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藥理學作為醫學生的必修專業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分析藥理學教學的現狀及融入“課程思政”的意義,挖掘藥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做好高校育人,促進教學改革。
關鍵詞:藥理學;課程思政;專業課
一、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所謂“課程思政”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的教育實踐活動,構建全課程的育人格局。作為培養社會接班人的搖籃,高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把高校專業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渠道,將思政元素融人到教學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
藥理學主要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門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也是每個醫學生的必修專業課,主要是為醫學生畢業后合理用藥、疾病診治提供理論知識支撐。常規情況下,藥物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但若是對藥物的知識掌握不全面,甚至心懷不軌,藥物也可以變成毒物造成嚴重的后果。這就要求在藥理學授課的過程中融人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的法律觀念、人文關懷、團隊精神等,實現專業知識和價值觀的融合。
二、藥理學課程開展思政課程的現狀
藥理學屬于核心課程,課時多內容豐富,開設范圍非常廣涉,是每個醫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在藥理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對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內涵認識不清,存在誤區,認為學校已經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思政建設應該是輔導員和思政老師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培養好學生的專業技能就行,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知識而不會將思政建設融入其中。另外作為高校專業課的教師,不管是平時的學習還是外出進修,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專業方面的科學研究,很少進行思想政治培訓,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導致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有效的開展課程思政。
三、課程思政在藥理學中的實踐
在藥理學中開展課程思政,需要在教學設計環節中把握好思政元素的提取和切人,以潤雨細無聲的方式將其與專業知識體系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一)提高藥理學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師是實施課堂思政的主體,提高教師思政意識、思政素養和思政能力至關重要。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對專業課中思政內容的傳播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領會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方針政策等,并能融合到藥理學教學中,推進藥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
(二)醫德教育與藥理學的融合
醫生的職責就是與疾病作斗爭,維護人們的健康。“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等傳統醫德名言,體現了尊重生命、一視同仁、醫患和諧等現代醫學道德規范。藥物作為醫生救死扶傷的主要工具,只有掌握了每一種藥物的藥理作用才能正確的運用到診療中,如果對藥物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全面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讓學生懂得作為醫生只有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技術才能幫助患者解除疾病,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對患者的傷害,減少醫療糾紛。在藥理學中,藥物的種類繁多,往往一種疾病可以選擇多種藥物,在學習的過程中教育學生在選擇藥物的時候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根據患者的癥狀、基礎疾病、禁忌癥、個人意愿及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選擇合適的藥物。還可以通過闡述藥物濫用的危害來教育學生避免過度醫療。
(三)人文關懷與藥理學的融合
同其他基礎醫學一樣,藥理學實際也是一門與實驗相結合的學科。實驗動物在整個藥理學教學中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藥理學教學中可以融人人文關懷。比如為了減輕動物的痛苦,在實驗前都需要對動物進行麻醉;實驗過程中需要正確使用手術器械、嚴格按照操作步驟,減少組織損傷;實驗完后需要對動物進行安樂死;上課前對做出貢獻的實驗動物進行默哀。一方面讓學生對實驗動物的犧牲學會感恩,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將這種對實驗動物的愛護、生命的尊重潛移默化到患者身上,學會尊重愛護患者。
(四)倫理教育與藥理學的融合
藥物在研發到上市的過程中通常以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為基石,這種以生命為主體的研究涉及醫患關系倫理、臨床診療倫理、公共衛生倫理、死亡倫理等現實議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典型的案例,使醫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促進醫學倫理修養的培養。
(五)法律意識與藥理學的融合
藥物雖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如果應用不當或者心懷不軌就會造成嚴重后果,甚至觸犯法律。比如很多中樞性鎮痛藥是從罌粟中提取的,長期使用會產生成癮性,所以對其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但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出了紕漏,或落在有心人手中,藥品就會變成毒品,危害他人。還有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嚴重醫療事故、精神藥品中涉及的患者隱私、藥品回扣等法律問題都可以貫穿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來規范診療。
(六)責任意識與藥理學的融合
藥物在起治療作用的時候通常伴有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都會引起患者的不適,并且很多不良反應是不可避免的,針對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用藥時可以提前告知患者,讓患者能自我甄別,及時采取措施。比如講授降糖藥會引起低血糖,教育學生需要告訴患者低血糖的癥狀以便及時識別,并自備糖果以便及時解救。另外有些藥物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過敏,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過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對于這類藥物,需要在使用前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用藥后還需要嚴密觀測,告知患者過敏征兆以便及時治療。比如使用青霉素前必須皮試,用藥后還需要觀察至少半小時等。通過這些內容的講授,讓醫學生樹立責任意識。
(七)團隊精神與藥理學的融合
近年來在藥理學在教學改革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包括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以臨床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等,這些教學方法中學生都是通過分組以團隊協作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學習。同樣,在藥理學實驗中,也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實驗,得到理想的數據結果。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之間有分工有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學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互幫互助,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八)其他思想教育在藥理學的體現
藥理學內容復雜繁多,難度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成為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奠定基礎。另外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新的藥物、藥物的新途徑等知識層出不窮,學生除了課堂學習外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更新藥理學知識,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還可以在上新課前通過導人藥物的發現史,比如經典藥物青霉素、阿司匹林的發現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以及實事求是、誠實守信的品質。
四、結語
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要基地,對于醫學院校來說,主要職責就是培養醫德高尚、技術優良、致力人類衛生事業的臨床醫生。藥理學作為醫學生的重要基礎課,將思想教育融人其中,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將思想教育和專業課的教學目標有機結合,提升藥理學的教學效果和育人作用,也為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生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17(2):114-119.
[3]張迎,韓會會,高校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02):202-203.
[4]劉艷.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改革探索[J].考試周刊,2020(02):192-194.
[5]劉興來,吳秀玲,王坤,古代中醫醫德思想對現代醫德教育的意義[J].生物技術世界,2012(5):122-123.
[6]楊元宵,姚樂等,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思政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醫學教育,2019(04):4-6.
[7]蘇映宇,臨床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培育的思政教學空間建設探究一基于“概論課”的教學觀察[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09):123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