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應順
摘 要:目前,小班額已經開始在我國各地的小學教育中得到推行,但小班額推行卻并未帶來教學工作上的根本性變化,對此,小學教育中探索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就成為其未來研究的重點。本文以小學語文為例分析了小班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其高效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的策略。
關鍵詞:小班額;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一、小班額教學的優勢
小班額教學與大班額教學相比,其最直接的差別就在于班級中的學生數量明顯減少,教師教學面向的對象數量減少,從而使教師可以更為全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因此,小班額在現代教學中的推廣優勢也十分明顯。
首先,小班額教學能夠促進教育公平。由于教育資源本身是相對有限的,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一種資源在面對大量學生時就難免會出現資源傾斜不平均的問題,如教師因精力有限而忽略一些學生,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心理落差。而小班額通過嚴格控制學生數量的方法,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其可以全面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的公平性,這無疑有助于促進我國實現教育公平。
其次,小班額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小班額教學中,教師無需再花費更多精力在課堂管理上,而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改良自身的教學方法上,這無疑能夠不斷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達到更好地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小班額教學更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小班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目前,國家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小班額教學,要求各地學校要盡可能控制小學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所以當前我國許多地方的小班額已經逐漸落實。然而,小班額的推行卻在短時間內并為體現出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以小學語文為例,各地的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不同程度問題,嚴重影響到教學水平的提升。例如各地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位置,過于強勢,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小班額教學中的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狀態中。再比如各地小學語文教學并未對小班額帶來的變化進行深入研究,并未對小班額下的教學方式方法調整進行探索,從而使課堂教學與以往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仍存在一些學生缺少教師關注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小班額教學優勢的發揮。針對這些問題,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探索高校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就成為小學語文領域需要關注的方向。
三、小班額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策略
(一)利用分層教學法貫徹因材施教理念
小班額的目的就在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學中享受到同等的教學資源,同時保證教師可以更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這種班級構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因材施教理念的運用和實現。對此,在小學語文高校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因材施教為指導,結合分層教學法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首先,班級上學生數量的減少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更為科學準確的分層,將學生依據學習能力、發展程度等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以便在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引導和輔導。其次,小班額模式下教師可以更全面的對自己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這有助于教師詳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情況,進而展開針對性教學。可以說,小班額小學語文高校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因材施教理念的滲透是十分關鍵的。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一步強化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無疑是小班額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而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進一步在小班額的基礎上推動教育公平,無疑也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這一方面,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都可以成為教師構建高效教學模式的重要技術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設計各種學習課件,推進翻轉課堂教學的開展,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實施互動教學,發揮小班額優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索性學習、討論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的占比,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更多實現能力拓展的機會。另一方面,教師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的互動方式,增強對學生的引導途徑,進而使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徹底轉變傳統教學中單向灌輸、枯燥乏味的面貌。
(三)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其學習效率的關鍵,而小班額班級教學則更有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此,教師應該注重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并強化其學習實踐。例如在《烏鴉喝水》的閱讀教學中,由于翻轉課堂措施已經做好了教學鋪墊,課堂上教師就完全可以將更多的學習任務交由學生獨立或合作解決,而小班額下學生數量較少,教師則可以將自己的教學轉變成課堂上的指導,從而使學生通過獨立實踐深化語文閱讀技巧與能力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生仁.小班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39.
[2]陳海茹,劉永平.信息技術對小班額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