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元
【摘要】時代發(fā)展需求讓素質教育越來越深入進我們的基礎義務教育中來,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以科學有效、適應學生需求的全新教學模式,完成對學生基礎語文知識的教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生本理念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便是相關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以下三點策略,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理論參考。
【關鍵詞】生本理念?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109-02
引言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宗旨意在以學生為本,提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論教,充分尊重學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將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改革,促進語文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升。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在實際實施中,需要教師將課堂更多的有效時間交給學生,針對學生做出適當的課堂模式改革,在實際實施后不斷接受教學反饋,筆者認為相關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
一、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一)做好課程導入。目前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還保留45分鐘一節(jié)課,想要在有效時間內完成對教學內容的導入,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便要做好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準備好課程導入內容。課程導入的合理應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來全面理解語文教學知識。例如在課堂開始的前5分鐘,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以講故事、笑話、提問等途徑勾起學生的求知欲,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轉移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筆者在《看云識天氣》的實際教學中,上課鈴響筆者一走進教室就對大家說:“哎呀可能馬上要下暴雨了,你們看見外面的天空了嗎?”學生便問:“天空怎么了?”,然后筆者通過回答問題的形式直接將課本內容帶入,完成了一次有效的課堂導入,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開展奠定基礎[1]。
(二)構建趣味課堂。如果學生能夠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自主性,這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很有幫助的。初中生剛擺脫童年階段,正處于會被興趣引導的重要時期,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抓住初中生這一性格特點,通過提升課堂趣味性、創(chuàng)設相應教學情境的方式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的排斥心理得到改善,并幫助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以使學生自主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多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辯論賽,通過設置對立的觀點,在使學生進行辯論、提升學生思維及語言敏捷程度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快融入到教學情境中。以《孔乙己》這篇課文為例,孔乙己本人說了一句話“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那么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根據這句話設置不同的觀點,將學生分為兩派進行辯論,鼓勵雙方辯手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而這樣的做法除了能夠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之外,還能強化學生對課文教學內容的理解。由此可見,構建趣味課堂會對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產生一定推動作用。但在趣味課堂構建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盡可能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給予所有學生同樣的關注,以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相同的鼓勵與肯定,推動整個班級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之靈活教學模式
(一)優(yōu)化教學內容。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意在構建學生基礎語文知識,完善學生語文認知框架,因而教學內容上有淺也有深。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按照課程要求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程度的講解,以風趣幽默的個人課堂風格吸引學生學習。例如學生在面對較難程度的語文學習時,教師要能以自己的教學思維來對內容作出簡化或轉化,將其中的重點內容以學生能理解接受的方式為大家講解,以舉例說明等形式將重難點內容為學生深入淺出的教授,通過知識點難易程度間的互相轉換,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除此之外在一些游記、生活實例等課文的講解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身經歷,提升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情感認同度,促進學生和教學內容產生共鳴。例如筆者在《童趣》教學中,因為課文的枯燥程度較高,筆者便讓學生回憶自身的童年經歷,例如捉蛐蛐等事件來提升對課文的閱讀翻譯興趣[2]。
(二)多樣化教學手段。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教師在課堂上以口述+板書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物質條件相對落后的年代,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教學資源。但隨著近年來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與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多數初中課堂已經具備了可靠的多媒體教學條件,這就使得教學資源的數量及種類大幅度增加,也意味著教學活動可以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手段也能夠實現(xiàn)多樣化。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嘗試盡可能多的應用這些教學資源,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活力。例如筆者在進行《紫藤蘿瀑布》的教學時,在網絡上查找了大量的資源,其中就包括宗璞本人的生平、散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及其它延伸教學,幫助學生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也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入了解到作者宗璞創(chuàng)作這篇散文時的思想狀態(tài)及情感變化。通過這種方法進行的課堂教學,在使學生感受到課文積極向上的思想內涵時,也對初中語文課程的獨特魅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三)綜合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構成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使初中語文課堂更加高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重視評價的綜合性,可以以課中評價、課后評價及單元評價的方式進行,這樣會使得教學評價具有階段性的特點,也能夠幫助教師在不同階段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進步及薄弱處,有助于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除了使教學評價具有階段性特點之外,教師還可采取拓展評價范圍的方法,除評價學生的課內學習成績外,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達出的獨特見解、表現(xiàn)出的學習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力等也可進行評價,這就能夠使學生在擅長的層面得到肯定,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激活,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全面、具體地認識學生。總而言之,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另外,教學評價并非僅能以教師為主體進行,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受年齡影響,學生與教師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前者在進行評價時往往具有自身思維上的獨特性,能夠發(fā)現(xiàn)教師不易發(fā)現(xiàn)的內容,因而應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互評或自評,甚至是對整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使教學評價能夠充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幫助教師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之增強有效互動
(一)強化課堂互動。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離不開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和反饋,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適當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討。針對教學問題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重難點內容教授后及時以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等形式明確課堂的教學效果,以便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中做出優(yōu)化改進。教師可以和學生就教材問題進行探討交流,以小組討論等形式增強各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適當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中實現(xiàn)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3]。例如筆者在《蘆花蕩》課文教學中,筆者首先用多媒體視頻為大家播放了一段白洋淀蘆葦叢的美景,再利用PPT為學生普及了一段白洋淀抗戰(zhàn)背景資料,讓學生對文章背景做出一定了解,促進學生能帶著感情去進行課文學習。然后筆者又為學生提出了“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文閱讀,在閱讀后就個人觀點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最后筆者隨機請了幾個小組進行問題發(fā)言。有小組準確的借助文章中對老頭子外貌、語言及動作的部分描寫,分析出該英雄精明勇敢、愛憎分明的愛國英雄形象,筆者對該小組做出了表揚鼓勵。在后續(xù)的教學中,筆者又從文中三位主要人物的故事分析上,教育大家要正視歷史、不忘歷史、愛護我們的祖國,學習各位英雄身上不怕艱險、豪邁樂觀的個人精神,將德育教育適時融入進了語文教學當中。
(二)體現(xiàn)教師的人文關懷。教師的人文關懷并不直接在課堂上體現(xiàn),其作用在于優(yōu)化師生之間的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則是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可靠保障。師生之間的關系越融洽,那么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就更高,能以更加放松、愉快的狀態(tài)進行課堂學習,對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也有很大幫助。要體現(xiàn)教師的人文關懷,除了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應有的幫助與支持之外,還需要教師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學生狀態(tài)不佳時給予學生開導與鼓勵,對學生犯下的錯誤應多一些鼓勵與寬容,與學生一同分析錯誤出現(xiàn)的原因,幫助學生直面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與人生觀、價值觀,對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應鼓勵他們挑戰(zhàn)自己不敢做但具有一定價值的事,盡可能維護學生的自信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習成績較好及不太理想的學生能夠獲得均等的表現(xiàn)機會,在設置教學問題時處理好層次性和難度,盡可能的為全體學生留有發(fā)揮余地,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進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師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同時也需控制好距離感,明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身份差異,并使學生也意識到這點,確保學生不因教師的平易近人出現(xiàn)逾矩的思想或行為,做好學生該做的事。
結束語
結合以上,初中語文高校課堂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中視頻、音頻、PPT等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有助于學生增進對課文理解,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從課堂導入、有效互動和靈活授課模式三點出發(fā),將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不斷改進,促進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國平.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建構[J].中學教學參考,2017(21):1-2.
[2]石秋生.初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構建思考[J].考試周刊,2018(49):55.
[3]吳京鴿.關于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