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 要: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語文常規培養是學生養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開端,由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從課堂教學入手,培養學生坐端正、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正確寫字等良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常規培養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之中,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習慣的培養,在教學之中認為只要一味強調知識就行,忽視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另外,有許多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常規培養過程當中過分注重規則的強制性,強制要求學生必須依照規則行事,這樣的規則教學無疑使得學生失去興趣,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在規則培養當中產生厭煩情緒,阻礙規則的開展。由此,小學語文低年段教師在課堂中強調常規培養時,要基于低年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成長,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當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教學前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首先到達教室引領學生做好課前預備活動。由于一年級的小朋友喜歡趣味性的東西,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預備操的方式引領學生坐端正,為學習做準備。首先,教師可以引入小手操、后背挺直操、屁股坐得穩操、小腳不亂踢操、眼睛盯得緊操、精神飽滿操,以不同的方式讓幼兒能夠投入到課堂之中。另外,在上課之前教師也應該引領小學生把書本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以此,做好小學語文上課準備。這樣能夠讓學生從外活動當中收心,讓學生真正地融入于課堂之中,進而為學生的學習打基礎。最后,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引入學生學習過的簡短的詩句,讓學生通過朗誦詩句來獲得精神飽滿,提高專注度,以此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中培養認真聽講習慣
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想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教師一定要做好課堂引領以及評價工作。首先,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導向的作用。當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走神,或者是坐姿不正確的情況,這時教師要做好評價,以此能夠讓學生回到課堂當中。另外,教師在展開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開設趣味性的情境活動以及探究性活動,這樣更能夠引領學生走入課堂當中,以此讓學生的專注度能夠集中在語文課堂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講時間,進而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講習慣。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部編版一年級教材當中的“天地人”這一課時,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走入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呈現天地人或是動畫的視頻引入這些生字,以此將學生緊緊的抓在課堂之中,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這樣的教學更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聽講習慣得到培養。
三、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發言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課堂之中,教師要注重引領學生積極發言,踴躍參與課堂之中,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學習。首先,教師要營造和諧、自主的語言情境,從而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言,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要及時的鼓勵,這樣能夠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今天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正所謂語言與思維息息相關,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言習慣,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所以最后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會學生學會發言,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態度和看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語文。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內容“烏鴉喝水”時,教師就可創設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發言,“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烏鴉,你會通過什么方式來喝到瓶中的水”,以此實現教學過程的活躍性,喚起學生表達的欲望。隨后,教師在步步引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從而讓學生在發言的過程當中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
四、寫字教學是培養學生寫字習慣
學生書寫規范性是一種良好的品質,能夠使學生的思想得到糾正。但是目前許多小學生思想上仍存在誤區,認為只要會做題就行,不需要去學習書寫的技巧,但是最終成績十分不理想,出乎他們的意料。所以,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書寫規范性意識,推動個性化課堂的開展。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會做題,不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分數。其次,要讓馬虎的同學對自己做錯的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些語文小測試,來發現學生書寫的差異性以及書寫過程當中的書寫隨意性,以及其他的不規范性書寫,并且基于學生的現狀,叮囑學生自主思考,總結書寫規范性的重要性,促使他們的意識增強。教師既是課堂的執行者,也是引領者,要想培養學生書寫規范性技巧,教師必須要言傳身教做好第一道關卡的工作,讓學生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之中學會認真審題、認真解題、認真書寫。其次,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講一些精彩的故事,再運用精巧的語言與學生一起分享,讓學生在分享當中聯想到自己的考試經歷,以及自己的書寫缺陷,從而讓學生有策略地去面對自己的過失,進而規規矩矩地去完成考試的內容,讓學生養成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其三,教師要做好正面引導學生的訓練。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希望被人肯定和鼓勵,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熱情,不輕易批評馬虎的學生。
五、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以良好的行為習慣輔助學生語文學習,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習慣才能更好地融入學習之中,才能夠更好地為其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汶峰.常規培養應從課堂“開始部分”入手——淺談一年級體育課“開始部分”課堂常規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6(18):67.
[2]雷小紅.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6):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