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薛慶鋒 徐九文
[摘 要] 豫花37號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優質高油酸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種,本文首先簡要介紹豫花37號的特征特性,然后介紹其在豫北地區的夏播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豫花37號;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9-97-2
2000—2015年,我國花生年平均種植面積占全國油料作物種植面積的33.1%,總產量占全國油料作物總產量的48.3%,花生總產量已超過大豆和油菜,花生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1]。2013—2018年,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在460萬~473萬hm2,其中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從100萬hm2增長至超133萬hm2。花生已成為河南省繼小麥、玉米之后的第三大農作物,是河南省種植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2]。
豫北沿黃及黃河故道區是河南省花生主產區,常年花生種植面積約占全省花生種植面積的1/4,以麥套花生為主。隨著早熟花生品種育種及機械化栽培技術的突破,麥茬直播花生正取代單季春播和麥套花生成為主要栽培方式[3]。
1 豫花37號特征特性
豫花37號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優質高油酸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種,2015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豫審花2015011。豫花37號夏直播生育期115 d左右,適宜于麥后直播栽培[4]。
1.1 特征特性
豫花37號屬疏枝直立珍珠豆型花生品種,夏直播生育期115 d左右,主莖高47.4~52.0 cm,側枝長52.0~57.0 cm,總分枝7.9~8.6個,結果枝6.1~6.9個,單株飽果數8.5~11.1個。葉片黃綠色、橢圓形,莢果繭形,果嘴鈍,網紋細、淺,縮縊淺。百果質量169.0~189.9 g,飽果率77.5%~81.3%;籽仁桃形,種皮粉色,百仁質量67.2~71.5 g,出仁率70.3%~73.0%。
1.2 抗病性
2012年,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豫花37號抗網斑病、根腐病,中抗葉斑病、病毒病。2013年,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豫花37號抗莖腐病,高抗網斑病,中抗葉斑病,感銹病。
1.3 品質
2012、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試得出,豫花37號蛋白質含量21.33/19.4%,粗脂肪含量52.63/55.96%,油酸含量79.0/77.0%,亞油酸含量5.52/6.94%,油酸亞油酸比值(O/L)14.31/11.10。
1.4 產量
2012年,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品種區域試驗,9點匯總,莢果7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每667 m2產莢果319.9 kg、籽仁229.0 kg,分別比對照遠雜9102增產5.6%和減產1.9%,莢果增產極顯著;2013年續試,9點匯總,莢果3點增產,6點減產,平均每667 m2產莢果291.2 kg、籽仁204.9 kg,分別比對照遠雜9102減產0.4%和5.9%,莢果減產不顯著。2014年,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品種生產試驗,6點匯總,莢果全部增產,平均每667 m2產莢果339.0 kg、籽仁247.3 kg,分別比對照遠雜9102增產10.8%和8.6%。
2 豫花37號豫北夏播高產栽培技術
2.1 科學施肥
花生田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復合肥為輔,一般每生產100 kg花生莢果需純氮5 kg、五氧化二磷1 kg、氧化鉀2 kg。高產田塊(6 000 kg/hm2以上)每667 m2需施用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尿素13~15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13~15 kg作為底肥。每667 m2施生物菌肥80~100 kg。
2.2 精細整地
精細整地有利于提高花生播種質量,利于一播全苗,確保苗齊苗壯,有利于果針下扎和莢果膨大,從而提高花生產量。整地時,要做到深耕細耙、地面平整,確保無垡塊、秸稈、雜草等雜物。耕地深度一般控制在25~30 cm。
2.3 適期適量播種,提高播種質量
2.3.1 曬種。曬種可以提高種子活力,促進種子發芽,提高出苗率和發芽勢。選擇晴朗天氣,將留種的莢果連續曬種兩三天,莢果種子厚度5~6 cm,每天09:00—16:00晾曬。
2.3.2 剝殼。花生種子宜采用手工剝殼,一般在播種前7~10 d晾曬、剝殼。花生剝殼過早,種子會吸潮霉變,降低發芽率和發芽勢,影響花生出苗率。
2.3.3 種子分級。將剝殼后的花生種子進行分級,首先去除秕粒、破碎粒、病蟲害粒、發芽粒、霉變粒和種皮脫落粒等,然后將選好的種子按籽粒大小分成2級,分別進行播種。這樣出苗整齊一致,可避免出現大苗欺小苗的現象。高產田建議選用一級種子。
2.3.4 種子處理。播種前花生種子需要用殺菌劑、殺蟲劑進行拌種處理,預防病害、蟲害、鳥害和鼠害。防病常用40%拌種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量為種子量的0.3%~0.5%;或用2.5%咯菌腈懸浮劑,用量為種子量的0.1%~0.2%。防蟲采用含辛硫磷或毒死蜱或吡蟲啉等成分的花生拌種劑,一般藥劑用量為種子量的1/60。不同拌種劑上述成分含量不同,要按說明書用量和用法使用。
2.3.5 適時早播。豫花37號生育期115 d,夏播播種越早產量越高。豫北地區播種時間一般不遲于6月20日。有條件的可以起壟栽培,壟溝寬30 cm,壟背寬45~50 cm,壟高12~15 cm,壟背上播2行花生,兩行花生之間相距21~26 cm,花生距壟邊12 cm,播種深度一般控制在3~5 cm。
2.3.6 看墑播種。花生出苗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60%~70%,低于40%,種子易落干,造成嚴重缺苗;超過80%,容易引起爛種,影響全苗。播種時墑情不足時,應先澆水造墑再播種,起壟栽培的墑情不好可以搶時播種,播后澆跑馬水。
2.3.7 適當密植。豫花37號主要靠群體奪高產,夏播生育期短,宜適當加大種植密度。一般種植密度為19.5萬~22.5萬穴/hm2,采用雙粒播種。肥力好的高產田塊,可以單粒播種,種植密度為24.0萬~27.0萬穴/hm2。
3 加強田間管理
3.1 促苗早發
播種后溫度、濕度和營養是苗木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苗期一般不旱不澆水。出苗后及時中耕滅茬,除草保墑,促使苗齊苗壯。真葉展開后,可葉面噴施1.0%尿素+0.2%磷酸二氫鉀溶液2次。高產田要求單株開花在50朵以上,封壟時間在7月20日前后。
3.2 化學除草
播種后土壤墑情好的(不好的立即澆水),趁墑情及時噴施乙草胺或二甲戊靈進行土壤封閉。未進行土壤封閉的,可在禾本科雜草5葉前,用蓋草能或禾草克葉面噴施除草,其他闊葉雜草和莎草人工拔除。
3.3 巧施追肥
夏播花生生長期短,對肥水要求嚴格。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一般于苗期噴施2%尿素溶液,于花針期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莢果膨大期噴施1%尿素+3%過磷酸鈣澄清液,每667 m2噴灑藥液量50 kg。
3.4 化學控旺長
花生封壟前后,株高30~35 cm時,花生營養生長正向生殖生長轉化,用多效唑750~1 500 g/hm2兌水900~1 350 kg噴施,或用2 000倍壯飽安藥液750 kg/hm2噴施,防止旺長。
3.5 延長葉片功能期
封壟后45 d內是夏播花生產量形成期,也是病蟲主要危害期,用吡蟲啉、甲維鹽、高氯等防治白粉虱、薊馬、蚜蟲、卷葉蟲等。開花后葉面噴施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三四次防治莖腐病、黑斑病等,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防治花生銹病、網斑病等。
4 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可以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當植株頂部葉片停止生長,上部葉片變黃,大部分莢果飽滿,果殼網紋清晰,果仁光滑飽滿,并呈現品種固有色澤時及時收獲,避免掉果、芽果、爛果發生。一般在9月中下旬收獲。收獲后及時晾曬,預防黃曲霉毒素對花生莢果和籽仁的侵染,提高花生商品性。
5 注意事項
豫花37號為高油酸花生品種,在生產中應注意同普通花生品種的混雜問題。該品種感銹病,在銹病發生重的區域種植,注意病害防治。
參考文獻
[1]董文召,張新友,韓鎖義,等.中國與美國花生生產成本及收益比較分析[J].農業科技管理,2017(10):56.
[2]郝西,劉娟,張俊,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河南花生發展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7(12):7-11.
[3]周曙東,景令怡,孟桓寬,等.中國花生主產區生產布局演變規律及動因挖掘[J].農業技術經濟,2018(3):100-109.
[4]張勇,楊寧.花生新品種豫花37號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2019(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