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芬
摘要: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是一種重要的活動形式,且區域游戲還深受廣大幼兒的喜愛。在活動過程,合理挑選本土資源,不僅能開拓兒童視野,而且能推動自身的發展。本文將以圍繞幼兒園區域活動,重點探究本土資源的具體運用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本土資源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6-0255-01
Abstract:Gamesareanimportantformofactivityinkindergarteneducation,andregionalgamesarealsopopularamongchildren.Inthecourseofactivities,therationalselectionoflocalresourcescannotonlyexpandchildren'svision,butalsopromotetheirowndevelopment.Thisarticlewillfocusonthespecificactivitiesoflocalresources,focusingontheregionalactivitiesofthekindergarten.
Keywords:kindergarten;regionalactivities;localresources當前社會布滿Ipad、手機、智能機器人等電子產品,雖然可豐富孩子的知識量,但也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例如,視力下降、出現厭學情緒等。民間游戲作為民間的智慧體現,代表著一種民族文化,也為老輩人創造了無窮樂趣,在區域活動中融入民間游戲十分必要。
1民間游戲的優點
1.1具有靈活性。用一根小繩子便能開展解繃繃游戲,用一根樹枝便能開展開展騎馬游戲,用一個沙包便能開展投擲游戲,用幾張紙便能開展甩方寶游戲。上述游戲在任何地點都能進行,沒有限制,十分靈活。
1.2具有趣味性。民間游戲能夠綿延至今,主要因為它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某些游戲活動還包含兒歌和口令,充滿趣味性和節奏感。以炒黃豆游戲為例,游戲過程孩子跟著“炒炒炒黃豆,炒好翻個身”口令實施對應動作。同時,兒歌還可適當改編,可賦予更多趣味性,通過游戲深化了孩子之間的感情,使其體會到了游戲的樂趣。
1.3具有簡易性。民間游戲材料大多源自生活,例如,瓜子殼和樹葉等,具有開放性。在活動過程,可利用瓜子殼和樹葉等材料制作不同的小動物,將棉花和棉花籽涂染上色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將廢紙箱制作成爬行器。迷迷轉和抬轎子等游戲不用提供道具,可徒手進行,不僅節省財力,而且可增添樂趣,十分簡易。
2運用策略
2.1提高教師的認識。為讓幼兒通過區域活動有所收獲,則教師應了解民間游戲的基本發展史、社會地位與產生的影響。首先,管理層一定要著手強化教師在民間游戲方面的感受,讓幼兒園教師在民間游戲中形成初步認識,保證后續的學習和應用。其次,教師應自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綜合來說,為增強教師在民間游戲方面的認識,可從以下四個層面著手:其一,教師自主學習。其二,圍繞民間游戲組織研討會。其三,實地學習。其四,針對性學習,增加民間游戲理論知識。
2.2依照幼兒年齡特點合理篩選。在區域活動中應用民間游戲前,應全面搜集,也可通過家長,經由社區資源加以收集。待初步收集以后,應依照幼兒年齡特點合理篩選。其中在生活區,對小班幼兒而言,不應進行翻花繩游戲。這是因為翻花繩要求兩個人配合進行,在游戲過程尋找解決路徑,翻花繩具有可塑性,經由翻花繩能夠提升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可增強幼兒的團結協作力,并能提高幼兒的靈活性。依照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不適合開展此項游戲。但可開展金鎖銀鎖這種相對簡單的游戲,面向中班幼兒開展翻花繩游戲。大班幼兒,其手指更為靈活,可組織開展編麻花辮這一游戲。
2.3科學創設主題環境。環境具有一定隱性教育功能,廣大教師可組織創設與本土資源相關的活動區,以供幼兒參觀。可組織開展我愛家鄉主題展板,借此向幼兒展示本土的名勝古跡、民間藝術和民族服飾等本土資源。經由展板和實物輔助的形式,再現家鄉的怡人景色,在無形之中深化幼兒對家鄉的印象,提升其熱愛之情。另外,還可面向不同活動區依托主體開展對應的活動。在繪畫主題活動中,可指導幼兒繪畫制作織金洞和韭菜坪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景,將其張貼在活動區,借此提高幼兒的興趣。在表演主題活動中,可播放花燈戲、彝族歌舞曲和文琴戲等不同曲目,讓幼兒了解地方民間文化。
2.4認真觀察游戲過程,科學指導。待幼兒掌握材料玩法以后,需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引導幼兒自主游戲。而教師應從旁觀察,主要對行為表現、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等因素進行考察。通過觀察,加以指導。待游戲因某些因素擱置時,教師應科學指導,適當提示。以七巧板拼擺為例,在這一過程如果遇到問題,可先展示花朵和貓咪等簡單物體的拼擺,引導幼兒通過自身想象拼擺別的圖案,也可共同交流,提高活動參與性,保證游戲活動正常開展。
2.5優化游戲玩法,提高參與度。以數學區域活動為例,它與民間游戲之間的整合度比較低,可適度優化,進而提高幼兒的參與度。選擇理想的游戲材料,并和數學活動科學整合,豐富游戲形式,增加游戲的玩法。現下幼兒園的絕大多數游戲均經由民間游戲創新才加以應用。某些民間游戲玩法與幼兒身心發展情況并不相符,此時,教師可結合幼兒需求合理改編。例如,華容道游戲,對于小班幼兒,可設計一些圖案,并具有特定規律,對于中班幼兒,則可設置1-10的數字,指導幼兒滑動木塊完成排列,此種活動既能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也能增強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大班幼兒,則可將木塊調整成兩種識別標準,依照顏色相同與數字一點點變大的規律對木塊進行排列。
結語:綜合來說,本土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幼兒園在開展區域活動時,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創設情境,彰顯地方特色,深入挖掘可利用資源,從不同層面對幼兒進行帶動,增強兒童的創新意識,提高兒童的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元華.淺談本土資源在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0,(1):118-119.
[2]黃巧玲.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本土化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0,(3):117-119.
[3]洪雪英.古雷港鄉土資源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整合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0,(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