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理綱
【摘要】目的 對急診科護理管理當中使用風險管理所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將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急診科所收治的106位沒有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作為常規組,將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急診科所收治的106位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兩組護理缺陷、急救不到位等護理不良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發生率(5.66%)遠遠低于常規組(66.98%),其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科護理管理當中使用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護理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風險管理;急診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2
在醫院當中急診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場所,其中不但病患眾多,疾病種類繁雜,整體工作強度也都非常大,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非常高,極易出現護理風險,由此出現護患糾紛。為了有效降低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糾紛,就需要在護理管理當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由此在科室當中樹立起良好的風險意識,提升護理管理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這一時間段內急診科所收治的106位,沒有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作為常規組,其中有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在22歲~80歲之間,平均(41.86±7.41)歲;將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急診科所收治的106位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有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在19歲~82歲之間,平均(42.04±7.9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當中只實施了常規護理,包含及時對病房進行安排,給患者提供優良的環境,并對生命體征和具體癥狀進行觀察,把患者的姓名、年齡等各類基本資料記錄下來,幫助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等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風險管理,主要包含如下。
1.2.1 組建風險管理小組
急診科當中建立起風險管理小組,護士長作為組長帶領成員編制科學分管理方案,并將具體護理責任落實到每一位護理人員身上,實現有效分工和責任追究制。
1.2.2 建立風險管理制度
根據醫院急診科的實際情況,構建起風險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出科學的崗位責任制,謹防出現推卸責任、職權模糊不清的情況;另外還要制定崗位操作規程,使所有護理人員都能夠認識到規范的操作流程,避免在工作當中出現重大醫療事故;同時制定出記錄與憑證制度,防止出現檔案及憑證缺失引起的工作混亂;制定質量管理制度,提升護理質量[1]。
1.2.3 強化人員培訓
急診科護理人員除了要掌握相應的護理知識,還要對有關法律知識有所了解。對此這就必須要做到這幾點:①護理工作者必須要加大知識培訓,完善各項技術操作能力,建立起風險管控意識,把握好護理質量;同時還需要提升服務意識,降低護理風險,提升人員綜合素質。②加強對護理工作者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促使其樹立起守法意識,把握護理質量,降低風險和法律糾紛。
1.2.4 強化儀器和物品監管
所有儀器必須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小組之間要合理分配,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以保證儀器的完好性;另外還要及時進行消毒保養。對于氧氣和搶救設備等重要的物品來說,一定要給其安排相應的班次,定期檢查和清點,并做好記錄工作,只要發現問題立即報告給組長,并及時解決[2]。組長還需要定期對各類搶救物品與儀器進行檢查,每周必須要檢查一次,一旦發現問題馬上采取措施解決。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統計分析都是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運用(x±s)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用x2檢驗,當P<0.05時,其差異具有一定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產生概率大致為(5.66%),這大大低于常規組(66.98%),其差異較為明顯,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106例,急救不到位2例,護理問題1例,護理投訴3例,總不良率6例。
常規組106例,急救不到位22例,護理問題24例,護理投訴25例,總不良率71例。
3 結 論
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構建管理小組能夠確保各項護理責任都可以落實到相關人員的身上,提升護理效率;建立管理制度能夠給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使各項護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實施,降低風險發生;強化人員培訓可以促進其各項素養有效提升,樹立起風險和法律意識,并在實踐當中有意識地規避風險,降低糾紛;維護救治物品可以降低護理缺陷是和護理投訴,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的護理風險發生率(5.66%)遠遠低于常規組(66.98%),其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急診科護理管理當中使用風險管理的措施,能夠有效降低護理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努爾山·賽勞.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和價值分析[J].健康周刊,2017,000(033):47,50.
[2] 張海媚.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026(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