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目的 分析精準化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9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9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45例觀察組和45例對照組,對照組基礎護理,觀察組精準化護理,對比兩種模式的營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0%),組間數據經對比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采用精準化護理模式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精準化護理;冠心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冠心病臨床有效治療方法為介入治療,而在治療時配以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精準化護理和傳統護理相比較而言,具有全面性以及個體性,有助于將整體質量提升[1]。此次研究主要分析精準化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9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9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45例觀察組和45例對照組。入選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跨度49~70歲,平均年齡(62.3±3.8)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組間數據并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依據患者實際病情進行心理疏通,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術后對穿刺位置進行觀察。
觀察組:精準化護理干預。①手術前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予以評估,對于血糖水平高的患者需要加大飲食和用藥宣傳力度,對其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改變治療計劃,血壓高患者需要控制血壓,進行用藥干預,每日對其血壓進行監測,并予以用藥指導和運動指導。對于心功能Ⅰ級患者應進行體育訓練,需要防止進行劇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對于心功能Ⅱ級患者而言,可增加午睡時間,予以針對性心理疏通,對于焦慮患者可積極解答疑問,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③手術中患者進入導管室后,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交流,消除其不良情緒,將手術中容易出現的不適進行講解,主動溝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④手術后返回至病房,需要和心電監護儀連接,在返回病房、手術后30分鐘、60分鐘和120分鐘對其血壓進行檢測,加大病房巡視力度,對其肢體姿勢進行觀察,以免對術肢進行壓迫。此外對患者的全血凝固時間進行監測,如果出現異常應及時上報主治醫生,指導患者確保舒適體位,排便時不應用力,手術后每次飲水量應在200 ml以下,術后4小時尿量控制在800 ml。與此同時排除影響睡眠的因素,以此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對壓迫位置進行觀察,查看其皮膚以及滲出情況。
1.3 評估指標[2]
選擇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數據在計算時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結果計算后以計數資料呈現,檢驗采用x2,對比組間數據如P<0.05,則產生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45例患者中25例為非常滿意,18例患者為滿意,2例患者為不滿意,滿意度計算后為95.56%,對照組45例患者中20例為非常滿意,16例患者為滿意,9例患者為不滿意,滿意度計算后為80%,對比組間數據x2=5.115,P=0.002,組間數據經對比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伴隨介入治療的深入發展,此技術治療冠心病患者獲取了相應的進展,PCI經過穿刺將支架放置在冠狀動脈狹窄位置,從而將冠脈狹窄解除。精準化護理在患者整個圍術期過程中,此模式的應用可加強患者心肺功能,將其耐受力提升,可對患者的血壓以及血糖水平進行控制[3]。精準化護理其針對性較強,對患者飲食、用藥、康復以及心理進行全方位護理。此次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經過護理后其滿意度顯著提升,和對照組數據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精準化護理經過精確護理可提升患者的配合度,當出現異常可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精準化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提升患者滿意度,改善其病情,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復。
參考文獻
[1] 林 靜,曾德菲,黃 滟,等.精準化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9,31(11):1785-1789.
[2] 劉 麗,李 莉,周賀今,等.護理風險管理干預在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中的作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51(12):1511-1512.
[3] 付改莉,王 焱,任寶燕.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10):1675-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