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雯
【摘要】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已經成為教育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門將德育思想教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并逐漸建立完整的核心素養價值體系,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造有利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主題式、體驗式教育,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一步保障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中 ? 德育工作 ? 實效性 ? 策略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最佳時期,因此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忽視德育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德育工作中存在紙上談兵、流于形式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高中德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開展德育工作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觀念,對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如何增強高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工作策略。
一、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我國教育發展的要求
在經濟持續化發展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國民素質化教育,并堅持以“八榮八恥”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基本準則,進一步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發展體系,進而強化國民道德素養。在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育,還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從而全面挖掘學生道德閃光點。德育教育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毛澤東思想相結合,是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也是學生成長和生活中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需要對學生思想和行為方面進行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素養和行為規范,并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二)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思想模式不完善以及心理不夠成熟,使學生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現象的影響,導致學生面對問題和困難時做出錯誤選擇,并且容易出現攀比、逆反等不良心理,嚴重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并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從而保證學生心理發展的獨特性和平衡性。同時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需要互相配合,并重視學生德育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從而滿足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形成的基本要求。
二、增強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策略
(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主題式”德育
德育工作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立什么德,樹什么人”,并通過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從而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同時為保障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學校需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并結合核心素養和社會主義價值觀對德育工作進行設計、規劃,進一步實現系統化、序列化、重點化教學標準。此外,針對學生不同時期的個性特點開展相應的道德理論教學,并結合不同學生思想上的共性設計“主題式”德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結合情感教育,開展“浸潤式”德育
“浸潤式”德育是保障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大動力。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自己情感與教學內容向結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中充分感受到老師情感表達,同時教師需要注意語言的表達技巧,避免不正當語言使學生對德育教育產生抵觸心理。另外教師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以身作則,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并通過教師優秀的人格魅力認真學習德育知識,從而改正自身錯誤的行為習慣,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情感教育是開展“浸潤式”德育的關鍵環節,在提高學生道德素質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情感上的需求,觀察學生在情感上、心理上的變化,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心理指導,使學生打開自己的內心,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有關父愛或母愛的視頻,并讓學生在觀影后寫一篇觀后感,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借助文字充分表達出來,使學生感受到父母對自己付出和關愛,從而提高學生感知、感動以及感恩親情的行動力。
(三)結合實踐活動,開展“體驗式”德育
開展“體驗式”德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德育活動的意義,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從而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傳統德育教育主要是以理論性內容為主,使德育工作局限于課堂以及校園內,這種教育形式對學生不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德育知識是通過課堂教學得出來的,但最終將會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使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充分展現自身的優秀品質,進一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體驗實踐平臺,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例如,定期舉辦演講比賽、校園活動,讓學生將自身的才能充分展示出來,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從而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同時組織學生到福利院、養老院進行義務服務,并鼓勵學生表演節目,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意識到自己未來的責任,進一步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
結束語
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是教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學生未來的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需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感以及心理變化,并根據學生不同的特性全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完善思想教育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我國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顧洪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師道·教研,2020(4):33.
[2]史姍珊.提高高中班級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0(2):76.
[3]朱平.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優化與提升策略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9(1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