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艷
摘 ?要:初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潛伏的一些心理問題在本階段如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導,對其未來的健康成長必然會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在初中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從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原因出發,提出了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162-01
初中是人一生中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處于此階段的學生身心都還不算成熟,他們大多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卻又缺乏足夠的知識閱歷作為支撐,他們精力充沛卻又缺乏足夠的自我調節能力,他們富有冒險精神卻對是非界限不是很清楚,……,如此,他們在社會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產生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如不能得到及時科學的疏導,不僅會影響學生現在的學習生活,對其未來的身心健康成才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也最為了解,也更容易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對其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其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建立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適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容易取得理想的心理教育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下面本文將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簡單談一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策略。
1.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老師首先要對班級內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結合學生的某些外在行為,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趨向做出準確判斷。關于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個人狀況,班主任需要了解的內容很多,具體來說主要有: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生活需求、學習動機、身體狀況、人際關系、家庭背景以及過去經歷等多個方面。班主任可以通過談話、觀察、家訪等多種方式,盡可能多的搜集每位學生的個人信息,以便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對有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早預防、早發現、早疏導。當然,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搜集信息是不夠的。各級班干部也是近距離了解搜集學生心理資料的重要力量。他們對學生的情況可以了解得更及時更細致。這部分力量合理運用起來必能為班主任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巨大助力。同時,班級內還可以開設“悄悄話信箱”,搜集學生的心理訴求。有的學生由于性格內向,心里有事也不愿意與別人交流。而班主任老師以知心朋友的形象開設悄悄話信箱,在方便學生訴說心事的同時,也幫助老師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班主任教師在對學生有了全面準確的了解后,然后就可以找準時機,靈活運用已有的心理健康知識,深入學生內心,對其展開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度過難關。
2.家校聯合,共同矯治學生的心理問題。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境。有一部分家長由于自身條件限制,對于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明確觀念,也缺乏必要的教育藝術,致使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矯治。而每位家長都有一顆為子女全心付出的心,他們對自己子女的了解也是班主任老師無法比擬的。班主任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及時溝通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共同研究學生的心理動向和教育方案,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也可以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作為班主任可以采用家長會與家訪相結合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關于家長會,可以采用分層分組的形式,將具有同一問題的幾個家長集中在一起,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總結。這樣不但針對性強,而且教師和家長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家長與家長之間也可以彼此交流經驗,也更有利于談清具體學生的具體問題,共同找出合適的解決辦法。不可否認,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確實有很多獨到見解,值得我們學習。在這個交流過程中,不論家長和班主任都可以學到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建立一個溝通平臺,方便班主任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傳達給家長,也方便家長將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及時反饋給班主任,使雙方能夠及時全面的了解學生動向。在班主任與家長的共同配合下,讓學生的成長得到更加全面的呵護。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班集體環境
良好的班集體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也更有利于積極健康心態的形成,為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而要營造良好的班集體環境,首先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先決條件。只有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才會愿意向老師吐露心聲,老師的勸解學生才有可能認真思考并接受。這樣,學生的心理問題才有可能得到及時正確地疏導。如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呢?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時刻以一個民主平等的心態去看待學生,不論學習優劣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同時,班主任還要對學生展現出盡可能多的真誠、尊重、關愛與寬容,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和心理隔閡。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會變得越來越融洽。有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和多種多樣的班集體活動,營造良好的班集體環境,使學生形成樂觀的、豁達的、進取的、良好的心態和巨大的凝聚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工程,但我相信只要教師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關愛的精神,經過努力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廖嬋鳳.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探微[J].科普童話,2019(31):152-153
[2]蘭海娣.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J].學周刊,2019(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