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翩
摘 要: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需要數學老師綜合考量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趣味性、發散性、探究性以及不同學段的特點等多種因素,并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選定,這樣以后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傳入中國后,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正在開展,小學數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先進方法的運用尤為重要。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然而,小學數學老師們在教學中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內容呢?我在幾年的教學實踐與理論學習中,形成了以下觀點。
第一,內容的難易要適中。對于小學生學習興趣而言,數學內容的難度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老師們要秉持“因材施教”原則,選擇對自己學生難度適中的數學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有一定難度,這樣的話同學們有小組合作討論和研究的必要;內容也不能太難,需要保證同學們能夠通過討論探究得到正確答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難易程度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數學教師應該根據自己所教的年級和班上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把握,設計出適合本班學生開展的教學內容。
第二,內容要具有趣味性。陶行知曾說“我們教育兒童,第一步就要承認兒童是活的,要按照兒童的心理進行”,“普通兒童之特性,大多都富于好奇心。”小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如果數學教師能夠兼顧教學內容與孩子們的好奇心,那么,教學的過程將是高效而愉快的。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數學老師一方面可以選擇新穎、有規律的內容。
例如老師們在黑板上出示6+6=12,6+7=13,那么6+8+(),6+9+(),讓同學們在小組內算一算,找一找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同學們可能在發現遞增的規律時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另一方面,數學老師可以多選擇生活相關的內容進行數學教學,調動起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熱情。
第三,內容要具有發散性。數學的魅力在于解題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每個同學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特點,找到自己喜歡的解題方法。這就要求老師選擇的數學問題是一個解決方法不單一的發散性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小組合作充分展開,同學們圍繞發散性的問題,充分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的氛圍也會變得熱烈起來,有利于培養同學們認真傾聽的習慣和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再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這個內容就很具有發散性,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第四,內容要具備可探究性。數學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然而過程可以是多樣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選定合作學習內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讓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到正確的結果。重視起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培養同學們發現問題、展開思考、動手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拿好尺子,在教室里去測量桌子、椅子、文具盒等等,讓他們通過動手測量、深入思考,把握角的測量方法,形成動手探究問題的習慣。
第五,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要簡明。如果小組合作的問題不簡明,同學們可能會對題目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合作學習的時候就會進入誤區,難以達到老師預期的效果。因此,一些比較復雜,或者連貫性太強的內容不適合進行小組學習。老師需要選擇表達起來比較簡明的內容,讓同學們對自己小組合作要解決的問題一目了然,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題目,這樣就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小組合作解決數學問題上。
第六,要把握好不同學段的特點,選擇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將小學數學分成1-3年級和4-6年級兩個學段。這兩個學段的內容和目標是很不相同的。例如同樣的有關幾何圖形的內容,在1-3年級的學段,只是要求學生比較直觀地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與轉、對稱現象”,而在4-6年級的學段則需要學生能夠“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因此,哪怕學習的內容都是圖形有關的,在不同的學段,數學教師也需要把握區別,選擇適合不同學段的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需要數學老師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內容的難易程度、趣味性、發散性、探究性以及不同學段的特點等等。這要求小學數學老師要勤備課,備好課,精挑細選,預設明確目標,精心準備好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這樣同學們才能夠充分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同學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2]周洪宇 編.《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9.
[3]胡春艷.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
[4]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