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文言文占據著重要的分量,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文言文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實現對文化的不斷傳承,也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目前,在我國部分初中學校當中,文言文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文本細讀法的影響,可以更好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了文本細讀法的教學價值,從而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給相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文本細讀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8-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8.036
近年來,社會文明水平的提升,使人們更加關注教育事業的發展。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階段所學習的語文課程當中,文言文的教學更加受到教師的重視。大部分初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往往都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著很大的難度,使學生很難提高自身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能力。另外,由于初中語文涉及文言文、古詩詞還有一些背誦的東西比較多,再加上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方法還是傳統的填鴨式的說教,導致學生的學習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的結果,導致學生要么就是沒有達到所要求的語文學習水平,要么就勉強過關,沒有創新,也不見提升,導致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教與學的質量都令人擔憂。切切實實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水平和能力,營造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們都想方設法,積極探索,提升教學效率。在各種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下,文本細讀法的提出,為文言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教師在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當中,對文本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創造高效的語文學習環境。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研究,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文言文教學的方式有誤
筆者經過對部分初中院校語文文言文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課程的時候,由于教師自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給學生采用的教學方式往往比較單一。文言文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習起來會存在很大的困難,而且學習的過程比較生硬,在教師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述文言文課文的時候,卻并未在意學生對這些課程內容的學習效果,也忽略了學習主體的學習感受。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文言文課程的學習,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得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出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學生在文言文的翻譯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學習困難[1]。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夠合理
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初中文言文課程的學習,在教師認為,便是為了學生獲得更好的考試成績,才制定各種教學目標,以此來給學生展開課程教學。這種教學目標的制定,讓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比較生硬,無法引導學生認識文言文當中蘊含著的感情和價值觀念,這樣一來,便失去了學習的真正意義。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應當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使他們可以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對文言文的相關知識將更加感興趣。然而,我國大部分初中語文文言文課程教學的現狀,卻與素質教育理念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
(三)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語文教材當中所列示的文言文種類以及篇章,不同的章節所包含的內容,以及其所表達的含義有所不同[2]。初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主要來源于教師的理解和講解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所給學生講解的文言文內容,與該文言文中的實際價值和情感理念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種差異的影響下,學生便無法正確地對文言文進行學習和理解。
二、文本細讀法應用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當中的價值
眾所周知,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改善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價值。文本細讀法的應用,對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有著更加顯著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自身的文言文素養
初中時期,學生對于語文文言文的學習和認識,主要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夠更好地對其中的內容有所理解。一般來講,教師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課文內容進行文本細讀,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對該文言文所表達和傳輸的文學素養有所認識。雖然,學生自身的思想很難受到教師的改變,但是,在長久的帶領下,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便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素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能夠打好一定的基礎[3]。
(二)不斷地提高學生對該方面的理解能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初中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也是教師帶領學生對這些文言文,采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精細化的閱讀和理解。在不斷地閱讀的同時,學生便能夠一遍一遍地體會到古人從文言文當中所傳達的意思。這樣一來,學生也會由于耳濡目染而漸漸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對文言文有不同的感受,也可以產生新的理解。久而久之,初中學生便會在這種學習方式的驅動下,逐漸喜歡上學習文言文,為學生在該方面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三)傳達一定的文學價值理念,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文言文當中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文言文的種類多種多樣,包括懷念親人,思念家鄉和愛人,以及精忠報國和懷才不遇等。不同的文言文當中所涵蓋的價值理念有所不同,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同時,也是他們和作者的思想互相碰撞的過程。文本細讀法,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文言文的世界,讓學生可以從各個方面去了解文言文中的文學價值。如此一來,便能夠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貢獻。
三、加強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
由于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初中學生自身有著較大的幫助和影響,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也應當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使其發揮較大的教學價值。
(一)創造良好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只有培養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讓學生可以強化自身對文言文的理解。那么,教師在帶領學生對文言文進行文本細讀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處于身心放松的和諧學習氛圍中,從而更加高效地展開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學習。
比如,對于《愛蓮說》這篇文言文的學習,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關于蓮花的高清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觀賞的過程中,對《愛蓮說》的課文進行詳細的閱讀,感受荷葉與流水聲,以及荷花花瓣的清凈高潔。這樣一來,學生對于這則文言文便會漸漸產生學習興趣,也逐漸可以理解其中所描寫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二)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朗讀,提高學生的文字感受力
初中時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離不開朗讀,文本細讀是朗讀的一種形式,主要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對所學習的文言文課文文本,進行細細的閱讀和品味,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這些文言文文字描述的感受力。如此一來,便可以拉近學生與文言文學習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品位,豐富文學素養,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4]。
例如,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這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對該篇課文進行詳細的閱讀,從字里行間,讓學生去體會諸葛亮身為一代賢臣,所提出的各種建議,為國家治理而擔憂,體現出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更加可以通過尾段“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當中,感受到文言文存在的魅力所在。
(三)結合文言文的創作背景,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文本細讀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不同文言文所表達的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文本細讀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還要結合文言文的創作背景,給學生講述相關的知識內容,帶領學生對這些文言文的關鍵段落進行閱讀,從而對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進行不斷的強化訓練。
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一文言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是現實生活當中并不存在的,作者在其中也給出了答案。根據作者的創作背景,教師帶領學生對桃花源當中所描述的美好生活便有一定的認識,也可以感受到陶淵明先生對這種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如此一來,文本細讀法便可以更好地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并將古人的思想觀念逐漸有所傳達。
(四)重視溫故知新,提高理解和學習能力
毋庸置疑,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長期不斷的積累運用,才能掌握和積累更多、更豐富的基礎知識,供我們所用。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如此。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文本細讀和溫故知新的緊密結合,學生在細讀文本的前提下,不但在課堂學習中要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把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關于文言文的知識都收入囊中,理解、記憶,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有計劃進行復習。比如,對一些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運用,文言文的背誦等,還有課本中出現過的例子和練習的材料,引導學生進行現代漢語語法、文言文語法等的溫習,促進對文言文教學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文言文在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將文本細讀法進行應用,有效地改善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狀況,能夠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根據所學習的內容,耐心地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文本進行仔細的閱讀,不斷地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蕪潔.初中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2]梁永佑.基于文本細讀理論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3]徐小麗.文言文文本細讀初探[C]//當代教育評論2014(第1輯).2014.
[4]邱慧.文本細讀,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出彩[J].語文知識,2017(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