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教材、教學、學生等方面的因素,導致思政課陷入困局,實際效果有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蘊含許多生動深刻的名言金句。借鑒和運用這些名言金句,可以用貼近學生的語言吸引學生,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還可以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從而對思政教育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
關鍵詞:名言金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包含許多經典形象的名言金句。這些名言金句,具備強烈的中國色彩,風格生動形象而又樸質深刻,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所以,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而言,這些名言金句是極好的教輔材料,如果將其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則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果,更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意義非常重大。
一、當前思政課的困局
相較十幾年前,思政課的整體效果有所提升。但仍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不濃”,有抵觸情緒甚至逃課現象;對思政課“不夠滿意或”“不滿意”的仍占很大比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內容枯燥,與現實脫節”,“講授空洞,缺乏創造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成的學生認為上思政課,只是因為其是必修課而已。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教材、教師、學生等都有密切聯系。
(一)思政課教材理論性過強,閱讀和學習感覺差
近年來,由于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日趨重視,“思政課”教材的更新幅度和速度也在加快。教育部每年都會組織專家修訂教材,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增補入教材中。不過遺憾的是,雖然教材的理論性和時效性都有所增強,但閱讀感和可學性仍存在明顯不足,內容重復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教材重復率高是“思政課”教師的普遍認知。重復率過高會導致學生產生“思政課”內容貧乏的錯覺,進而影響課程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覺得教材可讀性差,則是受訪學生中廣泛存在的情況。原因之一是“思政課”教材偏重理論性,又沒有配圖和印證性的史料,導致內容顯得抽象繁冗,不夠直觀有趣,致使受眾陷入艱深晦澀的理論泥淖,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抵觸和厭惡情緒;原因之二政治性內容比例過高,文化性的內容太少。由于對文化重視不夠,傳統文化當然不能充分融入課堂教學。這種情況不僅使得思政教育內容空洞,思政教育也無法真正耕織于文化自信的土壤中。
(二)教師授課照本宣科,教學內容乏味
傳統高校思政課教學過于強調政治性和思想性,導致教學程序中的轉圜空間被嚴重壓縮。實際上,隨著對思政課認知程度的持續提升,對思政課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但部分思政課教師仍處于“身體進入新時代,思想留在舊時代”的狀態,雖然在教學中也使用慕課、分課、翻轉課堂等形式,但僅具其形而不得其實,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準確透徹地解讀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致使授課中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教學過程自然就沉悶乏味,不夠“入地氣”和“入人心”,這必然會限制學生積極性與參與度,學生感到無法融入教學進程,走神、睡覺、看閑書等在所難免,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學生個性鮮明,更重視實用性課程
首先,他們思考問題的意識更強、對有利于自身提升的要求更直接。這種要求投射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上,就表現為認同實用性、應對性強的教學模式,厭惡空洞卻無實際意義的傳聲筒式教學。其次,他們的思維更快速敏捷,行為更加直接干脆。課堂上,他們敢于提出質疑性的見解,如果疑問被簡單甚至粗暴的處理時,他們感覺教師甚至整個課程索然無味,并以沉默和逃課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對抗。第三,新生代大學生獲取知識資源的能力很強,他們獲取信息的手段上豐富多樣,因而在知識儲備和眼界視野上非傳統大學生所能比擬。如果課堂教學方法仍然照本宣科、食古不化,教學效果低下在所難免。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名言金句的特征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包含了基層生活中凝練生動鮮活的話語,并在中華歷史文化中吸收經典雋永的語句,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從而形成了生動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講話風格。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吸納了許多歷代中國的名言警句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引用了很多古代賢哲的名言。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強調創新,支持創新;借“積土為山,積水為海”比喻中非堅持不懈的合作以“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論證民心與執政關系;引“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警醒黨員筑牢自律防線。除了古代賢哲外,他還引用了革命先哲名言。如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表達敢于犧牲的精神;借“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激發對國家的情感。此外,外國名言諺語也有一定的涉及。如用愛爾蘭諺語“縱使思忖千百度,不如親手下地鋤”比喻空想不如實干;用《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表達當今世界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造了大量的金句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乏蘊含思想、智慧、人格魅力的“金句”,深入黨心和民心。如用“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表達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又如用“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對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進行了非常到位的比喻;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說明要鍥而不舍地繼續推進作風建設;用“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表達反腐沒有死角,絕無法外容情;用“帶電的高壓線”明確維護黨紀國法的決心;用“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鼓勵青年人提高自己,建設國家;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求盡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態新格局。此外,還有“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等等,無不膾炙人口,發人深省。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生動形象的風格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語言還有兩個鮮明特點。其一是善于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表達深刻的道理,非常接地氣。比如用“老虎、蒼蠅”比喻掌握不同級別的兩類貪官;用“玻璃門”、“彈簧門”形容職能部門設置的辦事門檻;用“接地氣”“充充電”比喻強調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其二是語言簡單、質樸,貼近大眾,可以使黨員群眾對理論入腦入心。比如用“舌尖上的安全”強調做好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來說明基層服務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借喻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用“為民服務不能一陣風”表達建立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這些語言口語化味道雖濃,但其中往往蘊含著大智慧大道理。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名言金句對思政課教學的價值
因此,學習和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名言金句,為高等院校做好思想政治理論工作尋找到新的路徑,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
(一)深入了解學生,用學生感興趣的語言授課
許多演講者在發表講話前,會在對本次講話的對象和語境進行深入分析,再選取最適合當前實際的方式發表講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授同樣應該如此。教師應對學生的所處環境、能力水平進行細致調查,有目的性地組織貼近學生的語言和授課方案。如果教師能夠汲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名言金句的語言智慧和說話技巧,以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為案例,通過舉實例講故事拉近與彼此間距離,用他們更習慣的語言方式進行釋疑解惑,實現理論與大學生生活的“零距離”接觸,那么大學生就會感受到思政課的魅力,教學自然也就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
從《百家講壇》學者的講演風格看,受到廣泛歡迎的老師都能夠做到對傳統經典的旁征博引和信手拈來,都得益于腹有詩書,文化功底深厚。思政課教師要使教學語言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同樣也要對中華文化有更深的把握,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涵養。當然,單憑思政課教師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是不夠的,接受知識傳授的學生不具備對應的知識基礎,必然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局面。所以,需要通過設置傳統文化課程等方式開啟培養當代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科門徑;還可以開展由高校宣傳部門主導文化專題、知識競賽等,潛移默化的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
(三)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根據課題組調研,大學生基本都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一定認知,愿意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學習程度不深,參與程度不夠,主動學習愿望不強,群體性差異大等諸多不足,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名言金句生動形象,深入淺出,以平實的語言展現新思想的內容和精髓,使學生愿意聽,愿意學。如果我們可以把這些名言金句摘錄并歸類,將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就可以揚長避短,使兩者相輔相成,確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覆蓋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
四、結論
綜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蘊含的名言金句融合了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這些名言金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使大學生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因而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玲.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縱向銜接和橫向貫通存在之問題及對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02):17-22.
[2] 孫英.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問題意識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刊,2018(01):90-93.
[3] 邢秀蘭.高校思政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2):11-14.
[4] 孫芹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素質的問題與對策[J].臨沂大學學報,2019,41(01):122-129.
[5] 楊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主要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9.
[6] 李雅丹. 高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梁偉岸(1978— ),男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人,呼倫貝爾學院馬克思主義分院副教授,天津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基金: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名言金句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項目編號:NGJGH201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