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笑清
德高為師。教師必須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特別是班主任在學生人格形成和心態培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職責,更要具備良好的素質、良好的修養、良好的心態,才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正所謂“心態決定狀態,好心態創造好人生”,心態決定著一個人的精神追求和幸福指數,而“陽光心態”對學生成才、成長至關重要,是學生一生必備的良好心態和好人格素養。
一、堅持通過溝通播撒陽光種子
人格是第一學歷。一個人必須在心里撒下陽光種子,讓種子生根發芽,慢慢成長,占據內心,才能防止或杜絕消極思想和負面情緒在心靈土壤上滋長。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首要的是自己陽光的人格。生活中主動走進學生、細心了解學生,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形成溝通的動態,做好班級建設中穿針引線的作用。
比如,對于新班集體,同學間不熟悉,不了解,難以形成班級文化。因此,班主任教師除結合學校規定的班會主題外,可以結合班級實際情況,組織系列“小活動”,在小活動中“見大智慧”,做到逐個擊破。例如,組織題為《快樂認識你、我、他》的班會課:每列為一小組,后一同學不但要介紹自己,還要把前面每個同學的名字和興趣、愛好等重講一次,最后把位置調換又重來一次。班主任則讓其中一個同學暗中記下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愛好,然后存“檔”,通過活動在歡樂間學生很快就熟悉起來,且學校有活動,按“檔”找人即可。此類主題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教師從一開始就在關注每個個體的言行、學習、成長,心里在不知不覺中認可了自己所在的班集體,并逐漸熱愛這個集體,從而在心中播下陽光的種子。
二、堅持通過激勵營造陽光氛圍
積極的心態有助于學生克服困難,即使遇到挫折與坎坷,依然能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必勝的斗志。作為班集體的引領者,班主任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正面激勵,正面引導來塑造學生的陽光心態。
日常激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樣,包括鼓勵認真學習的;鼓勵與同學、老師多溝通的;鼓勵多參加集體活動的等。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每天批改作業的機會與學生及時溝通,利用“小小便利貼”與學生在作業本中真誠交流:1.看到平時經常遲交或欠交作業的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在作業本寫上“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今天你能做到了,相信明天你還會做到的。親愛的孩子,加油!”2.看到學生衣服臟或指甲長了,可以寫上:“孩子你的數學符號寫得如此的干凈,五官長得如此清秀,相信你的衣服和指甲也會干干凈凈的。加油!”3.若最近比較調皮的,上課經常講話的,會寫“你的聰明與活潑若能用在思考數學題上,經過推理和論證,相信你肯定會成為‘哲學大師”。教師只有抓住機會理解學生、了解學生、激勵學生,給學生正確的目標和正面的激勵,才不會埋沒學生身上隱藏著的極大可塑性,才會從靈魂上塑造個體陽光心態,使學生始終沐浴在陽光的氛圍中。
三、堅持通過關愛樹立陽光榜樣
師德的核心是愛,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源自于愛,愛是學生陽光心態塑造的最好方式。班主任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成長與陽光心態形成。因此,可以通過老師關愛,讓學生切身體會教師的陽光形象和溫暖情懷,為學生樹立一個陽光教師的形象。正常情況,每個班上都有一些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這些學生如何通過調整心態,讓自己走出困境呢?特別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與陪伴呢?關鍵的是要重在抓住行為細節,進行心理疏導,給與關愛。
比如:曾帶過高二一名女生,在班里找不到認同感、融入感,對集體沒有歸屬感,感到孤獨、無助。導致晚上睡不著,白天無法集中精神上課,想轉班。但若轉班,就很難培養出學生的“抗壓能力”。特別到高三,學習壓力加大,可能又會出現其他的問題。所以班主任老師必須對這類型的學生格外關注和細心關愛。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做好正面引導。
其實與學生的相處是一門一輩子都學不完的學問,班主任老師心里有陽光,臉上就有陽光,就能用自己陽光形象去感染每個學生,促使學生逐漸養成陽光心態,讓陽光人格成為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支撐與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