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嬌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制造業,在國內及國際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迫切要求我們培養一批能夠適應現代制造業發展的能編程,知工藝、精操作、懂維修的高技能型人才。我院數控專業適應社會需要,不斷地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內容。把教育重點轉到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上來。高職院校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接受職業培訓、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也是我國進行素質教育.教育改革的要求。針對我院數控專業的教學改革,結合教學實踐,對我院數控專業的教學改革剖析如下。
關鍵詞:中職教育;數控課程;職業技能
1 數控課程項目改革的的基本思路
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為學校周邊地區的機械制造業培養中等數控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數控技術應用崗位必備的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構建課程的知識結構,重組課程體系?;跀悼貙I培養目標以及成為中高等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人們更多傾向于采用項目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項目教學法,它是通過 “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為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習慣于一個完整的方式,所設置的 “項目”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遇到的困難。因此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確保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有效手段。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而課程改革則是教學改革中的核心問題。
2 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
理論教學是必要的,實踐環節也非常重要,在這兩方面做扎實的前提下,就有必要建立數中級工鑒定站,為學生拿證提供平臺。所以有必要給學生培訓Pro-E 軟件,同時加大實驗、實訓學時,從而讓學生能獨立操作數控車床,并對機械加工工藝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對此我們對實踐、
3 以實用實效為原則,精心設計核心課程內容及評價方法
3.1 根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的要求,精心制定各專門化方向的實施性教學計劃和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將單科獨進、理論實踐分離的教學安排,改變成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理論實踐交叉融合的教學安排。核心課程的教學采用模塊制,如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課程分為機械制造概述、鉗工技術基礎、車工技術基礎、銑工技術基礎、其他機械加工常識、機械裝配常識、機械制造綜合訓練等 7 個單元模塊,每個單元都包含了機床及工量刃具的基礎知識、相關圖樣識讀、加工工藝、材料特性、檢測方法等內容,并配套進行相關工種的技能培訓,從而保證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銜接。
3.2 貫徹 “教學做合一”的原則,即學生將來要做什么就學什么,學生要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在教學中,簡化原理闡述,刪除無實用價值的陳舊內容和繁冗計算,充實本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突出與操作技能相關的必備專業知識教學,強化專業技能的培訓。
3.3 在部分課程或教學單元中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即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相關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同一教師主講,教學場所直接安排在實驗室或實訓車間,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采用項目教學法。
3.4 優化核心課程與訓練項目的教學過程。新的課程方案不僅要求任課教師專業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而且要求教師具備自主處理教材以及選擇教學法的豐富經驗,有些綜合面較廣的模塊式課程,也可由數名專業教師分別承擔相關教學任務。
3.5 改革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學籍管理制度,改變以課程終極考試成績作為學科成績的傳統做法,適當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強化過程考核。部分由理論教學和調練項目共同組成的核心課程,學生的課程最終成績可由各技能訓練項目的考核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按權重綜合評定。此外,學校應實行學分制管理,開設各類選修課,鼓勵學生通過自選課程、參加職業資格認證等多種途徑獲取相應的學分,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技術技能的積極性?;谝陨纤悸?,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應體現:面向市場和企業需求,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以培養數控技術領域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 “應用”為宗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以較大比例的實踐教學為手段,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總結
通過對數控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與考試方法的改進以及校企合作,必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數控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