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鴿
摘 要:室內設計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更要求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具備足夠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開設室內設計專業的高校教學和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其現狀,對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法及室內設計課程改革進行探索,并對改革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簡單預判,以此來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希望能夠對室內設計課程帶來質的飛躍。
關鍵詞:項目核心;室內設計;課程改革
室內設計課程主要包括公共空間設計與居住空間設計,對室內設計課程的改革有利于我國藝術設計與建筑設計類專業的發展。然而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現階段我國室內設計課程往往偏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與實踐嚴重分離,就業后往往不能呈現出好的作品。因此,對室內設計課程的改革探索刻不容緩,以項目為核心,將理論與具體實踐聯系起來,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激發空間想象力,創作出新穎實用美觀的作品。
一、現階段高校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
傳統的室內設計課程教學理念為先學理論再進行實踐。室內設計課程本身的目標要求就極為重視實踐,并且課程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流行元素的變化不斷更新,只有在親身動手實踐中學生才能夠深刻體會到現階段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產品的真實需求,才能做出符合人們心中所想的成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秉承著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教學思想,把實踐作為理論知識的一個輔助環節,直接導致了學生對室內設計的學習僅僅通過空間想象而不是實際練習,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態度不積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即便是掌握了理論,在實踐中也會極其生疏,不知從哪下手,嚴重阻礙高校室內設計課程的發展。
(二)實踐體驗感不強
在實際的室內設計課程教學中,虛擬課程較多,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過程,當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設計實踐時,遇到問題,學生不能依據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探索,而需要求助教師獲得解決辦法,這就違背了親身實踐的初衷。另外,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也會造成學生知識儲備不夠,不能及時運用所學知識,導致具體實踐時回憶不起相關知識,最終實踐環節會變得形同虛設。
(三)學生之間缺乏合作
在對一個較大室內空間進行設計時,會涉及非常多的設計元素,如櫥柜、桌椅、墻面、通風甚至風水等非常煩雜,僅僅依靠個人力量很難設計出精美實用的作品,這就需要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設計的部分,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在設計過程中學生之間還會形成一種無形的競爭,發散思維,不斷創新,力爭做得比其他同學要好。現階段高校學生間交流較少,固定交流伙伴僅有幾人,也給團隊合作設計帶來一定困難[1]。
(四)課程考核機制不完善
同教學模式相似,現階段我國高校對課程的考核依然是通過平時上課出勤率、完成作業情況與期末考試來決定的,并沒有設計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核。室內設計課程采用這一考核機制并不有益,另外,室內設計課程需要學生激發自身靈感,創新設計出好的作品,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下,學生往往選擇應付考試,逐漸失去自身優勢,長此以往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二、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引進先進的課程內容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激發高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學生的知識吸收和學習創造力都被扼制,因此,高校必須對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合理安排課程時間的同時應當引進先進的授課內容,講授時代最前沿的知識內容,這樣不僅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刺激學生的設計思維與創新意識。授課教師應當及時掌握專業最新理論知識,并引導學生將新的理論知識以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教師可以把著名設計師的設計思路與設計理念分享給學生,并且與已經學過的知識相聯系,激發學生由以掌握知識延伸拓展,探索新知識的能力。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當注重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合理的設計出符合實際的精美作品,而不是僅僅測試學生理論知識的熟練程度。不斷將先進的知識內容引入室內設計課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此同時,學校應當鼓勵學生經常參加室內設計講座或著比賽,多與企業交流,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素質,為以后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
(二)加強專業的針對性教學
室內設計課程目的性相比其他專業更強,在進行課程改革時,應當提升專業的針對性教學,根據課程特點進行課堂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創新。授課教師可以重點對設計方案進行講解,相應的,課后作業也需要根據課堂講授知識進行設計。例如,課堂講授平面構成的知識點時,課后作業可以布置為運用最簡單的點、線、面來設計一個作品;學習色彩構成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設計成果進行色彩調整與搭配;學習立體構成時,可以對立體圖案進行空間設計。這樣可以使同學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及時鞏固吸收,針對性的練習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起到高效吸收所學知識的作用[2]。
(三)培養創新能力
室內設計是一門將藝術與生活與建筑相結合的課程,一位優秀的設計師應當扎實掌握所學專業知識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到工作中,除了這些基本的要求,還應當具備創新意思與創作能力。因此,進行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的改革時,培養創新能力應當作為一項重點,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手段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
第一,教師可以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建筑景觀、環境設計類的作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這些作品的動人之處,視覺感官的刺激不斷積累,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二,室內設計課堂教學不應當局限于書本或其他教材,學生應當在生活中不斷發現優秀的設計成果,對所見設計進行剖析,學習設計成果中所運用的元素,所包含的亮點;第三,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經常參觀一些有知名度的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在模擬設計時模仿其設計思路與設計特點,在模仿的過程中發現新思路,逐漸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對學生自身及未來工作都是極其有利的。
(四)以小組為單位構建項目知識體系
現階段很多室內外設計都是較大空間,單獨個人完成大型居室的設計幾乎是不可能的,耗時費力并且效果不一定好,因此,這時的團隊協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也需要參考學生選擇小組成員的個人意愿。在以項目為核心的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以“工程項目”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其中包括第一,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所做工作的任務書,并且需要與教師交流初步設計思路;第二,對設計空間進行觀察,可以收集一些與設計空間相似的作品作為借鑒,并且了解每個設計元素的市場行情;第三,對借鑒他人的做法與思路做好筆記,從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新,大膽設計出精美實用有藝術感的作品;第四,在做好基本設計紀錄后,可以模擬制作出設計的模型,與教師討論是否符合美觀實用、風水位等要求,在進行調整修改,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第五,將任務書與設計方案交予上級,獲得認可后可與施工方商討施工材料顏色、款式等[3]。
(五)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完善課程評價體系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促進學生參與設計實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一學期的表現進行總結反饋,并做出分數評定,這一環節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這一學期內的表現情況。室內設計課程更加注重教學實踐而不是知識問答,學校不能籠統地將常規課程的評價體系套用在室內設計課程上,而需要特別為室內設計專門制定一套評價體系。可以將平時的課后作業與設計實踐作為評價的主要部分,加上同學們的互評與教師的意見。只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表現與成績,才能做出最準確、最客觀的評價。
三、室內設計教學改革的預期效果
室內設計教學改革的出發點是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法,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以學生為主體,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以項目為核心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充分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所需要的設計作品,使自己設計的作品能符合人們心中所想,符合美觀舒適的要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法改革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它能夠實現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社會所需,與現實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設計出美觀實用的作品。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中還能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增強合作精神。因此,高校教師應當利用好這一教學模式,使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牛敏凈.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法——室內設計課程改革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8):142-143.
[2]王浩.高職室內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4):237.
[3]羅德泉.以項目為核心的室內設計教學法——室內設計課程改革探索[J].天府新論,2008(S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