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語言類的學科,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知識內容,更在于語言能力的強化。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因此,閱讀和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意義重大。因為閱讀和寫作在教學內容方面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語文課堂上實現閱讀和寫作的整合教學,通過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實現更高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文訓練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6-0071-02
引 言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環節,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根據一體化教學的思想,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一、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實現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強化,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1]。閱讀和寫作環節實際上是有內在聯系的,將兩者整合能夠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從目前的語文教學實際來看,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整合教學的優勢所在。這些教師無論是在開展閱讀還是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都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致無法激發小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在被動學習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自然不會提升。
除這種情況之外,也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逐漸地認識到整合教學的便利和優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探索這種一體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實現途徑。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師本身專業素養和能力的不足,其教學能力無法實現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和安排;同時,因為教師對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也處在摸索的階段,所以難免會出現一些理解上的錯誤和實踐上的不足,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失誤。而另一方面,這種整合教學缺乏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沒有幫助學生樹立相關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及合作學習等意識和習慣的前提下直接組織開展這種整合式的課堂教學,其作用和效果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正因如此,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時,教師才更需要對閱讀和寫作的整合式教學進行關注和研究,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實現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整合教學的策略
1.借助閱讀練習實現寫作素材積累
通過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我們了解到,小學生在完成寫作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寫作時無話可寫。小學階段的寫作練習的主題大多為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所以小學生寫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對自身經歷的回顧和對生活的觀察。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其自身經驗并不豐富,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往往很難養成觀察生活并且深入思考的習慣,因此,小學生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往往會出現無話可寫的問題。這也是小學生寫作能力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的整合則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既然小學生本身的生活經歷受其年齡的限制而并不豐富,所以要想讓小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有內容可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引用周圍其他人的生活經歷來實現自己的主題表達。對于小學生而言,除父母和同學之外,他們接觸其他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來了解別人的生活,并通過對其內容的理解和主題的總結,將其化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并在寫作的過程中加以引用,以豐富自己作文的內容。
利用閱讀理解來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除可以體現在這種直接性的素材內容積累之外,也可以從轉變小學生的思維、轉變其習慣來實現這一目標[2]。也就是說,小學生在完成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往往也可以對作者觀察世界、觀察生活的角度和方法有所了解。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借助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這些方法和角度進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對這種方法加以運用,幫助其養成這種觀察生活的習慣,并且不斷強化其對社會和生活的觀察能力。這樣不僅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還有利于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2.通過閱讀理解把握寫作情感表達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訓練的難點不僅在于無素材可用、無內容可寫,還在于無法表達自身的情感[3]。大多數小學生作文中都存在“假大空”的情況,即學生無法通過自己的文字來表現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情實感。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學生本身情感和想法的缺失。對于一部分小學生而言,缺乏觀察生活細節的意識使他們對周圍的環境及自身的經歷缺乏思考,且將其看作理所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雖然通過深入挖掘將一些經歷和現象作為寫作的素材,但是并沒有進行思考,所以也就無法通過這些內容進行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學生在缺乏自主想法的情況下,要完成寫作過程中的情感升華和立意,自然就會出現“假大空”的情況。從這一角度出發,要想解決小學生習作缺乏情感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觀察生活、認真思考的習慣。
二是小學生情感經歷的不足。當前社會環境下,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比較單純,其與周圍人的關系也比較簡單。所以,小學生除對一些淺層的情感體驗有所感知之外,對于一些較為深刻的感情大多無法體驗。在缺乏真實情感的情況下,小學生自然也就無法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更加深入真切的表達。例如,生活在和平年代中,小學生對愛國主義,尤其是戰爭年代下為國犧牲的精神就無法做到切實感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將閱讀文章作為藍本來開展情感體驗教學,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
具體來說,教師要讓小學生對作文主題中要求的情感有更加深切的體會,首先選擇幾篇表達類似情感內核的閱讀文章讓小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其次將閱讀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尤其是故事情節進行提煉;最后在網絡上選擇相應主題的視頻、音頻和圖片等數字化資源,結合3D 投影等技術手段進行相應情景的創設。相比于閱讀文章的文字表述,小學生通過對情境的體驗更能夠理解故事的內容及其中寄托的情感。這樣的方式能促進小學生情感體驗的不斷豐富,使其在面對類似的作文主題時有所感觸,且表達也會更加真實生動。
三是小學生本身語言表達能力的匱乏。小學生雖然有所感觸、有所思考,但是并不能通過語言表達將其展現在自己的文章中。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閱讀理解的學習任務,引導小學生對閱讀文章中的語言特色、表達方法等進行分析,使學生學會簡單的借鑒和模仿,進而不斷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開展寫作訓練實現閱讀技巧應用
整合小學生閱讀和寫作教學,不僅能解決當前小學生寫作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將寫作練習與閱讀文章學習進行整合,既可以幫助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也能夠提升其書面表達能力。
一般而言,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會著重分析文章的結構及語言特色。通過教師的分析,學生能夠逐步掌握不同體裁文章在語言風格、文章結構、遣詞造句等方面的特點。但是,這種理解在閱讀教學中僅僅停留在表面,對于一些小學生而言,只意味著記憶而非深入理解。這樣一來,在面對類似文章時,學生難免會出現記憶背誦上的疏漏,從而在閱讀和分析文章對出現失誤。但是,將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整合之后,教師就可以在完成相應體裁的閱讀文章教學之后設置與其相關的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在完成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對這些文章表達的技巧進行應用。而教師則可以通過觀察小學生的寫作情況來了解其對相應閱讀技巧的掌握情況,進而對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和糾正。這樣一來,小學生就能夠對這些閱讀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利用這些技巧完成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反之,閱讀技巧的學習也能夠幫助小學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安排文章的結構、如何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并且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在寫作中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水平。
因此,綜合來看,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整體教學,實際上是一種雙贏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教學內容的相互影響、相互鋪墊來實現小學生雙方面的進步,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 ? ?語
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最核心的內容和要求。因此,實現閱讀和寫作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一直以來都是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寫作一體化的理念開始得到教師的重視和應用。因此,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的課堂進行有機整合,不僅能夠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還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蔡小琴.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中),2014(06):10.
張欣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有效整合[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1):148.
楊秀池.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探討[J].關愛明天,2015(07):534-535.
作者簡介:梁麗蓉(1978.10—),女,廣西博白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