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魏婷
摘 要:預算績效管理是現(xiàn)代科學理論在政府預算管理中的具體運用。將績效管理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是人民銀行強化主體責任、實現(xiàn)財務轉型、發(fā)揮預算引領作用的重要舉措,對人民銀行科學配置資源、提高資金效益具有深遠意義。近年來,人民銀行不斷探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銀行預算管理體系不夠健全、管理理念急需轉變、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等因素影響,其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效果不佳,特別是應用管理中作用發(fā)揮不夠充分。本文以地市中支行績效管理工作為例,對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實踐的現(xiàn)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推進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應用
一、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及應用現(xiàn)狀
(一)預算績效管理已實現(xiàn)轄內機構全覆蓋
2016年人民銀行地市行探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重點對行政項目進行預算績效管理。通過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縣支行和業(yè)務部門自我約束意識與責任意識逐步樹立,以績效為目標、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已初步建立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以來,人民銀行嚴格按照財政部發(fā)布的《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要求,制定了相關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適合的預算編制、預算執(zhí)行、預算績效評價、評價結果反饋的績效管理體系,基本實現(xiàn)了“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預算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三)預算績效評價項目范圍在逐年擴大
隨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理念的深入發(fā)展,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逐步成熟,項目范圍逐年擴大,為人民銀行系統(tǒng)預算績效管理科學、規(guī)范、系統(tǒng)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更加廣泛
預算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科學、有效配置。人民銀行嚴格按照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完善相關資料,進行自我評價,最大限度發(fā)揮資金使用效益。
二、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有待進一步轉變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xiàn)資金效益最大化目標,開展預算績效管理與應用工作是所有機構和職能部門共同的責任,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人民銀行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責任意識淡薄,重投入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影響了資金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xiàn)。
(二)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
目前,人民銀行距離實現(xiàn)預算績效管理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原因如下。一是預算績效制度體系亟待完善。目前人民銀行根據(jù)自身業(yè)務實際制定的預算績效管理與評價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仍待實踐檢驗。二是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依據(jù)不充分,各項目評價指標大同小異,導致項目評價的真實性、科學性、客觀性受到質疑。三是預算績效管理考核問責體系不健全。缺少完整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考核問責體系,致使很多機構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僅限于文字說明和資料完善,其真實性、合理性、效果性無法客觀界定,影響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目標的實現(xiàn)。
(三)預算績效管理事前事中控制不到位
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預算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管理,但實際工作中,各機構預算績效管理更側重于預算執(zhí)行結束后的結果評價,事前、事中控制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是人民銀行的特殊性;二是預算編制管理工作開展不扎實、不到位。
(四)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難度較大
人民銀行對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還不夠充分具體,原因如下。一是評價結果精準度不高。專業(yè)人員、先進信息抓取技術、長期的經(jīng)驗積累,這三點要求人民銀行未能完全具備。二是從目前評價結果運用的形式來看,反饋整改運用頻繁,預算約束、報告公開、績效問責等評價結果運用形式在人民銀行系統(tǒng)內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這不僅與評價結果不精準有根本聯(lián)系,還與人民銀行當前的預算管理體制密不可分。指標分配體制下更偏向于定額下達,無法完全實現(xiàn)按實際需求編制預算的目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三、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與應用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預算績效管理責任落實,力促管理理念轉變
一是繼續(xù)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宣傳力度,轉被動開展為主動開展。二是明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責任和工作目標,各盡其能、各負其責,使編制依據(jù)充分、執(zhí)行合理到位、評價客觀真實。三是加大績效管理問責,力促轉變觀念,重視績效管理工作。
(二)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建設,保障績效管理有據(jù)可依
一是分項目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明確各項目指標的控制范圍、指標評價標準及問責措施等相關內容,提供制度保障和業(yè)務指導。二是結合自身業(yè)務實際細則、操作措施和目標要求,建立科學可行的績效自評機制,進行嚴格的自評管理。三是建立績效評價宣傳培訓機制。成立專門的機構,在開展預算績效評價的同時做好預算績效管理指導、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引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步入正軌。
(三)嚴把預算績效管理關口,提高績效評價精準度
一是嚴把預算績效管理事前關口。早著手、面對面、點對點,確定項目總體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手段、完成評價指標等內容,力爭預算績效編制詳盡、準確、科學。二是強化預算績效事中控制。對預算績效管理項目進行實時績效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實施不偏離績效管理目標值。三是引入第三方評價管理,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的精準度。建議人民銀行今后將第三方評價管理引入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確保預算績效編制精準、預算績效執(zhí)行嚴謹、預算評價結果客觀科學。
(四)擴大評價結果應用范圍,實現(xiàn)績效評價目標
靈活應用績效評價結果,使績效評價的作用得到發(fā)揮、目標得以實現(xiàn)。一是落實評價反饋整改制度。二是建立轉變現(xiàn)有定額指標分配機制,對評價結果過差的機構進行費用指標限制。三是嚴格落實績效問責機制,實行一票否決制,一把手進行問責追責。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預算司.中國預算績效管理探索與實踐[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13.
[2]董占斌,倪之明,羅志勤,等.人民銀行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浙江金融,2013(4):26-30.
[3]王一璇.基層人民銀行預算管理應用績效評價探析[J].中國信用卡,2019(5):73-75.
[4]徐雪榮,李霞,胡瑋,等.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