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弦
摘 ? 要: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資源,以“簡短、方便、直觀、高效”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并用于教學實踐。通過對滁州市部分高中學校英語微課教學現狀的調查,發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并不樂觀,提出改變現狀的若干對策,以推動微課教學資源更好地服務高中英語教學工作。
關鍵詞: 高中英語 ? 微課 ? 現狀 ? 對策
近年來,為打破傳統教學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學生在課后內化知識的教學模式,強化教學效果,基于翻轉課堂的微課制作正不斷研究和推廣[1](102)[2](143-144),目前已經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具有簡短、方便、直觀、高效等特征[3](61-65),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與形式,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對于現代教學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輔助工具,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相對于高中階段其他學科,英語教學都是我國中小城市教育的軟肋。英語是學生后天習得的外來語言學科,需要學生記憶更多的知識點,并能夠正確使用它們。如果高中英語還按照傳統的單一知識傳授,必將讓學生感到無趣和乏味,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如果在教育信息化的驅動下,在傳統教學中引入微課手段輔以教學,將碎片化的知識整理后做成生動直觀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自行學習,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和發揮空間,教師多數時間只是在一旁監督或輔導,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糟糕的是,雖然近年來關于微課在高中英語中的應用研究報道頻頻出現[4](44-45)[5](43-45)[6](106),但是多數高中學校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并不樂觀。為了更好地推動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將通過發放問卷、電話和現場采訪等方式,對目前滁州市教育資源條件比較好的部分省屬示范高中英語課堂微課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深入分析現狀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高中英語微課的使用現狀調查
筆者通過發放問卷、電話和現場采訪等方式,對滁州市7所省屬示范中學英語微課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時間為2019年11月份,調查內容包括該學校教師對微課的了解程度、微課在教學中的使用頻率及微課的受眾歡迎情況等,調查對象為英語教師(17人)和學生(144人),調查結果全部收回。調查發現,在全國微課教學廣泛宣傳的8年時間里,目前還有約80%的師生并不知道微課是什么,7所中學經常使用微課教學的答案為零,對于曾使用過微課進行教學的老師和學習的學生,有93%的師生表示喜歡微課教學,在不喜歡微課教學的7%的人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老師。調查結果令筆者大吃一驚,由此看來,高中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推廣情況和應用情況均不是很好,還有很多問題亟待教育工作者發現和解決。
二、微課不被廣泛推廣和使用的原因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及通過電話和現場采訪其他教師的方式,對于高中英語微課推廣和使用不充分的原因進行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學校沒有廣泛宣傳,教師了解微課的渠道受限。
調查發現,多數受訪教師對微課了解甚微,有的甚至不知道微課是什么,其中除了教師沒有主動認識微課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所在學校沒有以微課為專題召集教師開過會議,沒有為了推廣普及微課教學而組織過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了解微課的渠道受限。說明一些學校領導在這方面的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宣傳工作不到位。
(二)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
調查發現,所有受訪教師中,沒有一位教師愿意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嘗試合理使用微課資源,他們依然熱衷于、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原因是:一是他們已具有多年從事英語教學的經歷,教學資源是現成的,教學程序已然熟悉。二是高中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和批改作業的工作量太大,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微課、設計和制作微課。三是學校對老師的課堂教學考核依然采用傳統的評價方法,老師還是習慣按照傳統的評價方式備課、授課,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
(三)微課制作涉及的內容多、難度大。
調查發現,受訪教師中,部分教師參與過微課制作,目的是用于教學比賽。據了解,他們在微課制作過程中,包括選題、設計腳本、錄制前的準備、制作及后期處理等環節,既有對老師知識內容設計上的要求,又有對圖片處理、視頻錄制、視頻編輯和美化方面的要求,讓他們感到十分吃力。主要原因是他們很少或從未參加過微課制作的專題培訓,所有環節全靠自己摸索嘗試,耗時耗力,效率低下,微課質量不高,打消了繼續從事微課設計和制作的念頭,甚至連想的勇氣都沒有。
(四)微課的使用平臺資源不足。
微課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微課的使用是在特定條件下完成的,這也是調查中很多教師認為微課不可能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原因。微課是視頻資源,需要借助相關平臺觀看,雖然現有學校多媒體教室均已大規模配置,能滿足學生課堂上觀看視頻的需求,然而,這并不符合微課教學的初衷。因為微課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上的集中學習依然屬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仍然是被動的,把微課用于教學的真正目的被曲解了。真正能夠讓學生用于觀看視頻的、自由支配的媒體工具,如手機、電腦、電視等卻被教師和家長限制了,微課資源若想在教學中有效推廣,談何容易。
三、對策
(一)學校領導層思想重視,廣泛宣傳。
馬克思主義哲學上有句話:思想決定行為,說的就是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只有有了想法之后,才能會為這個想法付諸行動,如果對這個想法非常重視,為之付諸的行動就越努力。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學校領導是學校的管理者,是重要思想的傳播者,是教學質量的監督者,是所有教師的表率和示范,在整個學校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學校領導應該首先了解微課,接受微課,重視微課,將微課的教學優勢在全校師生中廣泛宣傳,鼓勵并要求老師嘗試使用微課教學,培養教師參與微課研究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對澳門新一屆政府和社會各界提出的其中一個要求是“守正創新”,的確,社會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就需要創新和改變。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能停滯不前,需要不斷更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優化教育。教師要能清醒地認識到,傳統教學觀念固然有價值,并且在一段時間內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已不能完全滿足新的教學需要。換句話說,教師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強行施教,教學效果肯定不會理想。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并添加微課這一新的教學資源,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三)加大專項經費投入,為微課構建創造良好條件。
巧婦雖巧,也會有無米之炊的窘迫。微課資源的構建需要很大精力和財力,學校在教學經費開支的預算上應該為微課資源的構建留一席之位用于專項建設。這些經費可用于教師學習和培訓、微課平臺的構建、微課資源的購買及優秀教師的獎勵等方面。學校應為教師的培訓創造條件,采取請進來或走出去的培訓方式,定期培訓,定期考核,給予在微課構建和使用中表現優秀的老師適當物質獎勵,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學校應積極搭建信息化教學平臺,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購買優秀微課資源,為微課的使用創造良好條件。
(四)凝聚教師合力,開發專業、系統的微課資源。
微課的設計和制作過程涉及選題、編寫腳本、錄制前的準備、錄制及后期視頻編輯等工作,任務多、難度大,單憑極少數老師是很難完成的。學校若想將微課資源開發做大做強,需要借助教師團隊的力量,以教研組為單位形成合力,制作專業的、系統的、高質量的微課用于教學,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教研組應首先召開會議確定選題,然后將任務分配給各個年級,由各年級教師依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完成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最后匯總起來在校內建成共享教學資源庫。既解決了微課制作難度大的問題,又調動了廣大老師參與微課制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老師的個人優勢,設計內容更具特色、質量更高。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微課專題活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必擇鄉、游必就士”及孟母三遷的故事均說明了環境對人類的作用和影響力。同樣的,在教師參與微課制作和使用這件事情上,需要良好的校園氛圍的支持。比如,學校可以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邀請微課做得好的老師現身說法,分享心得;可定期舉辦校內微課制作比賽,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市級、省級或更高級別的比賽,分享好的微課資源;可在教研組內定期開展優質示范教學課;可設置若干校級課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該課題的研究,培養和鍛煉教師的課題研究能力,等等。總而言之,良好的校園氛圍對于教師參與微課制作的積極性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微課教學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是信息化教學的產物,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次嘗試。微課是真正將學習時間交給學生,積極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微課的普及還處于不成熟階段,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不斷提高微課制作水平,敢于嘗試和創新,真正將優秀的微課作品帶給學生。唯有如此,微課才能在日后教學中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微課的優勢才能得以發揮。
參考文獻:
[1]王爽.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
[2]張云霞.基于MOOC平臺的英語混合教學中的微課資源建設與翻轉課堂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2).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4]陳匯萍.試析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啟示[J].基礎教育研究,2016(05).
[5]鄭璐.從新視角看微課在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8(12).
[6]賀建國.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
基金項目:2019年滁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高考英語語法復習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CJG1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