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珍
◆摘 ?要: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提速,讓教師更重視優化教學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其形成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初中也是大部分的學生系統性展開生物學習的初級階段,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其既富有趣味性,也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與理性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應重視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與趣味性,使學生始終對生物學習保持較高熱情,以便提升教學效果。為此,筆者依托自身施教經驗,淺要展開對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趣味性的有效策略分析。
◆關鍵詞: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趣味性;策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重視對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使其展開探究性學習”。由此可見,以往教師講授、演示,讓學生被動聆聽、觀看的生物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教育工作發展所需。為了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教師應需提升教學趣味性,讓生物授課能夠面向班級中的全體成員,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實踐、深入探究的能力,讓他們對生物學習抱有好感。進而,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課堂,促進學生顯性學力與學習興趣協調發展。
1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意義
新課標提到“提升生物教學實效性,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然,繼而參與社會生活、經濟活動以及生產實踐等”。雖然在小學科學中,會涉及一定常識性生物知識,但多為較淺顯、初級的內容。在初中生物授課中,教師提高教學趣味性,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索與深入思考,讓他們具有生物思維,能夠具有理性認知和科學素養。并且,直觀生動、妙趣橫生的課堂,有助于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加深知識理解,為他們創設更多的生物實踐機會,讓學生理解著進行概念、定義、原理等知識的記憶,使他們的學科素養與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2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趣味性的施教策略
2.1優化教育理念,培養生物興趣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探索與思考。教師應優化自身的教育理念,避免“輕過程、重結果”,一味地讓學生進行背誦學習。適度的滲透情感教育,優化授課過程,才能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例如:在《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教學中,以激趣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溫故知新,使他們了解生物圈。接著,加強師生互動,以有效提問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其認識生物圈都是由哪三部分內容組成,環境對生存的影響。可以結合他們在高段語文教學中《只有一個地球》的學習,實現教學整合,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從而讓他們了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并動手開展生物實驗,總結生態因素對生物具有怎樣影響。
2.2創新教學方式,吸引學習關注
為了使初中生物教學具有趣味性,教師還應深研人教版生物教材,進行知識板塊的研究與歸類,促使學生形成聯系思維,降低教學難度。同時,可依照知識特點,選擇適宜的授課方式。譬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翻轉課堂、小課題研究等不同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力,促進其產生學習興趣。在七下《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教學中,融入社會新聞,使學生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通過合作學習,認識到食品安全對生活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具有辯證思維,認識到環境問題與食品安全間的聯系,樹立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具有公共參與意識。
2.3促進自主實驗,提高動手能力
為顯著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還應引導他們積極地開展生物學習實驗。例如:在人教八下《植物的生殖》教學中,可以教學情境構建的方式,突破教學難重點,應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生理解植物常見的無性繁殖。接著,可以拓展第二課堂,讓學生通過進行扦插與嫁接實驗,可以較為清晰描述一般方法與注意事項,知道怎樣能夠有效提高扦插、嫁接成活率。在實踐中,使學生感受生物學科的魅力。
2.4關注現實問題,豐富教學方式
為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讓教師具有學科好感,教師還應重視將生物授課與現實問題有機融合。例如:在八下《傳染病及其預防》的教學中,教師可列舉相應的傳染病,通過其影響分析,使學生正視傳染病,了解其病因及傳播方式。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對蛔蟲病、淋病、禽流感展開對比。可著重介紹新冠肺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疾病預防觀,讓他們重視健康問題,具有關注公共衛生問題的意識。
3結語
綜上,構建初中生物趣味課堂,促使學生進行快樂學習,需要教師升級教育理念、創新施教方式、具有反思意識。進而,一方面在“生本”理念指引下,使課堂講授內容豐滿、生動有趣,貼近中學生的現實生活;另一方面,幫助他們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使其具有自學能力,可以借助多樣性學習方式,開闊自我視野,形成廣博見聞。從而,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完善施教目標,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駱梁梁.提升初中生物課程教學趣味性的策略談談[D].河南大學,2018(06):24.
[2]周冬梅.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03):22.
[3]錢偉.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索[J].考試周刊,201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