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婧 陸穎 李潔 朱音



[摘要] 目的 對現代氣功文獻進行系統整理,總結氣功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領域的應用,探討現代氣功適宜疾病范圍,以期為今后臨床應用氣功干預疾病提供文獻依據。 方法 檢索1949年1月—2018年10月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萬方數據庫,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對一般信息、研究對象、干預措施、結局指標進行統計與分析。 結果 共1707篇文獻納入研究,涉及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21個章節,最多為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共486篇,其次是循環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或代謝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行為或神經發育障礙,涉及疾病247種,頻次最高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143篇,其次為頸椎病、糖尿病、高血壓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失眠障礙。涉及功法142種,頻次最高的是八段錦,提及620次,其次為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 結論 氣功廣泛應用于疾病預治、康復等領域,在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心理及身心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高頻疾病可能是現代氣功的適宜疾病,值得深入研究。此外,功法與疾病的關系也值得進一步挖掘,從而為氣功優勢疾病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更確切的依據。
[關鍵詞] 氣功;適宜疾病;文獻研究;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2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8(c)-0157-04
Exploration on qigong suitable diseases based on modern literature
JIANG Jing1,2 ? LU Ying1,2 ? LI Jie1,2 ? ZHU Yin3
1.Shanghai Qigong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 200030, China; 2.Taiji Health 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 200030, China; 3.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 20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qigong in diseases prevention, treatments and rehabilitations, discuss the scope of suitable diseases of qigong and provide a literature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igong intervention in the future. Methods CBM, CNKI, VIP and Wanfang database from January 1949 to October 2018 were 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research objects,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outcome indicator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707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volving 21 chapters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 with 486 articles involving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The second was circulatory diseases, endocrine, nutritional or metabolic diseases, respiratory diseases, mental, behavioral 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volving 247 kinds of diseases. The highest frequency wa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total of 143 articles, follow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diabetes, hypertens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somnia disorders. There were 142 kinds of skills involved, the highest frequency was baduanjin, 620 times mentioned, followed by yijinjing, wuqinxi and liuzijue. Conclusion Qigong is widely used in disease pre-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other fields. It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inter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diseases. These high-frequency diseases may be the appropriate diseases of modern qigong, which is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ngfa and diseases is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so a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igong dominant diseases.
[Key words] Qigong; Suitable diseases; Literature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氣功,古稱“吐納”“導引”“行氣”“按蹺”等,成書于公元610年的《諸病源候論》,雖詳論眾多疾病的病因病機,卻無一藥一方,以氣功而治之,足以見其在中國古代的重要地位,氣功流傳至今,仍然被應用于臨床,紐約州立大學衛生與衰老中心把練氣功作為減少應激反應的措施及非藥物防治高血壓病的重要非藥物手段[1]。研究表明,5%的中國人運用氣功緩解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病的癥狀及提高其生活質量[2]。人體的生理心理指標的觀察也一直是研究熱點,例如練功后肺功能[3]、心率[4]、腦電[5]、肌電[6]、精神和心理狀態[7-8]等的變化或者改善。那么氣功到底能夠治療哪些疾病?哪些是適宜疾病?就目前的研究來說,都不能很好回答這個問題,也未見氣功防治疾病的全面研究。因此,本研究總結氣功干預疾病情況,探討現代氣功適宜疾病范圍,以期為氣功應用于臨床及其優勢疾病的評價提供更多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標準
各種類型的臨床試驗,包括隨機對照試驗、非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病例系列報道等。研究對象為習練氣功的患者。
1.2 排除標準
動物試驗類、理論探討類、咨詢報道、調查研究等非氣功臨床文獻。病名不規范、診斷不明確,或很難理解其所指疾病文獻。重復發表和不能獲取全文的文獻。
1.3 文獻檢索
采用主題詞檢索途徑,以氣功及相關術語為檢索詞,檢索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萬方四個電子數據庫,時間限定為1949年1月—2018年10月。根據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對檢索結果進行人工篩選。
1.4 文獻篩選與質量控制
成立研究小組,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閱讀文獻題錄、摘要、全文進行篩選。若出現分歧,且研究者無法掌控,則由第三方即導師和相關專家進行評判。
1.5 數據處理
采用Praphpad Prism 8及Microsoft Office軟件對文獻進行統計,選取一般信息、干預措施、結局指標為統計條目,對結果進行統計。
2 結果
2.1 檢索結果
將檢索的文獻查重后獲得5618篇文獻,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通過閱讀文獻的題錄和摘要,剔除不符合標準的文獻,獲得3323篇文獻,仔細閱讀文獻全文,最終納入1707篇文獻進行信息統計。
2.2 涉及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分類
根據ICD-11分類方法,氣功干預疾病共涉及21個疾病分類,最多的為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總共486篇,其次是循環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或代謝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行為或神經發育障礙。見表1。
2.3 涉及疾病
從總體情況來看,共涉及247種疾病,頻次最高的是COPD,共143篇,其次為頸椎病、糖尿病、高血壓病。其中,共13種氣功功法干預COPD,最高的為八段錦,共58次,其次為六字訣。共33種氣功功法干預頸椎病,最高的為八段錦,共28次,其次為導引功法、易筋經。共23種氣功功法干預糖尿病,最高的為八段錦,共104次,其次是放松功、少林內功。共27種氣功功法干預高血壓病,頻次最高的為八段錦,共45次,其次為放松功、松靜功。表2為氣功干預高頻疾病情況。
2.4 功法選擇
共142種氣功功法干預疾病,提及功法1804次,頻次最高的是八段錦,提及620次,占總提及數的34.39%,其次為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導引功法、放松功。其中,八段錦干預疾病種類為110種,干預最高頻次的疾病是糖尿病,共94次,其次為COPD、高血壓病、頸椎病。易筋經干預疾病種類為48種,干預頻次最高的是頸椎病,共13次,其次為腰椎間盤突出癥、骨骼肌減少癥、骨質疏松癥、肩關節周圍炎。五禽戲干預疾病種類為53種,干預頻次最高的為骨質疏松癥,其次為COPD、高血壓病、糖尿病、頸椎病。高頻功法情況見表3。
2.5 研究類型及樣本量
研究類型最多的為隨機對照試驗,其次是非隨機對照試驗、病例系列報道。所有研究共涉及167 071例患者,平均樣本量為97.8例,屬于小樣本量研究,隊列研究樣本量最大,平均樣本量162例,非隨機對照試驗樣本量最小,為88例。見表4。
2.6 結局指標
1394篇研究(占總研究數的81.7%)的結局指標有統計學意義,得到陽性結果,313篇(28.3%)研究的結局指標出現陰性結果與陽性結果相結合的形式。最常見的結局指標是實驗室生理指標,如血糖、血脂、血壓等。其次為疾病癥狀量表評估,如COPD評估測試問卷(CAT)、6 min步行試驗(6MWT)等。對生活質量的評估,如健康調查量表(SF-36)等。針對心境及精神狀態的評估,如焦慮自評(SAS)、抑郁自評(SDS)等。
3 討論
氣功在于內練“精、氣、神”,外練“筋、皮、骨”,強調心無雜念,寧靜自然,以調身、調心、調息為手段,以“練氣”為目的,從而達到祛病延年、強身健體之效。從研究結果來看,氣功干預疾病較廣泛,以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為代表的動功,以六字訣、放松功為代表的靜功被較多地運用于COPD、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糖尿病、高血壓病、失眠障礙、抑郁焦慮等這些疾病,可能氣功是適宜疾病或方向。究其原因,首先,氣功干預的高頻疾病與臨床研究熱點具有一致性,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世界衛生統計報告》[9]中的數據顯示,2016年,約4100萬人死于非傳染性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71%,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44%)、癌癥(22%)、慢性呼吸系統疾病(9%)、糖尿病(4%)這四類疾病所導致的,這些疾病受到國際上的關注,也是各類臨床研究的熱點。其次,國家對氣功發展愈發關注,支持力度不斷加大[10],氣功治病防病的作用得到認可,這些功法的臨床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青睞。最后,這更體現了氣功的特點與優勢,氣功有動靜之分,八段錦注重四肢、軀干的運動,強調頸、胸、腰椎的旋轉運動,五禽戲通過模仿動物不同動作及氣勢進行鍛煉,易筋經以脊柱旋轉屈伸為主,這些特定的動作使肌肉痙攣得以有效牽伸,增加主動系統穩定性,避免被動系統在運動中受到的異常應力[11],因此多運用于頸椎病等疾病。還可以增加胸廓容積,同時帶動隔肌上下運動,隔肌功能的改善可增加胸腔體積從而達到提高肺通氣量,有效緩解COPD等呼吸系統疾病癥狀[12]。還有研究[13-15]表明,此類功法能使機體處于一個意念放松狀態,周身血管舒張,血液黏稠度降低,通過調節自主神經功能使交感神經活動降低,緩解過度的應激反應,有利于減慢運動和靜息狀態的心率,從而降低血壓,還能影響自調節腎上腺髓質功能及丘腦-垂體-靶腺系統,加強β細胞分泌功能或影響胰島素抵抗激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靜功代表之一的六字訣呼氣時用“噓、呵、呼、吹、呬、嘻”六種不同字音,以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相結合,增加肺泡換氣,增加肺通氣量,對COPD具有良好的康復效果[16]。放松功是氣功入門的基礎,放松之法運用于整個功法之中,能夠安定心神,使呼吸、心率相對平緩,從而緩解失眠、焦慮抑郁等[17]。從所選擇的結局指標來看,氣功臨床研究著重關注患者主觀感受、功能狀態、生活質量等指標,這也是與患者最直接相關的結局指標[18],且大多數獲得陽性結果,沒有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由此可見,氣功在改善一些慢性病及身心疾病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有系統評價及meta分析[19-20]顯示,氣功比常規運動(治療)或不運動更能有效改善COPD、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疾病的癥狀,進一步說明了氣功干預某些高頻疾病的有效性。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①從研究本身來看,氣功功法還未形成一個標準,且大多數研究對象是氣功初學者,對氣功理解不同,功法掌握不同,氣功教練者水平不一及環境的不同,都會影響結果,因此未來不僅要考慮這些影響因素,氣功的標準化也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研究的可重復性及推廣具有重要意義。②納入的研究多屬于小樣本量研究,且樣本量波動較大,方法學質量偏低,仍需大樣本量、嚴格設計實施的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多數結局指標出現陽性結果,其真實性也有待探究。③本研究由于受時間等條件的限制,納入的研究為中文文獻,不能完全反映總體研究特點,且僅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出發,未深層次去分析功法與疾病兩者的關聯度,今后應采用較為多樣的數據挖掘技術,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④研究以隨機對照試驗居多,但未進行文獻評價,希望此次研究能夠為從循證醫學角度評價氣功文獻打下基礎,從而進一步驗證氣功的適宜疾病乃至優勢疾病。
[參考文獻]
[1] ?蔡益鵬,錢俊時,錢錫成,等.氣功研究進展全國中醫藥科研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中醫藥雜志社,2000.
[2] ?Xiong X,Wang P,Li X,et al. Qigong for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 [J]. Medicine(Baltimore),2015,94(1):352.
[3] ?張俊梅.八段錦健身氣功鍛煉對大學生肺功能的影響[J].福建體育科技,2016,35(3):36-39.
[4] ?姚斐,王瓊,殷萱,等.推拿功法少林內功對大學生心率和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8,37(7):570-572.
[5] ?郭郁,王衛衛,魏澤仁,等.基于α頻帶腦電功率譜分析八段錦誘發的不同性別大學生“調心”效應差異[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6):2377-2382.
[6] ?謝萌.健身氣功·五禽戲平衡動作對下肢穩定性的運動解剖學與肌電分析[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1.
[7] ?Posadzki P,Parekh S,Glass N. Yoga and qigong in the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a conceptual synthesis [J]. Chin J Integr Med,2010,16(1):80-86.
[8] ?韋慶波,趙謙,吳云川.易筋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體質調節作用的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17,36(8):654-656.
[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8:monitoring health for the SDGs [EB/OL].(2018-06-06)[2019-12-05]. https://www.who.int/gho/publications/world_ health_statistics/2018/en/.
[10] ?生杰元,鄧勇.健身氣功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醫藥導報,2019,25(1):11-15.
[11] ?江羿羲.健身氣功五禽戲功能鍛煉對非特異性下腰痛效應的臨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6.
[12] ?呂燕,李家珍,張立宏,等.健身氣功八段錦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住院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0):161-164.
[13] ?林紅,黃世均.健身氣功五禽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康復的促進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645-1647.
[14] ?黃榮春,鄧新但.八段錦治療2型糖尿病[J].河北中醫,2011,33(12):1828-1829.
[15] ?陸穎,趙曉霆,鐘磊,等.基于循證的八段錦對肺系疾病及呼吸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述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13(10):1476-1480.
[16] ?藍楊,韓序,王媛媛,等.噻托溴銨聯合“六字訣”鍛煉對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10):1369-1371.
[17] ?馮莉,劉露,劉姍.六字訣聯合放松功在失眠癥中的療效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0):1181-1183.
[18] ?聶慧,王奇.基于結局指標相關性的中醫證候療效評價[J].中醫雜志,2011,52(2):111-113.
[19] ?陳燕華,肖璐,趙容,等.八段錦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復效果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4):451-456.
[20] ?陳笑銀,趙經營,張廣清,等.八段錦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4):137-140.
(收稿日期:2019-12-09)
[基金項目] 上海市進一步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太極健康”平臺建設資助項目[ZY(2018-2020)-CCCX-2007]。
[作者簡介] 蔣婧(1992.8-),女,碩士;研究方向:中醫藥的機制研究(氣功方向)。
[通訊作者] 李潔(1965.6-),女,上海,醫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上海市氣功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中醫醫史文獻學、循證醫學、針灸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