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明
【內容摘要】作為自然學科的基礎學科,物理在初中教育的發展史上占有很大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物理的重要性也被人們所認知。在初中物理的教學方面。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頗深,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不高,且教師缺乏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整個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以后的物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教師要充分重視起初中物理的教學,在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吸收到物理知識和實踐能力,從而為初中物理的教學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 高效教學? 趣味性和知識性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物理確實和某些學生所說的那樣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甚至還要考驗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有些學生誤認為物理和數學有著很大的關聯,認為自己數學學得不好,于是物理就沒辦法學好,其實這種思想是錯誤的。想要學好物理并不是一件難事,而數學學不好也不代表物理就學不好。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的反思和總結。教師首先要革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下是針對物理教學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的一些參考方案。
一、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實驗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以往的教學發展當中,教師往往只注重于理論的學習,讓學生死記硬背物理現象及物理原理,但這樣只能讓學生得到一時的分數,并不能讓學生的物理能力得到發展。但這并不是說理論知識不重要,如果連理論知識都理解不了的話,那在實踐中也無法得以運用。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要注重理論知識的研究與發展,讓學生能夠弄懂物理原理及實驗現象,在學生充分理解物理原理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進行實踐。
例如教師在教學《光的折射原理》的時候,首先要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了解一下課程大綱以及這堂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對光學的折射原理有個基本的掌握,能夠讓學生掌握這個物理現象的生成及原因。然后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準備好一個水杯,里面裝滿水,然后將一個管子放進去,讓學生觀察管子的現象。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觀察物理現象,然后做好記錄。教師應該時刻的鼓勵學生多參加物理知識競賽和物理實驗方面的觀察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而且能夠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收獲。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思維能力最大的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就是只顧著向學生的,造成了一個分數機器,而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個學生如果僅僅只有死板的知識而不懂得靈活運用,甚至沒有思維的拓展,那么他在物理方面就難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和發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要逐步地消除學生在物理這門課上的畏難情緒,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來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平臺。
例如,教師在教學《運動和靜止》相關的內容時,首先在課前就要進行精心的設計,明確教學目標,安排好教學的進度。教師要在上課的開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集中起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做好安排。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上來。生活中的不少案例和景觀都和運動和靜止中的相關內容有關,教師通過舉這些例子,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現象。但是,創造性思維并不同于一般性思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鼓勵學生開拓發展,不斷的進行質疑和創新。
三、加強物理的復習教學
除了有效的課堂教學之外,進行復習教學也是教師提升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式。在教師進行復習教學的過程當中,進行有效的情境創設,能夠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變得形象化,能夠將抽象變得生動,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而在復習教學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加強習題的訓練。教師在布置習題方面,應該遵循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科學的客觀規律。不能夠一味的大量布置給學生物理習題讓學生進行題海戰術。可以說題多不如題精,大量的習題并不如高質量的習題來的更加的高效。
例如教師在教學完一個課程時,要帶領學生進行及時的鞏固和強化知識。在復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針對課堂習題,提高學生解題的能力。在進行有關實驗的復習教學時,教師往往采用的是先進行實驗,然后將方法告知給學生,學生再套用這個方法進行解題。這樣一來,固然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也理解了方法的運用,但是學生的思維卻沒有辦法得到提高。教師應該針對這個物理原理設計幾組題目,讓學生自行進行探究。在學生自己掌握了實驗原理之后,再進行相關的整理和記錄,這樣教師就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結語
物理并不同于其他語言類學科,它的思維需要時刻進行拓展。如果光靠死記硬背是無法將物理學好的。教師應該不斷尋求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論知識方面提升。學生要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配合教師的教學,二者共同努力,一定能為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做出一點好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朱琳. 例談“素養教育”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J]. 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
[2] 林靜靜. 淺談初中物理導學案設計中的幾個關鍵點[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