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琪
【摘要】目的 研究甲減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可行性及臨床效果。方法 病例樣本為2019年2月~2020年2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84例甲減患者,隨機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n=42,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心理護理干預聯合常規基礎護理,研究比較組間護理相關指標。結果 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甲減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其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甲減;抑郁情緒;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為甲減,臨床表現為嗜睡、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部分患者伴有抑郁、呆滯、缺乏自信等心理狀態異常[1]。為提高治療效果需配合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1年時間內收治共計84例該疾病患者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際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2月為本次研究起始時間,2020年2月為本次研究終止時間,研究樣本數量共計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甲減臨床診斷標準,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組別命名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數量均等(n=42),研究組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年齡范圍為18~69歲,年齡均值(37.69±5.6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6例,女28例,年齡范圍為17~65歲,年齡均值為(37.54±5.85)歲,基線資料組間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護理人員遵醫囑開展各項護理操作,密切監測患者生理指標,如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
研究組患者護理方案為心理護理干預聯合常規基礎護理,常規基礎護理干預措施與對照組患者一致。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健康宣教、護患溝通、心理引導等。(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個體資料進行分析評估,結合病情、年齡、文化程度等對其實施健康宣教,通過集中講座、一對一講解、發放健康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講解甲減病因、癥狀、治療方法等,重點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對甲減治療的影響,糾正其錯誤的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2)護患溝通:護理人員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引導患者表達個人訴求,發泄不良情緒,給予其充分的關愛及尊重。對患者進行正向心理引導,講解治療成功案例,使患者樹立信心,改善個人心理狀態。(3)心理引導:甲減患者需常期用藥治療,部分患者受病情影響,治療依從性降低,為此護理人員需加強心理引導,鼓勵患者發表對治療的觀點,評價護理人員服務質量,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疏導策略。日常開展護理操作中,護理人員可故意出現小差錯,引導患者糾正,使患者能夠積極參與到治療及護理干預中,進而實現護理效果的提高。
1.3 評價標準
利用SF-36量表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指標包括社會、情感、生理等,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利用SDS評分評估組間護理干預后抑郁評分,得分與抑郁程度成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生活質量評分、SDS評分指標(x±s),檢驗方法為t,計數資料為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檢驗方法為x2,為確保數據分析計算結果準確,采用SPSS 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 結 果
評估組間社會、情感、生理等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患者分別為9.8±1.5、9.8±1.3、9.6±1.4、對照組患者分別為6.2±1.1、6.4±1.2、5.9±1.2,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評估組間SDS評分,研究組為1.7±0.7,對照組為5.4±1.2,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甲減屬臨床常見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臨床表現為嗜睡、智力下降、耳鳴、記憶力減退等,部分患者伴有抑郁情況,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此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甲減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患者經心理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及抑郁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心理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與常規護理相比,心理護理重點關注甲減患者的心理狀態,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心理干預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實施甲減患者心理干預期間,護理人員將健康教育與心理引導結合,耐心傾聽患者訴求,患者心理狀態得到顯著改善,錯誤的認知得到糾正,護理質量顯著提高[2]。
由此可知,甲減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小慧.循證護理對甲減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20,11(08):83-85.
[2] 董 倩.護理干預對甲減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心理月刊,2019,14(1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