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珠
【摘要】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教育大會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是強國之基,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課程改革、完善現代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在新課改環境下,高中化學學科也應當緊跟政策,立足發展,順應新高考模式,以深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落實學生知識技能與思維發展需求為教育基礎,在提高學生應試成績的同時,也重視學生終身能力的提升。為此,擬定高效的化學備考方略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及相關研究資料,就轉變備考策略、促進高效課堂構建進行了思考與研究,力求為化學學科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 備考策略 ? 課程改革
0.前言
新課改推進過程中,傳統化學課堂教學發生了全方位的變化,而新高考形勢的轉變,也給備考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應當立足于教育發展政策,樹立多元化備考理念,結合高三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擬定科學的備考方略,提升備考質量,幫助學生進入理想的大學,為學生適應將來的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1.新課改環境下化學學科高考方案的轉變
2014年9月,國務院在《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尊重學生在高中學習中對學科的選擇性,從而推動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實施。此后多個省份開始實行“3+1+2”高考模式,2021年廣東省也推行“3+1+2”高考模式,化學學科高考方案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除了語數外3門主要學科不變之外,學生需要在歷史和物理中選擇1門,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中選擇2門,這就是高考的“3+1+2”。這一高考方案有助于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落實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原理結論隱藏在現象紛繁復雜之中,為了幫助選擇化學學科的學生取得理想的成績,教師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2.當前高中化學學科備考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成因
2.1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備考效率低
在有限的化學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往往會將自身作為備考學習的主體,根據自身經驗擬定備考大綱,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化學學科本身就難度較高,而學生自身遇到問題時難以及時與教師溝通,如不能消化短時間內大量的備考知識,就很容易降低備考效率,影響學生水平提升。
2.2教學模式沿用傳統方法,學生興趣差
當前高中化學備考策略還較為單一,教師往往采用一言堂式備考策略,在對學生的評價環節,為了節省時間,也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需求,以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學生能力的唯一憑據。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僵化降低了課堂的創新力,學生難以產生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3.新課改環境下高中化學備考方略的優化設計方向探索
3.1 轉變傳統備考理念,鞏固學生化學基礎
新課改的推行與新高考政策的落地,使得傳統備考方法已不適用于當前的高中化學備考,教師應當轉變師本位的備考理念,以學生的知識基礎為核心展開方略優化設計,突出化學學科的主干知識,開展脈絡清晰、邏輯性強的教學,既要保證備考內容符合教學大綱范圍,又要確認學生的壓力與接受程度,在學生可接受范圍內展開,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如在備考氧化劑與還原劑內容時,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勾起學生的印象,再結合學生小組討論,達到思想碰撞升華,然后結合考試說明要求進行分層教學,重點鞏固學生基礎,逐漸增加講解難度,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然后理解其電子轉移的本質,明確相關概念,再加以習題訓練,提高學生的記憶與學習效率。
3.2 精選備考習題集合,“收獲本”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高三學生進入備考階段后,學業壓力會空前巨大,如今高考制度仍然是學生進入理想院校、成為社會與企業所需人才的最關鍵途徑。社會、企業與家庭對之都抱有熱切的期望,故教師與學生也會承擔較大的壓力。為了緩解學生壓力,幫助學生有效率、有條理備考,可以以練帶教,為學生劃出精選習題,選擇代表性的題型,引導學生知識遷移、綜合運用,如習題“將氯氣不斷通入100ml 1mol/L的FeBr2溶液充分反應,改變不同的氯氣物質的量,寫出不同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等,就能夠訓練學生解題思路,發展學生思維,教師再設置“收獲本”(原來一直提“錯題本”),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對錯規律以及自己的知識思維短板,整理出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加快進行查漏補缺。
3.3 結合教材重難點知識,拓展更多實踐問題
當前高考習題不再固化、僵化,還緊跟時代發展,熱點頻出,其中不乏貼近生活的綜合性習題,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上的重難點知識,為學生拓展更多實踐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問題中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化學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實踐,如氯氣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作為漂白劑,二者同時漂白濕潤的有色物質是否效果會加強?疫情防控中的口罩能否回收利用?病毒消殺劑的使用涉及什么原理?食用鹽中加的碘以什么形態存在且如何設計流程檢驗?等,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與所學化學理論進行思考,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創新能力與綜合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們化學核心素養,在高考中遇到相似的實踐性問題也能更快作出解答。總而言之,實踐性問題是當前高考化學試題的大趨勢,教師應當重點鍛煉學生相關問題的解答能力。
4.結語
綜上可知,在新的高考形勢下,高中化學備考方向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教師也應當及時調整心態,跟上社會與企業對于現代化人才的需求,制定更行之有效的備考策略,落實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思維發展,側重構建學生知識框架,為學生查漏補缺,針對性開展備考,引導學生掌握更全面的高中化學學科知識,全面提高化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高考壓力下迎難直上,取得更佳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鄭秀波.新高考形勢下高中化學高考備考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7(85):166-166.
[2]楊東.試析應對新高考形勢下的高中化學實驗復習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3):61-62.
[3]潘昆峰,劉佳辰,何章立.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選考的“理科萎縮”現象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8):31-36.
[4]趙榮宏.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