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關鍵詞:中國畫;傳統文化;時代性
自古以來,中國畫的盛行給文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精神享受。中國畫又被稱作丹青,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中國的歷史文化色彩。隨著歷史的發展,并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中西方文化不斷融合,中國的各種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感染,中國畫的色彩逐漸從傳統的色彩表達方式,具備了一定的時代象征意義,推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從傳統的中國畫發展時代,可以發現最為受人們喜愛和常用的色彩類型,屬于水墨畫。水墨畫的色彩比較單一,符合道家代表——莊子所提出來的色彩理念。然而,墨色也會因為色彩的濃淡分為多種,水墨畫主要是對墨色豐富多彩的運用,將其通過黑白等形式,給人們展現出更加生動而形象的作品,從留白當中突出了水墨畫的獨特魅力。
人們最初在學習中國畫的時候,并未形成創作的獨特思想,大都是根據前人的一些出色作品臨摹而來。由于一些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往往思想過于保守,不敢推陳出新,沒有獨到的見解,導致其對色彩的運用不夠靈活。水墨畫在宋代時期和元代時期比較興盛,中國畫的色彩歷史源遠流長,從石器時代的陶器,到西漢的絲綢畫等等,經過了時代的轉化和演變,中國畫的色彩表達方式,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既未擯棄傳統的色彩表達形式,又結合了現代社會的發展,使中國畫的展現形式更加豐富。在時代潮流的不斷發展下,傳統的中國畫色彩表達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理念,因此,中國畫的色彩表達形式,必須要結合時代的發展改革來進行創新,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要求。
以傳統中國畫色彩的表達為基礎。傳統的中國畫色彩表達中,水墨畫始終是主要的代表形式,這種水墨色彩的張力和給人們帶來的視覺體驗,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念。伴隨著社會時代文明的不斷發展,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以及各種元素的影響,人們對色彩的審美逐漸有了新的改變。畫家們在創作的時候,其作品中所體現和表達的情感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很多人的創作變得更加理性,創作的思想形式也千變萬化,這給了中國畫色彩的表達形式打開了新的大門。創作者在作畫的時候,對色彩的運用,基于傳統中國畫色彩的表達基礎,結合了多種豐富的色彩形式,使中國畫的展現更加具備時代的象征。比如,現代畫家何家英在其作品《魂系馬嵬》當中,采用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們展現了更加壯觀的歷史景象。
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中國畫色彩的時代性,就是中國畫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入了很多時代特征和元素,對畫作進行創新和改造,從而得到了一種新型的中國畫形式。也就是創作形式隨著時代而發生改變,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些創作者在作畫的時候,其自身的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受到各種新的社會潮流變化的認識,對畫作的色彩運用,更加具備一定的時代潮流性,給人們帶來了非常豐富的視覺體驗。對于中國畫的創作,是結合時代的發展,對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使其在新的環境下,有了更加豐富的展現形式。在當代中國畫代表中,山水畫家李可染,在傳統水墨畫技巧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所創作的作品,充分地突出了時代的特征,使中國畫的色彩表達形式,與時代共同前行。
來源于實際生活而高于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中國畫的創作也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但畫作在創作成果之后,藝術的表現形式將會高于生活,比實際生活中類似的表現更加有藝術美感。很多創作者為了創作一幅真實的場景畫,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去寫實,將現實所看到的進行創新和美化。作為改革派畫家中的代表人物林鳳眠先生,他對中國畫創作提出了獨到的觀點。林先生說,創作的時候,不應該受到一些繪畫手段的限制,應當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發生的現象和事物,結合自身的豐富思想,對事物所體現出來的本質進行繪制,再結合傳統的色彩表達方式對其進行不斷地創新,從而創作出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創作手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對中國畫的色彩表達形式進行不斷地改革更新,使中國畫色彩具備一定的時代性。
綜上所述,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中國畫色彩的表達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創作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認識,和西方文化的影響而不斷地發生改變。中國畫色彩具備的時代性,是在傳統中國畫色彩表達形式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需求而進行創新,為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中國畫,使得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
參考文獻
[1]劉向陽.淺析中國山水畫色彩發展的時代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1012:173+179.
[2]雷盼盼.論中國畫色彩的時代性[J].廣東蠶業,2018,5202:137+139.
[3]李黎,李廣元.當代中國畫色彩系統的重建[J].美術觀察,2015,1507: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