夠就自己的教學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針對自己的教學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讓學生說一說在課堂學習中自己還有哪部分知識掌握的不夠透徹,教師要從專業的角度給予學生解答,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的思維不斷向縱深發展③。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問題,不能要求學生在第一時間給出答案,可以適當的給學生留出一段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提升答案的質量。另外,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還要能夠發展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不足的地方,針對學生反饋的共性問題,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互動教學的方法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只要教會學生知識,同時要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對學生的學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能及時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使互動教學方法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教師就需要加強學習,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注釋】
① 李偉紅.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互動法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8):114.
② 趙鋒. 基于思維異質互動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 中學數學,2019(09):66-67.
③ 崔弘杰. 高中數學互動交流的教學方法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0):76+79.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