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工具,將其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良好發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優化策略
【作者簡介】張建利,寧夏平羅縣陶樂中學。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將英語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英語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簡化英語學習的過程,同時對于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和運用技巧的掌握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教學成為當下英語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課題。接下來,我們就此課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他們才會產生探索英語知識的動力和熱情,繼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單向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缺乏對知識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過程,難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出來,進而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牽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有助于學生英語記憶能力的提升。初中英語內容較多,且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在對英語知識記憶時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大量英語知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點會逐漸淡忘。而思維導圖則可以利用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并進行導圖劃分,最終用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來,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這對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3.有助于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實踐性和工具性是英語學科的主要特征,因此,英語實踐對話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但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難以形成有效對話,英語實踐效果不佳。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實踐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明確表達主體,還原真實的口語環境,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英語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在口語交流的過程中,對于自身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豐富的詞匯量,那么必然難以形成英語知識系統,更別說英語學習成績地提升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英語詞匯量的積累,將更多詞匯積累的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大多數初中生已經基本掌握詞匯學習的方法,這時再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學習,可以積累更多的詞匯量。例如,在對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9 A trip to the zoo”這一模塊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animal(動物)”為核心展開思維,并對學生進行引導:“Do you all know which animals?”這時學生會踴躍發言,說出“tiger”“elephant”“monkey”“lion”“snake”“wolf”“kangaroo”“panda”等。然后教師讓學生將這些詞匯寫下來,并繼續引導學生:“Can you classify these animals?”有的學生會根據動物的身體形態將其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有的學生會根據動物生活的環境將其分為陸地動物和海洋動物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引導學生根據動物的分類,繪制出導圖的分支,并將這些動物名稱填入其中,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思維導圖,以便加深學生對常見動物詞匯的記憶。
2.思維導圖在英語時態教學中的運用。英語時態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英語時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對英語時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和積極性普遍偏低,并且很多學生容易將各種時態弄混。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時態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英語中的常見時態進行區分和掌握。首先,教師需要將思維導圖形成的步驟和流程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以英語時態為主題,構建出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初中英語中的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過去將來時這八種時態羅列出來,并將各種時態的要素填入導圖中,如時間狀語、動詞的形式等。最后,教師讓學生在每種時態的下面各舉一個例子,形成一個完成的英語時態思維導圖。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和區分不同時態的內涵和特點,強化學生對英語時態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閱讀是學生英語知識輸入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由于英語閱讀涉及的詞匯量、語法知識較多,導致很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根據閱讀教學的現狀和特點,并結合學生閱讀學習的特點和需求,合理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降低閱讀難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復雜的英語文章結構簡單化、清晰化,并將全文大意概括出來,以便學生更好地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然后教師根據閱讀主題、中心主旨和段落大意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抓住文章的細節,優化思維導圖,從而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感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
4.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英語寫作是最能夠體現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環節,同時也是拉開學生英語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學生將英語寫作視為學習負擔,對于寫作的興趣不高。而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將平時所積累的寫作素材分類整理,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學生拿到寫作題目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煉出其中的關鍵詞,并根據寫作要求和自己的理解,繪制出簡單的思維導圖,并圍繞關鍵詞對思維導圖進行填充和完善,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自然邏輯清晰、語言嚴謹。例如,在以“Playing Sports”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提煉出關鍵詞“Sports”,并繪制出簡單的思維導圖,然后在思維導圖中填充上自己喜愛的運動、自己對于該項運動的理解以及喜愛的原因、運動對健康的價值等,最后再將這些信息進行匯總。這樣的方式可以協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寫出優秀的文章。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可以使英語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有趣、高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英語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索,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思維導圖的重視和研究,并將其靈活滲透到英語教學各個環節中,從而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宣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6(05):237+239.
[2]王吉祥.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 2019(05):101-102.
[3]許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07): 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