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數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緊跟改革的步伐,以改革的綱要為指導,在教育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提升學生的互動意識。在新教學模式的發展階段,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轉變以往的互動模式,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還有在互動的形式上面,使學生在精神、情感、語言的交流共同之中,實現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教師要為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自主發展空間,在教學中盡可能的搭建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能夠獲取知識與啟發思維,以及培養學生的情感人格。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應用
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學生的需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弊端是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與發展,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恰當的采用互動教學法,切實貫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確立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更好的課堂體驗。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時,沒有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將互動教學沒有深刻理解到位,如現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在小學數學課堂可以經常看到,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通過對現階段的教學的分析研究,主要還是教師沒有深刻理解互動教學的含義,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導致交流不夠,只是存在于形式上的互動教學。例如,在學習中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的形式做一道開放性習題,各個小組的同學利用教師所分發的紙片,根據自己的想象拼湊圖形,基本上很難看到他們之間會有交流,都是各做各的。主要的原因,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教師的要求執行比較堅決,在沒有老師合理引導的情況下,自我管理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意識不夠。部分教師也依然被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所限制,認為不需要互動交流也可以有效學習到數學知識,但是并沒有理解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還有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往往會事倍功半。
(二)教師沒有科學合理進行引導學生交流
有的教師在進行互動教學法的教學中,對于互動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不足,沒有將本節課所要進行的知識內容時間科學合理的安排,造成時間的浪費,從而降低了教學效率。比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設計圖案》時,雖然教師鼓勵了學生動手操作,還有小組之間的交流互動,但是整個過程花費的時間比較長,最后只留給讓老師總結評價學習內容的時間比較少,甚至到沒有。互動教學不僅是要求學生之間能夠溝通交流學習,還有師生之間也需要有交流互動,如果沒有教師的合理引導,這個互動交流的學習過程基本就是優等生表現的舞臺,使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成為一個看客,無法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教師在開展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所有學生的參與。
(三)教師開展互動教學的時機不對
部分教師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覺得無所謂時機,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應用互動教學,隨時可行,就導致了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不能合理根據課堂具體情況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不是讓整個課堂都要在互動交流中進行,還有留給學生自己的思考空間,通過互動交流的學習,總結出自己的這個互動交流過程所體會到的東西,并且能夠及時進行實踐,鞏固在學生意識中的地位。
二、如何合理應用互動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
(一)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課堂
在現如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也應該跟隨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中合理科學的應用信息技術,協助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有著非常大的好奇心,對新事物的探索欲望,教師可以根據這個情況,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構建一個較為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師教學“圓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自己事先準備的教學素材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教師給同學播放一個小動畫短片,是熊大熊二坐在一輛小車上面,但是車的轱轆使方形的,教師可以結合這個畫面,提問學生:從熊大和熊二的表情上看出來他們坐的車舒服嗎?學生回答“不舒服”之后,教師緊跟著提問為什么不舒服,小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熊大熊二的車轱轆是正方形,通常車的轱轆都是圓形。”教師接著引入課堂的教學知識,這樣不僅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了互動,還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合理運用趣味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基本都會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引入趣味故事,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例如,教師在教授“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將數學知識與趣味故事進行結合。如孫悟空一行四人,有一天孫悟空去找吃的,找了一個西瓜,需要平均分給師徒四人,然后對學生提問,這樣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三)翻轉師生之間的角色,確保教學的質量
翻轉課堂就是基于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角色對調,所以翻轉課堂的基礎條件就是師生需要進行角色的轉換。教師要從之前課堂的主導者身份轉變成引導者,學生變為主體。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的課前預習,安排學生上講臺為大家講圓是什么,然后其他學生相互補充,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為學生梳理知識點,這樣的互動教學有效促進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需要明確教學互動的價值,清晰認識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地位。在開展互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合理運用現在發展迅速的信息技術,構建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還可以巧妙運用趣味的故事,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很多有效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實踐,總結經驗來改善傳統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小學生的學習創設出良好的環境,促使學生綜合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淑華.互動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9):36.
[2]張維全.互動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
[3]段紹平.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