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惠棟《九經古義》的訓釋特點及存在問題

2020-10-09 11:16:31曹煒孫霞
江淮論壇 2020年4期
關鍵詞:存在問題

曹煒 孫霞

摘要:惠棟乃乾嘉學派吳派的領軍人物,《九經古義》則是其研治群經的代表作,對惠氏漢學思想的形成極為關鍵。全書以“古義”為著述形式,解經往往先從古訓開始,后才有群經注疏,治經途徑則是從文字、音韻、訓詁入手。該書的訓釋特點體現在:(一)廣泛援引古訓以考其源;(二)識字審音以通經傳文意;(三)注重典章禮制以辨明經義;(四)校改原文以追求古義?!毒沤浌帕x》的訓詁學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一些瑕疵:(一)凡古必真,有時難免疏于考辨;(二)征引賅廣,往往導致博而不精;(三)疏于古音,有時也會望文生訓。

關鍵詞:乾嘉學派-吳派;惠棟;《九經古義》;訓釋特點;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I207.22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20)04-0180-006

經學發展到清代乾嘉時期達至巔峰,作為治經工具的小學自然也到了爐火純青之境,涌現了一大批卓越的學者和杰出的成果,這便是史家所稱的乾嘉學派。晚清鴻儒章太炎有言:“其成學著系統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吳,一自皖南。”[1]此乃皖派、吳派分野的來歷,而惠棟便是吳派的領軍人物。雖然學界對整個吳派的研究略顯冷寂,但對于惠棟的研究則并不乏見,大多集中于惠棟的學術思想、治學方法、考據特點、易學成就等等的討論,而對于其在訓詁學方面的建樹則缺乏深入、系統、全面的探究。(1)

惠棟的《九經古義》純主漢學以說經,詳辨古字古音古訓以釋經義,對惠棟漢學思想的形成,功不可沒,為惠棟研治群經的代表性成果。目前,學術界關于《九經古義》的研討主要還是集中在經學層面,而對其訓詁學成就則語焉不詳,至于其在訓釋層面所顯示的惠氏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更是乏人問津。本文擬就惠棟《九經古義》的訓釋特點及存在的問題作一初步的梳理與討論。

一、《九經古義》的訓釋特點

惠棟以漢學為經學的正統,遂搜輯鉤稽漢儒經說,撰《九經古義》(2),以復興漢學?!毒沤浌帕x·述首》中惠棟闡述了惠氏世代治經的學術理念,并確立了漢學的治學宗旨:

漢人通經有家法,故有五經師。訓詁之學,皆師所口授,其后乃著竹帛,所以漢經師之說立于學官,與經并行。五經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經師不能辨,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是故古訓不可改也,經師不可廢也。[2]1

《漢書·藝文志》中所載,凡稱“故”“訓”“解”及“章句”的都指對某經文字的訓詁及詮釋,凡稱“傳”或“說”的則指發揮六經大義。惠氏以及吳派眾學者往往喜好尋章摘句,以文字音訓解其經義,搜集漢儒經說加以疏通?!毒沤浌帕x》的訓釋特點便完美體現了這種治學的旨趣。

(一)廣泛援引古訓以考其源

《九經古義》一書中,惠棟往往通過征引古訓來考證經文。惠棟認為“五經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經之義存乎訓”,因此“古訓不可改也,經師不可廢也”。他進一步指出要闡發經之古義,首先必須依據漢儒之說,由經史小學共證原典,以經解經,以求古義的確詁?;輻澮浴昂霉攀炔甭劽?,以“詳證博考”見長,在證經、考據古字古義時,往往廣征博引,幾乎條條采用漢時或漢前疏證,重視收集漢家各說,并援引例證申漢儒之說。清代學者任兆麟曾言:“吳中以經術教授世其家者,咸稱惠氏?;菔现畬W大都考據古注疏之說而疏通證明之,與六籍之載相切。傳至定宇先生,則尤多著纂,卓卓成一家言,為海內談經者所宗?!盵3]惠棟堅守實事求是、無征不信的原則,釋義釋經時做到言必有據。例如:

揖巫馬期而進之。

《仲尼弟子列傳》云:“巫馬施字子旗?!薄秴问洗呵铩芬嘣疲骸拔遵R旗?!苯瘛墩撜Z》作“期”。孔安國注云:“弟子名施。”案《說文》云:“施,旗貌。齊欒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惫湃嗣窒嗯洌省栋谆⑼ā吩疲骸奥劽粗渥?,聞字即知其名?!惫拧办浩臁弊譄o作“期”者,當從《史記》作“旗”。[2]174

此為《論語古義》中“揖巫馬期而進之”的詮解,篇幅不長,但廣泛征引《仲尼弟子列傳》《呂氏春秋》《論語》《說文》《白虎通》《史記》等相關文獻,為“揖巫馬期而進之”中“期”應作“旗”提供了實證材料。誠然,惠棟講經之古義大要,非堆砌材料泛泛而談,而是穿插注文加以疏通。此例中,不僅有孔安國注,還有惠棟自注。縱觀《論語古義》全卷征引的古代典籍可謂豐富,據當代學者統計,《論語古義》引證的基本文獻多達二十余部,以及名家論著二十七家。[4]又如:

患夷載路。

毛讀“患”為“串”,鄭如本字釋之?!墩x》云:“患夷者,患中國之夷。”棟案:董仲舒云:“書云止于一者謂之忠,持二忠者謂之患。”混夷之人荒忽無常,故謂之患夷?;家妮d路,鴟鸮革響矣。一說《說文》無“串”字,古“患”字作“”,“”乃古“貫”字?!稌x姜鼎》云:“令俾通?!睏钅现儆枮闅c“貫”同。棟案:《明堂位》云:“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编嵤显疲骸俺?、貫、封父皆國名?!薄柏灐敝c“昆”,同物同音,故《綿》詩謂之“混”,《皇矣》詩謂之“串”?!渡袝髠鳌吩啤拔耐跏苊哪攴ト?,六年伐崇”。鄭注云:“犬夷,混夷也?!薄痘室印贩コ缰姡瑫r混夷已平,故云“載路”。崇鼎、貫鼎皆伐二國時所得之寶,故與封父同稱,則“串夷”之為“貫”無疑矣。[2]67

此為《毛詩古義》中“患夷載路”的詮解?!对姟せ室印吩唬骸盎家妮d路?!被輻澆粌H引用董仲舒的注疏、鄭玄注、《正義》、《說文解字》、《尚書大傳》等文獻資料,還參考晉姜鼎上的語料,從金鼎彝器文字中尋覓證據予以詮解。此外,他還重視古籍中提到的文物資料。此條中,惠棟引證《禮記·明堂位》所載金石文獻材料,其中的“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與傳世文獻語料相結合,考證出上古患夷、混夷、貫夷、昆夷、犬夷、串夷等為同一國名或種族名,對《大雅·皇矣》中的“患夷載路”加以闡發,使疏證更為可信。

由此觀之,惠棟都是藉助漢儒經說、注經來發明經之古義。他廣泛引據歷代字書來訓釋經傳,不僅涉及經、史、子、集各部古籍,還重視金鼎彝器、碑傳石刻等金石文獻的語料,故多所發明,往往能溯其古而求其源。

(二)識字審音以通經傳文意

惠棟治經,必“識字審音”。吳派的漢學研究一般都可上溯到清初顧炎武,繼承顧炎武等學者專研古經漢疏的學風。顧炎武曾提出“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主張。惠棟緊追其后,認為治經疏義需從古文字形體及聲韻入手,強調字形、字音的重要性,由此推明義理,“乃知其義”。學者錢大昕曾指出:“六經皆載于文字者也,非聲音則經之文不正,非訓詁則經之義不明?!盵5]366惠棟《九經古義》訓釋幾乎條條引《說文》,特別是在訓釋字形和字義時大量引用《說文》《爾雅》等文獻數據作為參考,還征引其他文字類字書,如《倉頡篇》《三倉》等;同時也非常重視古音,《九經古義》中利用諧聲識義的例證處處皆是,實屬常見典型。例如:

鳥獸孶尾。

《史記》作“字微”?!白帧迸c“孳”通,“微”與“尾”通?!墩f文》曰:“字者,言孶乳而侵多?!薄稇饑摺酚形采?,高誘以為魯人,即《論語》之微生高也?!肚f子》或作尾,或作微。《說文》曰:“尾,微也?!薄逗购啞吩疲骸肮盼摹渡袝贰肿鳌畬U?!笔擎転楣盼摹白帧币?。《釋文》云:“孶音字?!卑福骸白帧北居小版堋币簟!妒抗诙Y》:“字辭云:昭告爾字。”讀為“滋”,與宜、之恊?!夺屆吩唬骸拔?,微也。承脊之末稍微殺也。”《古今人表》有生高、生晦,師古曰:“即微生高、微生畞也?!盵2]26

此為《尚書古義》中“鳥獸孶尾”的詮解?;輻澘坚尅皩U尾”,不僅征引《史記》《說文》《戰國策》《論語》《莊子》《漢簡》等文獻,還結合文字的形體分析,善于揭示古今異文字的構字狀況及其文字之間的音韻關系,從而考辨古今異文字之間的音義情況。惠棟指出“字者,言孶乳而侵多”、“尾,微也。承脊之末稍微殺也”,不單單從形體識字,還利用諧聲識義,最終解釋今之“孶”字,在古文當作“字”字,而今之“尾”字,在古文當作“微”字。

這里的“讀為”是聲訓術語,不僅說明兩字讀音相同,還互為通假關系。如《尚書古義》中“共工方鳩僝功”條,惠棟案“‘方命之字,仍作‘方,讀為‘放”,“方”與“放”讀音相同,且為通假關系。

《九經古義》一書中,惠棟還使用“讀若”“讀如”“同物同音”“同音”等術語,用法皆與“讀為”相同。如《尚書古義》中“圛讀若驛”,“圛”與“驛”讀音相同,“驛”為本字,“圛”為假借字;《儀禮古義》中“‘離讀如‘儷偶之‘儷”,“離”與“儷”讀音相同,“儷”為本字,“離”為假借字;《公羊古義》中“峻即筍也,同物同音”,“峻”與“筍”讀音相同,筍”為本字,“峻”為假借字;《谷梁古義》中“‘冉與‘南同音,故亦作‘南”,“冉”與“南”讀音相同,“南”為本字,“冉”為假借字。這些都是通過讀音相同來探尋字的本字或古字,利用聲訓探尋不同字形的音義關系,從而探明經文的本義或古義。

(三)注重典章禮制以辨明經義

惠棟《九經古義》在訓釋過程中,往往還關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間的聯系,著力于古代天文、歷法、音律、史地知識的鉤沉,尤其重視典章禮制,由禮制辨明經義的褒貶。他善于將多學科知識納入解經實踐中,通過考察典章禮制與文字考證相結合,以推求經義。戴震《題惠定宇校經圖》曾言:“賢人圣人之理義非它,存乎典章制度者是也?!蓖瑫r評述了惠棟的治學方法:“松崖先生之為經也,欲學者事于漢經師之故訓,以博稽三古之典章制度,由是推求義理,確有依據?!盵6]例如:

惠公者何?隱之考也。

注云:“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疏》云:“舊說云禰字示旁爾,言雖可入廟,是神示,猶自最近于已,故曰禰?!保┕凹冏ⅰ稜栄拧吩疲骸啊抖Y記》曰‘生曰父母,死曰考妣。(《說文》云:“妣,歿母也。”)今世學者從之?!卑福骸渡袝吩弧按髠士夹摹薄笆仑士钾书L”“聰聽祖考之彛訓”“如喪考妣”。《公羊傳》曰:“惠公者何?隠公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薄秱}頡篇》曰:“考妣延年。”明此死生之異稱矣。(顧寧人云:“古人曰父曰考,一也。自《檀弓》定為‘生曰父,死曰考之稱,而為人子者當有所諱矣?!保2]141

此為《公羊古義》中“考”的詮解。在此條中,惠棟對親屬詞語“父母”生死異稱現象進行了考辨,個中涉及古代禮儀制度、祭祀制度和宗法制度。他廣泛征引《爾雅》《禮記》《說文》《尚書》《倉頡篇》《檀弓》等相關文獻,由古代禮制入手,考釋“禰”“妣”“考”等字的確切含義,以申明“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結論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又如:

兄弟畢袗玄。

注云:“袗,同也。玄者,玄衣玄裳也。古文‘袗為‘均?!睏澃福盒愋礉h之袀袨。司馬彪《輿服志》云:“郊祀之服皆以袀玄?!薄痘茨献印吩疲骸笆P傂灐!备哒T曰:“袀,純服。袨墨齋衣也。”篆書“袗”與“袀”相似,古文作“均”,故《左氏·僖五年傳》云“均服振振”。祭服上下皆玄,故謂之袀玄;戎事上下同服,故謂之均服。(服虔注《左傳》,以均服為黑服。《月令》曰:“椉玄路?!编嵶⒃疲骸敖瘛对铝睢吩弧畻驾F路,似當為‘袗字之誤?!笔青嵰庖嘁浴靶悺睘椤靶?。)[2]103

此為《儀禮古義》中“兄弟畢袗玄”的詮解。《禮儀·士冠禮》曰:“兄弟畢袗玄?!编嵭ⅲ骸靶?,同也。玄者,玄衣玄裳也。古文‘袗為‘均?!被輻澮詾槎Y制不可廢,“袗玄”當作“漢之袀袨”,與祭祀之禮相關。他依據司馬彪《輿服志》中“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以高誘注《淮南子》“袀,純服。袨墨齋衣也”加以佐證,而篆書中“袗”與“袀”又相似,且古文作“均”,故綜合考論為“祭服上下皆玄,故謂之袀玄;戎事上下同服,故謂之均服”?!对铝睢分小皸夹贰敝靶保瑢崬椤靶悺?,鄭玄注有誤。惠棟尊崇漢學,有濃厚的復古思想,精研禮制,主張尊禮和守禮。

(四)校改原文以追求古義

惠棟主張以漢時文獻為佐證材料,從文字、音韻、??钡确矫嫒胧?,疏通和研究經書,完全是因為他認定“宋儒經學,不惟不及漢,且不及唐,以其臆說居多而不好古也”[7]。他在《上制軍尹元長先生書》中曾自述:“棟四世咸通漢學,以漢猶近古,去圣未遠故也?!对姟贰抖Y》、毛、鄭,《公羊》何休,傳注具存,《尚書》《左傳》偽孔氏全采馬、王,杜元凱根本賈、服,唯《周易》一經,漢學全非?!盵8]而惠棟“以漢猶近古,去圣未遠故也”,斷定“若經學,則斷推兩漢”,推崇兩漢之經學。書中校改的地方多是改俗字從古字或改經文從古文,有些經書中還存在衍文、脫文的情況,惠棟也一一指出,并說明緣由。例如:

《豫·彖》曰:“四時不忒?!?/p>

京房“忒”作“”。《尚書·洪范》曰“衍忒”,《史記》引作“”?!豆茏印吩弧叭缢臅r之不,如星辰之不變”,皆古“忒”字?!对铝睢吩啤盁o或差貸”,“貸”即“忒”也。《呂覽》正作“忒”?!百J”當為“”字之誤。[2]5

此為《周易古義》中“四時不忒”的詮解。京房認為“忒”應作“”,《史記》將《尚書》中的“忒”引作“”,《管子》中的“”皆古“忒”字,而《月令》“無或差貸”,“貸”即“忒”也,《呂覽》中正作“忒”,“貸”應為“”之誤。此例中,惠棟依據《尚書》《史記》《管子》《呂覽》中的例證,確信“忒”即“”字,“忒”為古字,并推定《月令》中“貸”為“”誤。此為校改文字的錯訛。又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唐石經》及《釋文》皆云:“我三人行,必得我師焉。”何晏注云:“言我三人行,本無賢愚?!币雷斢小拔摇弊?。江熙注《谷梁》亦云:“我三人行,必有我師?!鳖櫻孜洹督鹗淖钟洝份d:“《唐石經》云‘三人行,三上多一‘我字,‘必有我師焉,‘有誤為‘得,蓋習于俗而忽不考耳。”[2]173

此為《論語古義》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詮解?!墩撜Z·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唐石經、《釋文》、何晏注及江熙注皆有“我”,惠棟認為依注當有“我”字,只是傳抄有誤,后來習慣使然,久而久之“我”字就被忽略了。此處原本脫“我”字,惠棟校改為“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為校改脫文。再如:

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慍,慍斯戚,戚斯嘆,嘆斯辟,辟斯踴。

《七經小傳》云:“案人舞宜樂,不宜更慍,又不當漸至辟踴,此中間有遺文矣。蓋本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蹈矣。人悲則斯慍,慍斯戚,戚斯嘆,嘆斯辟,辟斯踴矣。自喜而下五變而至蹈,自悲而下亦五變而至踴,所謂孺子慕者也?!睏澲^:劉氏之說是也,而以為中間有遺文者非,蓋衍文也。案:古本《禮記》無“舞斯慍”及注“慍猶怒也”七字。故陸氏《釋文》云:“此喜怒哀樂相對。本或于此句上有‘舞斯慍一句,并注皆衍文?!薄跋矂t陶”以下敘樂之節也,“慍斯戚”以下敘哀之節也,文自相配,不須增入“人悲則斯慍”五字。古文文簡而意備,非若后世之繁重也?!夺屛摹肪咴冢尾灰匀≌?,而為是臆說邪?(何嗣曰“樂終則慍起”,則其悮已始于六朝,陸氏所據當是晉、宋古本。)[2]120

此為《禮記古義》中“人喜則斯陶”的詮解?!抖Y記·檀弓》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慍,慍斯戚,戚斯嘆,嘆斯辟,辟斯踴?!薄镀呓浶鳌分姓J為此句有遺文脫漏,應該在“舞斯慍”后加上“人悲則斯慍”。惠棟同意這一論斷,但提出不同的見解,“以為中間有遺文者非,蓋衍文也”。他考證古本《禮記》中沒有“舞斯慍”及注“慍猶怒也”這七個字,顧炎武《經典釋文》中也主張“本或于此句上有‘舞斯慍一句,并注皆衍文”,由此他得出結論:“文自相配,不須增入‘人悲則斯慍五字。”同時推導出古文文簡而意備,不能繁重。此為校改衍文。

在惠棟看來,關于經籍的疏解、注釋,自魏晉以后學者們大多不識古字古音,經常使經傳篇章紊亂,往往牽強附會,不考古言古字的本義,而是多將古字改為俗字,隨意篡改經籍,從而失去了先儒的真義?!毒沤浌帕x》一書中,惠棟堅持以漢儒之說校改經文、傳文,試圖消除一直以來附加在古書上的誤解和歪曲,恢復經書的原貌。

二、《九經古義》訓釋存在的問題

惠棟的《九經古義》一書純主漢學以說經,詳辨九經中“得以考見于今”的古字、古音、古訓來發明經義。其廣泛援引古訓,藉助漢儒經說、經注闡發經之古義,溯其古而考其源,而探尋的途徑也是遵循漢儒治經從文字、聲音入手,重小學與典章禮制,進而通經傳文意和辨明經義。為追求古義,惠棟還對經文進行了校改。這種專宗漢儒古義,以小學注經、以經解小學的治學方法和風格,為吳派后學所宗。

惠棟于諸經“能一一原本漢儒,推闡考證”[9],在訓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存在闕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凡古必真,有時難免疏于考辨

惠棟尊信漢學師法家法,但有時過分強調“凡古必真”、“凡漢皆好”。在《論語古義》中他明確主張:“夫子言‘述而不作,信哉。”他信奉孔子的“述而不作”,認為治經只需收集古人的記載,無須述說自己的見解,方可保存古意,避免臆斷。這樣的做法過于尊古,難免會有矯枉過正之嫌,注經時會產生誤讀和曲解?!端膸烊珪偰俊吩u論吳派治學“其長在博,其短亦在于嗜博;其長在古,其短亦在于泥古也”,揭示了其“株守漢學、嗜博泥古”[9]的弊端。清代學者王引之《與焦里堂先生書》指出:“惠定宇先生考古雖勤,而識不高,心不細,見異于今者則從之,大都不論是非。”[10]例如:

《豐·彖》曰:日中則。

(《釋文》從此。今本作“昃。)喜本作“稷”。棟案:《尚書中候握河紀》云:“昒明禮備,至于日稷。”鄭康成注云:“稷讀曰側?!保ā洱R地記》云:“齊城西門側,系水出,故曰稷門?!惫艂取⒁粝嘟豆攘捍呵铩そ洝吩疲骸拔煳缛障吗??!薄豆颉贰蹲髠鳌方宰鳌瓣尽薄7秾幵唬骸梆?,昃也。下昃謂晡時?!薄鹅`臺碑》云:“日稷不夏今?!薄渡袝贰梆ⅰ弊鳌啊?,“夏”作“暇”,是“稷”與“昃”通。依《說文》,當作“ ”。[2]13

孟喜本與《尚書中候握河紀》“”作“稷”,鄭玄注“稷”為“側”,伏琛《齊地記》中“古側、稷音相近”,《谷梁春秋》《靈臺碑》也作“稷”,《公羊傳》《左傳》皆作“昃”,而《尚書》中“稷”作“”。惠棟羅列這些語料,沒有加以分析,直接依據《說文》, 當作“”??梢?,惠棟只是盲目地列舉漢時或漢前的語料,當參考數據不足時,直接采取較古的說法作為論斷,不進一步加以考證,也不吸收漢儒以后的看法,沒有提供實質性的證據,難免缺乏說服力。

(二)征引賅廣,往往導致博而不精

廣征博引是惠棟治學的特點之一,與惠棟博聞強識、遍讀經史百家之書不無關系,但大量引用文獻,難免有所缺失。惠棟好博嗜奇,不能割愛,有博而不精的缺陷。清代學者章太炎指出惠棟治學“好博而尊聞”,然而“撰始精眇,不惑于秘聞,然亦泛濫百家”。[11]《九經古義》中有很多例證不夠嚴謹,有些只引前人舊說但不注出處,或者征引的古注只有斷章短句。例如:

《采蘋》云:“干以湘之,維锜及釡。”

《傳》云:“湘,亨也。”《正義》云:“《爾雅》無文,《傳》以當時驗之?!卑福骸稘h書·郊祀志》云:“皆嘗鬺亨上帝鬼神?!毙☆佋疲骸棒l亨,煮而祀也?!俄n詩》:《采蘋》曰:‘干以鬺之,唯锜及釡?!薄跋妗庇枴昂唷睙o考,當從《韓詩》作“鬺”?!稄V雅》云:“鬺,飪也,音傷?!盵2]50

此為《毛詩古義》中“采蘋”的詮解?!对姟ふ倌稀げ商O》云:“干以湘之,維锜及釡。”《毛傳》云:“湘,亨也?!被輻澮罁稘h書》《韓詩》,認為“‘湘訓‘亨無考”,《廣雅》中提出“鬺,飪也,音傷”,他認為應該作“鬺”,從而質疑《毛傳》。而陳奐的《詩毛氏傳疏》舉證更加豐富,進一步考證,從小學角度明確指出:“湘讀為鬺,假借字也。”[1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湘,假借為鬺字?!盵13]而惠棟僅由《韓詩》作“鬺”,就推斷“湘”作“鬺”,難免有些輕率。《四庫全書總目》批評為:“棟作是書,皆搜采舊文,互相參證,其中愛博嗜奇,不能割愛者……皆不免曲徇古人,失之拘執……亦皆牽引旁文,無關訓詁,未免為例不純?!盵9]

(三)疏于古音,有時也會望文生訓

惠棟雖然重視古音,但其古音學造詣欠佳,“識字審音”的手法并不高明,因此,在治經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正如當代學者所言:“惠棟大倡從古字,重古音,但惠氏本人對音韻訓詁并無深入專門的研究……因此惠氏在古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中多采用以形求義的傳統訓詁方法治學,有時貌似因音求義,但實際上是拘形索義或望文生訓。”[14]例如:

《既夕》云:“設披?!?/p>

注云:“披輅柳棺上,貫結于戴,人居旁牽之以備傾,今文‘披皆為‘藩?!卑福骸芭睆氖?,皮聲。古音皮,與“蕃”同?!稗庇帧胺蓖ǎ式裎摹芭弊鳌胺?,聲之誤也。辨見《詩考》。[2]115

上述詮解中,鄭玄注云“今文‘披皆為‘藩”,而“披,從手,皮聲”。由此,惠棟以古音“皮”為媒介,對“披”和“藩”進行互證。古音“皮”與“蕃”同,又“蕃”與“藩”通,則推斷出“披”可作“藩”。但他并沒有提出可信的文獻資料加以佐證,僅僅依據“披”“皮”“蕃”“藩”的同音關系,就推斷出“披”與“藩”同,還強調“聲之誤也”,這樣的訓釋難免有望文生訓之嫌,無法令人信服。

《九經古義》一書中,存在不少這樣的例子,惠棟停留在同音材料的互證上,沒有對各自的音韻地位加以分析描寫,這樣的因聲求義風險極大,殊不可靠。惠棟也常常只關注古注讀破假借的材料,卻不能正確地言明古今異文中的聲義關系,往往誤以訛字為古字。當代學者曾評價其“通古字而昧古音,往往拘泥于字形,不明通假”。[15]

《九經古義》一書在訓釋上雖然有所闕失,但“大抵原原本本,精核者多,較王應麟《詩考》、鄭玄《周易注》諸書,有其過之無不及也”[9],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影響深遠。惠棟于清代學術而言,其學上承惠周惕、惠士奇,下啟江聲、余蕭客等,有承上啟下、篳路藍縷之功。乾嘉大儒錢大昕論及惠棟時曾有以下表述:“予嘗論宋、元以來,說經之書盈屋充棟,高者蔑棄古訓,自夸心得,下者剿襲人言,以為己有,儒林之名,徒為空疏藏拙之地。獨惠氏世守古學,而先生所得尤深,擬諸漢儒,當在何邵公、服子慎之間,馬融、趙岐輩不能及也?!盵5]705評價不可謂不高。

注釋:

(1)有關惠棟的研究,成果不勝枚舉,因篇幅所限,本文不詳細展開。惠棟研究概況可參見錢慧真《惠棟訓詁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2)《九經古義》之版本,除手稿本之外(上海圖書館藏),較早刊刻者有乾隆間李文藻刊潮陽縣署本,其后歷城周永年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據李文藻竹西書屋刻板重印,是為《貸園叢書初集》本。此后《四庫全書》本及其他刊刻本皆以李文藻刊本為底本,此書翻刻頗多,流傳較廣?!端膸烊珪繁?、省吾堂本、《皇清經解》本、《槐廬叢書》本等皆經學者校正,??闭囄从卸ㄕ?。筆者愚見,當以《貸園叢書初集》本為佳,其他可作為參本。而《貸園叢書初集》本后由《叢書集成初編》(1937年)重印出版,最為通行。本研究以《叢書集成初編》本為底本,參?!端膸烊珪繁镜戎T本,制作成橫排本電子文本,并全部配之以西式標點,形成惠棟《九經古義》點校本。

參考文獻:

[1]章太炎,劉師培,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3.

[2]惠棟.九經古義[M]//叢書集成初編(第254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3]任兆麟.有竹居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8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52.

[4]柳宏,馮曉斌.論吳派《論語》詮釋特點[J].江蘇社會科學,2018,(4):202-210.

[5]錢大昕.潛研堂文集[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366.

[6]戴震. 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M]//戴震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7]惠棟.九曜齋筆記[M]//叢書集成續編(第92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515.

[8]惠棟.松崖文鈔[M]//叢書集成續編(第129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577.

[9]永镕.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277.

[10]王引之.王文簡公文集[M].高郵王氏遺書刊本,民國14年(1925).

[11]章太炎.馗書·清儒[M].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300.

[12]陳奐.詩毛氏傳疏[M].北京:中國書店,1984:80.

[13]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17.

[14]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55.

[15]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4:935.

(責任編輯 黃勝江)

猜你喜歡
存在問題
普惠金融扶貧發展對策研究
國有企業人才招聘模式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地勘單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探討
供電企業物資倉儲配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抓住機遇 全面加快瀾滄縣烤煙產業發展
機械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42:06
余額寶的理財方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久久综合干|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国产人人干|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亚洲第一色网站|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91偷拍一区|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97|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99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人人干|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91福利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久久久黄色片|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9精品视频在线|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精品高清|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青青操国产视频| 91成人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色综合狠狠操|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1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亚洲无线观看|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成年A级毛片|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 日韩美毛片| 波多野一区|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国产成人一二三|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亚洲αv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免费啪啪网址|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