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迪
摘 要: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層面的需求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文化館以群眾舞蹈為推廣對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極強群眾文化的建設性。文化館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部門,在社區文化發展與推廣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通過了解現階段群眾舞蹈文化的發展現狀與特點,分析文化館推廣這一藝術活動形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分析具體實施的途徑與方法,最后總結推廣與普及群眾舞蹈的現實意義。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到群眾文化藝術發展方向,并有效推動群眾舞蹈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普及。
關鍵詞:群眾舞蹈;普及;推廣;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J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07-00-02
我國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舞蹈文化,具體在舞蹈形式上也會存在差異。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可以很好地促進社區的精神文明。群眾舞蹈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有較高的參與度,長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但也正是降低了參與者的專業要求,大部分參與者的舞蹈基礎非常薄弱,很多人只是將群眾舞蹈最為一種娛樂消遣,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日常的練習中是將安排也帶有主觀性,這也使得群眾舞蹈的發展較為緩慢。文化館最為文化傳播機構,應該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幫助群眾加強對社區文化的學習。
一、群眾舞蹈文化的特點與發展現狀
由于群眾舞蹈在形式與理論層面來說,其要求都沒有專業舞蹈表演者高,因此,對其參與者的專業要求也比較低。群眾舞蹈更多的是以現實生活中的細節片段為素材進行動作的編排,在表演上帶有一定的韻味特點。群眾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與參與感。
通過對文化館內相關工作人員的調查與了解,多數群眾舞蹈的形式都是廣場舞以及交誼舞。這些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中多數是已經退休的老年人。這一部分人會以居住地點為優先考慮的因素,一般都是晚上會聚集到其一。開展群眾舞蹈的學習與排練。有時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活動團體,他們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創作與表演。還會有各自的微信群,對于舞蹈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相互之間會相互溝通、交流。很多人退休之后,依然想在社會中獲得參與感等。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一點,提升他們內心的幸福感。社區群體之間還會定期舉辦群眾舞蹈的比賽,極大地促進了他們學習群眾舞蹈的積極性。[1]
在近年來的社區文化發展中,群眾舞蹈已經成為發展的主體。它本身就是來源與群眾的現實生活,因此,其中也會帶有非常多的地域特色元素,如在服飾、舞蹈動作、道具等方面。但目前,群眾舞蹈的發展還需要文化館的進一步推廣,去引導大眾了解這一文化形式,從而達到普及群眾舞蹈的作用。
二、文化館推廣群眾舞蹈的必要性
(一)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需求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我國的社區文化建設需要在精神文明的帶動下進一步推廣。但是,群眾舞蹈定位的局限性表明了相關的管理機構有待進一步完善,這也是社區文化建設監管不到位的具體體現。此外,群眾舞蹈多為自發性的活動,缺乏資金投入,這也限制了社區文化建設的健全發展。再者,社區在這一方面缺乏專業人才,在文化活動的創新發展方面存在短板。加上活動的參與度有限,很難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總體的文化氛圍不夠濃烈。相比較其他文化的發展,群眾舞蹈具有高參與、低投資、形式豐富的特點,對多數社區來講,這一方面有待加強。[2]
其次,很多社區中的群眾在下班時間都會選擇我在家里看電視,加上國內傳統的飲食習慣,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如果在文化館的推廣下,讓群眾舞蹈成為一種全民娛樂的方式發展,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才能更好地發揮這一活動的效益。因此,文化館對群眾舞蹈的推廣不僅在精神文明建設層面,在大眾的身心健康發展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是建設良好社區文化的需求。
(二)群眾舞蹈所具備的文化功能
群眾舞蹈能夠作為一種社區文化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可以滿足大眾的日常活動需求。作為眾多形式中的一種,群眾舞蹈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甚至比單純的體育鍛煉更適合群眾。據調查了解,目前群眾舞蹈在發展中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很多群眾舞蹈活動都在發展中將審美素質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多數群眾參加舞蹈活動就是為了鍛煉身體。群眾通過不同種類的舞蹈活動起到強身健體,可以促進群眾的身心健康。舞蹈文化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至關重要,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藝術活動更具普適性。[3]
群眾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形成精神層面的審美,能更好地滿足群眾的審美追求。他們可以以不同的元素為素材進行創作,這也是一種文化藝術,也是一種精神文明。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人們會加深對舞蹈動作的熟悉度,熟練之后也會提升表演者的美感。比如,在一些大型的舞蹈活動中,會對舞者的服飾有一定要求,觀眾與表演者一樣都會有參與感,進而加深了對舞蹈的喜愛,增強了群眾的情感練習,有利于社區文化的建設。
三、文化館如何推廣群眾舞蹈
(一)緊扣熱點,提升創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很多的文化都在不斷地被代謝,很多事物都在通過創新去提升自身的建設性。因此,群眾舞蹈的發展也需要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并努力創新。因此,在群眾舞蹈的創新這一層面上,文化館就需要做出努力。文化館可以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幫助群眾們在編排舞蹈作品時融入時代元素,緊扣時事熱點。通過兩者之間的結合,讓群眾通過舞蹈的形式去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這也是緊扣熱點進行群眾舞蹈創新的主要意義。
當代很多的時事熱點都是大家在社區里茶余飯后的談資,如果在群眾舞蹈的創作中很好地融入時代元素進行創作,可以增強他們對群眾舞蹈的好奇心,也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們去學習群眾舞蹈這一藝術形式。既豐富了群眾舞蹈的表現,又對這一藝術形式的傳播與普及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二)大膽吸收,橫向結合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依附于現實生活。因此,如果文化館想要在群眾舞蹈的普及與發展方面有所推進,就需要通過對國內外不同舞蹈作品的借鑒與吸收,可以依據當地的特色進行舞蹈作品的改編創作。此外,還可以從生活的細節處找尋群眾舞蹈創作的素材。在這一點的基礎上,保證表演中的動作有一定的秩序性。除了生活中的元素與細節,在創作中需要進行藝術化的再創作,才能應用于實踐才能進一步傳播。此外,舞蹈表演者還要注重表現的親和力,因為群眾舞蹈的表演者在此之前可能從未接觸過舞蹈,沒有基礎功底。對于群眾舞蹈的排練工作就需要文化館以及參與者的具有情況進行編排,表演過程中并不需要高難度的技巧性動作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但要準確把握不同表演者的風格,在編排時可以依據不同表演者的性格特點進行編創。如可以利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元素創作。這樣的元素在表現中很容易激發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結合自身的感受,會在對舞蹈的詮釋中獲得一定的感知。
四、推廣群眾舞蹈的現實意義
在文化館的提倡下,群眾舞蹈多以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為主,在社會主流思想的號召之下,相較于其他表演形式,群眾舞蹈具有更明顯的優勢。由于專業性不強,群眾舞蹈的表演中不會出現難度系數大,幅度比較大的動作。表演中也不會耗費過多的體能,能夠很好地促進舞蹈表演者的身心健康。從另一層面講,群眾舞蹈所呈現的內容也屬于群眾生活的縮影再現。因為,群眾活動的參與者都是社區的群眾,對于大眾生活百態有深刻的感悟,他們的表演形式也會更加地貼近大眾的生活,提供了曲種精神文明的基礎。
群眾舞蹈還有一個非常鮮明的優勢,特色性與集體性。針對這一點,文化館積極推廣群眾舞蹈的相關活動,一方面可以加強群眾的凝聚力。如社區中的老年人群體,在文化館活動的大力推動之下,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減少因遠離社會群體而產生的失落感與孤獨感,提升生活幸福感與生活質量,豐富來年人的精神世界。非常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此外,還可以修身養性,提升群眾的總體素養。因為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尤其是以群體性的參與方式。大量的參與者在局域范圍內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舞蹈也可以在實踐中起到引導他們積極向上面對生活的作用。由此可見,文化館的普及與推廣工作對群眾舞蹈的發展有著至為重要的意義,在文化館的正確引導下,群眾舞蹈可以獲得更加高效的推廣。
五、結束語
群眾舞蹈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形式,是舞蹈、音樂以及其他形式之間的融合體,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群眾生活,滿足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有重要作用,同時,群眾舞蹈活動的出現也使人們追求文化藝術的具體表現。群眾舞蹈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與其自身所具備的文化功能有很大的關聯性,文化館應該在后續的工作中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推廣群眾舞蹈工作,充分發揚機構本身功用,促進群眾舞蹈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向鋒.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淺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2):59-60.
[2]喬志友.淺析加強文化館舞蹈培訓的策略[J].戲劇之家,2017(19):115-116.
[3]趙躍.文化館的民族舞蹈教學方式分析與研究[J].大眾文藝,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