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育,應培養學生逐漸養成團隊合作、獨立自主、問題分析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由此可見,教師應不斷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設立不同的體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快速融入其中,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目標,結合現階段教學中的問題,提出創新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新課改;創新
一、?引言
體育教學實踐中,不僅需培養學生的發展性思維,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必要的體育鍛煉中養成獨立、自主、抗挫折的能力。另外,教師需要創新體育教學思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框架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快速融入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讓學生掌握各項體育項目的操作方法。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目標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比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占據了課程的主體,側重于講述體育理論知識,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需要創新整體教學思路,在“與時俱進”的思維引導下,開發學生的綜合能力,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具體應包括:
(一)教學思想創新目標
教師應轉化傳統體育教學的教學思路,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使學生能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通過持續、長期的體育項目鍛煉,培養學生的求知精神,促使學生掌握各項體育運動的技巧,如跑步、立定跳遠、蛙跳等項目的運動方法,有利于讓學生深度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另外,教師需要融合不同的運動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空間。
(二)教學方向創新目標
體育教學創新中,教師需要在教導學生體育項目理論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身體機能的鍛煉,讓學生逐漸養成養生、健康的意識,改變體育鍛煉的核心觀念。通過明確教學方向,能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有利于讓學生明白體育課程的作用。另外,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專業、個性的內容指導,在了解體育運動方法的基礎上認知體育健康指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利于教師在游戲、實踐中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向的創新。
(三)教學內容創新目標
教師需要創新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智能信息網絡展示不同體育項目的技法及運動方法。比如可展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豐富體育課程內容。通過創新教學內容,有利于讓學生注意到自己的健康情況,逐漸形成鍛煉的思維習慣。另外,教師需要強化整體化訓練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創新的樂趣,進而在優化課堂氛圍的過程中為學生創造科學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三、?現階段體育教學的教學問題
(一)教學觀念有待完善
受智能手機的影響,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抑或是不愿意進行體育訓練,降低了學生的身體機能及身體素質。另外,部分教師害怕體育課程中學生受到擦傷、創傷等傷害,采用了保守的教學模式,并且對創新化的體育教學內容的認知度不高,采用了室內活動教學的方式,不利于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調節身體機能,提高機體素質。
(二)教學目標設定不清晰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設置完善的教學目標,僅要求學生自由運動。這一過程可能會致使部分學生偷懶,沒有達到體育訓練的要求,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另外,部分教學設備不完善,如出現沒有教學教具的現象,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開展,甚至部分項目還存在潛在安全隱患。此外,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訓練是無用的,既不能提高文化課程的成績,還浪費了大量的閑余時間,可能會導致學生缺乏體育訓練、體育運動的興趣,無法讓學生正確地意識到體育運動的作用。
四、?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創新措施
(一)運用趣味化元素,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及性格特點進行探索,選用趣味化的教學元素,讓學生更專注地融入體育課程學習中。這一方法強調激發學生的主觀意愿,并在過程中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學有效性。其中,該方法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進行體育游戲。不僅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學習、溝通空間,還有利于讓學生在收獲游戲樂趣的同時,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可利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進行體育訓練,訓練中引導學生進行抽簽,抽到“老鷹”角色的學生應扮演抓人的角色,抽到“母雞”角色的學生扮演保護“小雞”的角色,其他學生扮演“小雞”的角色。游戲中教師應告知學生游戲規則,在指定區域內完成游戲。其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在游戲中積極競爭,評比哪個小組抓到“小雞”多,并給予獲勝團隊學生一定的獎勵。在這一游戲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即在游戲中形成統一的價值觀,積極對抗“老鷹”,也能培養“老鷹”角色學生的自主能力,需要該學生制定抓捕計劃,及時抓住空隙,才能獲得游戲的勝利。總之,教師可創設不同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感受、體驗過程中了解體育運動的樂趣所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
(二)運動合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由于小學生身體肌肉、肌腱、韌帶均未開發,需要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在培養中進行合作學習模式,使小學生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簡單的生活理論告知學生合作的作用,同時設置適合學生的創新體育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引入“火柴棒”的理論。展示出一根火柴棒可以很輕易的被折斷,但一把火柴棒就不會特別輕易的被折斷。要求學生感受這個故事中對每個人的啟發,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素養。通過給予學生必要的體育訓練,有利于讓學生自發性的進行運動、鍛煉。
例如在“50米接力跑”的體育項目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數量進行分組,分別站在50米跑道的起點和終點,要求每一組學生完成這項訓練。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所分配的組員進行分配設計,如A、B同學適合跑接力的第一棒和最后一棒,其原因是他們兩位的跑步速度比較快,可以拉開與其他小組的距離。整個訓練的比賽過程教師僅在旁觀看學生的交流情況和交流成果,并不會干擾體育項目進行。通過觀察不同學生的習慣、身體機能及表情元素,同時讓下一棒的學生及時做好準備,在反復的訓練、比賽中培養學生的默契度,有利于讓學生形成團隊競技精神。
(三)引入體育精神,培養學生的發展意識
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養,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品德思想內容與體育學習相結合。例如可展示出奧運會比賽中的比賽禮儀、選手的交流方法、握手方法等,有利于讓學生學習到“賽場文明”及“互相尊重”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圍繞新課改的教學思路,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況,培養學生的發展意識。
例如教師可融入挫折教育方式,主要是培養學生抗挫折的能力。部分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中,難免會存在難以堅持、無法克服的心理,可能會導致這部分學生一遇到困難就知難而退。因此,教師需要樹立良好的榜樣意識,不僅能培養學生逐漸養成互相尊重的好習慣,還能讓學生在學習、探索中重視比賽,形成競技精神。此時,教師可引入“體育中國夢”的發展理論,讓學生意識到新時期社會對青少年發展的目標。通過讓學生養成不焦躁、不氣餒的積極學習心態,有利于開發學生的體育品德思想。
(四)創設融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應創設融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情緒及語言能力,有利于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選擇適合學生接受的體育教學方式,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另外,教師需要及時整理體育教學的內容,例如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智能化設備展示出不同的多媒體素材內容,在整理、協調中融入其他學科的內容。例如可要求學生聽到上課鈴就及時列隊,等待教師的到來。通過要求學生按照規定時間站好隊伍,能讓學生意識到開始的重要性。在規范的訓練中,需要學生喊出口號,并根據指令變化口號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通過給予體育課堂蓬勃的生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接受度,并深入學習、訓練過程中。
(五)利用分層教學,營造個性化學習空間
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是不同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比如可對身體機能較好的學生進行較高強度的訓練,讓學生學習到這項體育項目的操作方法及核心技巧。對于身體機能一般的學生,教師應予以必要的鼓勵和引導,要求學生及時掌握體育課程的基本學習方法,并給予學生必要的運動建議,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素質。
例如在籃球內容的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體能情況劃分為2組,并對這兩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身體機能較好的學生,應加大訓練力度,示范規范性的籃球技巧,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訓練,進而開發學生的體育能力。對于身體機能一般的學生,應要求學生加強普通訓練,如傳球、運球方面的訓練,給予學生一定的訓練信心,在適度的體育訓練中開發學生的身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總之,教師可利用該模式進行針對性教學,既能減小身體素質較差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恐懼,還能讓大部分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以此實踐鍛煉身體的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不斷優化現有的體育教學課堂,創新教學方式開展體育訓練,在訓練同時培養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另外,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自身的教學經驗,重視對學生精神、身體機能兩方面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兵.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的有效教學討論[J].人文之友,2018,9(16):233.
[2]賴建輝.試論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趣味田徑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3):36,38.
[3]黃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漫談[J].求知導刊,2018(35):99.
[4]孟國鋒.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體育創新性教學探索[J].小學時代,2018(34):71.
[5]趙旭昆.新課程下定西市小學體育教學的繼承與創新[J].體育風尚,2019(3):206.
作者簡介:
鞏永強,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樂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