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騰
摘 要:在當今校園內,籃球是一項非常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校園內的籃球場地建設普及率非常高,籃球運動形式多樣,可以一對一、三對三、四對四,可以半場也可以全場。籃球運動可以鍛煉人的速度、耐力、力量、協調等身體素質,隨著現代籃球技戰術的發展,比賽節奏越來越快,攻防越來越激烈。為了使區域的男子籃球隊訓練更加有效,籃球比賽整體水平更高,需要提高訓練的質量和效果。筆者從教學理論出發,梳理籃球訓練中關鍵的理論知識,希望通過籃球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籃球技戰術水平。
關鍵詞:籃球;訓練;理論;教學;籃球意識
一、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應該提升的素質
(一)對戰術的理解
對戰術的理解是比賽中一種策略性的思維,可分為位置、心理、進攻、防守四方面。要以攻守平衡為中心,在充分權衡敵我雙方的實力及特征的情形下,合理使用位置戰術、心理戰術來進攻和防守:位置方面,有三角戰術(三先鋒)、雙塔戰術(雙中鋒)、MM戰術(中前鋒)等;心理方面,有犯規戰術等;進攻戰術最多、最復雜,是比賽常見的進攻戰術,有三人字倒八字環抱、中鋒接應外圍隊員相護、中鋒環繞外圍換位進攻等;防守戰術,有擋拆、全場緊逼、擴大盯人、區域聯防、補防等。
(二)過硬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籃球運動的基本,包括身高、體重、速度、耐力、爆發力、彈跳等方面。之所以身體比手段和心理素質更主要,是因為很多手段必需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才能完成。身體是基本,當籃球運動員身體和手段很好,對戰術又執行得到位的話,心理狀況也必然會不錯。
(三)嫻熟多變的手段
球場上每個位置都有適合自己的手段,像后衛就要能進行中遠距離跳投,射中率在50%,平安將球帶到前場,助攻,突破上籃,突破分球等手段。
(四)沉著而積極的心理素質
權衡一名籃球隊隊員心理的素質,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為球隊需要你沉著時,你能沉著而積極貫徹教練擬定的戰術,配合隊友完成每次進攻和防守;另一方面,為了帶動全隊的斗志,在可節制自己情感的情形下,飽含激情,積極拼搶。如何讓自己順應比賽的節奏?第一,場前思慮。按照彼此的特點,在心里思考幾個問題: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手段特點在這場比賽中適合打什么位置?在這個位置中,自己最擅長的進攻手段是什么?如何防守?如何封蓋?如何助攻?如何在行為中保護自己不受傷?第二,賽前溝通。在沒有教練的情形下,與隊友一路溝通并達成兩個共識,一是這場比賽各個隊員的位置及相應的職責,二是戰術的執行及小配合。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打亂仗,增強隊友之間信任感。第三,賽前熱身。籃球場上受傷后果往往很嚴重,所以要避免受傷,賽前熱身就是避免受傷的重要一環。賽前10至20分鐘的熱身是必不成少的,要先慢后快,讓身體和神經順應比賽的節奏,將全身的注意力集中到賽事中來,避免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發生的受傷。就像在對敵時,若是你全身的肌肉能跟上對手的節奏,那么對手在用肩抵觸胸口或用膝蓋頂到腿的時候,你能快速避讓,或緊繃肌肉保護自己,這樣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若是在肌肉松弛的情形下被別人撞到,輕則肌肉撞傷,重則影響未來的運動生涯。
二、教練在籃球訓練中應該培養的籃球意識
國外研究表明:取得比賽勝利,思維占60%,體力占40%,水平越高的運動員,這種趨向越明顯。有很多學生身體條件非常好,然而不會動腦子打籃球,比賽中影響了球隊的整體發揮,降低了隊伍比賽的勝率。可見,籃球訓練中對于籃球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籃球意識的意義
作為一個哲學問題,意識是指人的神經系統對客觀事物的接收,是主觀印象在客觀世界的反映。某著名籃球教練曾說過:“比賽中,只為自己的目的打球,他只是一位運動員。若是他能為同伴創造機會,使全隊受益,他才是一位優秀的籃球運動員。”所以,可以把籃球意識當作運動經由過程的專項理論和一再實踐,按照場上情形,經由過程感受、察看、思維、判定支配自己,采納合理行為的心理過程的總和。籃球意識可按隊員的臨場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傳、接球意識,即比賽中做好傳、接球準備,利用傳、接球創造得分機會;二是投籃意識,即根據場上的變化,尋找最合理的投籃機會;三是突破意識,即善于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果斷突破,突破后可以得分可以分球;四是跑位意識,即通過無球跑到,牽扯對方的防守陣型,為自己和同伴創造機會;五是快攻意識,即在攻守轉換中,利用對手還未站穩腳跟的時間,快速推進,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創造得分機會;六是聯防意識,即比賽中運用不同防守方式打亂對手的戰術,防守中相互補位、協防,形成多防少的局面;七是搶籃板球意識,無論前后場,都應積極拼搶籃板球,為隊伍爭取再次進攻機會,贏得比賽勝利。
(二)籃球意識的要素
意識是抽象的,可以從一個人的行為過程表現出來。籃球意識的組成要素分為以下幾點:
手段的目的性。在比賽過程中,隊員在場上的一切行為都是帶有目的性的,為了達到贏球的目的,需要做到思路清晰,目的明確,手段合理。
步驟的預見性。比賽激烈焦灼,球場形勢瞬息萬變,在比賽中要占得先機,就必須洞察情形,預判形勢,采取正確的行為。
判定的明確性。比賽場上正確的步驟來源于明確的判定,判定明確是正確發揚技、戰術的前提。必須把一切步驟建立在細心察看和判定的基礎上。
節驟的應變性。比賽過程也是斗智斗勇的過程,當制定的戰術被對方識破,要馬上做出應變。比賽中,始終以克制對手、發揮自我的原則推進,面對不同情況,能隨時做出應變調整。
步驟的合理性。比賽中,隊伍步調一致,球運轉得行云流水,一定是一場好比賽。這需要全隊思想高度統一,堅決執行技戰術要求,場上隊員思想冷靜,精神集中。
配合的整體性。籃球是集體運動,場上五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好的籃球意識主要體現在比賽中的查看能力、判斷意識、手段目的、戰術常識、技術掌握、集體觀念等。
(三)籃球意識的培養
培養學生籃球意識應該遵循系統性、科學性,把它放在與技、戰術練習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察看素養的形成
察看素養是形成籃球意識的前提。可以通過觀看錄像、視頻回放,讓學生先查看比賽過程,講解比賽中發生的一些合理和不合理行為發生的原因。通過分析原因,培養學生閱讀比賽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最后,通過實戰進行反復檢驗強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察看素養。
2.比賽經驗的積累
意識是經驗積累的綜合呈現,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經驗積累需要一定量,量的積累有長有短,因人而異。通過系統的培養,可以縮短量的周期,使學生高質掌握經驗值。教練要定期組織教學比賽,選擇教學比賽對手時要有目的性,不同時期選擇對手也要有區別。比如,訓練中期,選擇水平比較高的對手,目的是通過教學比賽促進學生更加努力訓練;賽前要選擇水平差不多或者弱一些的隊伍,目的是提高隊伍士氣,為比賽作好充分準備。
3.手段練習與籃球意識練習相連系
在平時訓練中,不能一味簡單進行身體和技術上的練習。過程中,對于重要的技戰術,就需要教練設計相關情境,引導運動員思考技戰術形成原因、比賽中為什么要這么做、碰到困難運用什么技戰術等,培養學生思考比賽、閱讀比賽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籃球意識。
4.戰術思維練習
比賽中的信息通過運動員大腦分析判斷后形成具體的行為。只有判定迅速準確,才能實時采納恰當的手段和動作。所以,要正視戰術思維的練習,教師應要求學生開動大腦,勤于思考,想練結合。訓練中強調戰術意圖,面對聯防,應該采用多傳球、多跑動、突破分球等的戰術;面對人盯人防守,則需要有球和無球擋拆等。除了強化戰術思維,還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通過訓練激發學生思考比賽,形成正確的戰術思維。
5.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所有的理論學習最終都是為比賽服務,終極目標是贏得比賽勝利。在訓練中,加強籃球理論學習,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學習,強化籃球意識的形成,并使學生通過訓練轉化比賽中正確的行為。在實施練習過程中,教練員要把籃球行為的原因、特點、環節等,通過系統解說和正確示范傳達給學生,使學生清晰明了接收到。籃球意識是籃球教學、訓練中一項系統、復雜的內容,要在訓練的基礎上,從理論聯系實際出發,因人而異,制定練習計劃,系統、科學、合理地培育學生的籃球意識,結合看、聽、練等手段,達到提高學生籃球意識的目的。
三、結語
在對學生籃球意識培養過程中,如果教練重視不夠,忽視學生以上方面的培養,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提高就會很有限。一只籃球意識較強的隊伍,反映在比賽場上戰術素養高、集體榮譽感強、韌性足等。通過對學生籃球隊員訓練的研究,有目的性地對學生籃球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學會閱讀比賽,掌握比賽節奏,豐富自己的籃球意識,對于提高學生個人競技水平有很大幫助。通過籃球意識的培養和訓練,才能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和認識,有更好的戰術素養,從而更好貫徹教練的戰術意圖,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
參考文獻:
[1]韓桂鳳.現代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孫明志.現代籃球運動教學與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3]曾三明,王文灼.籃球運動思維方式[J].體育師友,1995(5):47-48.
[4]李欣復.形象思維的分類及運動形式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1):10-15,9.
[5]張又新,郭斌.在籃球專項課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思維技能訓練[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5(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