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高峰 董軍 楊小朋
【摘 要】:目的探討經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鞘瘤手術并發癥分析及其處理。方法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40例聽神經鞘瘤患者,患者均行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聽神經瘤切除術)。統計患者術中腫瘤切除情況和面聽神經解剖保留情況,同時監測患者術后并發癥及轉歸,并觀察聽力改善情況。結果4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其中34例(85.00%)患者全部切除,6例(15.00%)患者次全切除;面聽神經解剖保留者33例(82.50%),部分保留或離斷者7例(17.50%)。并發癥患者預后良好。術后30d,復查聽覺誘發電位和電聽力,面聽神經保留者均顯示聽力保留甚至聽力好轉,無聽力下降者。結論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大型聽神經鞘瘤效果可靠,切除相對徹底,面神經保留效果較好,及時處理并發癥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進一步保障手術效果。
【關鍵詞】:大型聽神經鞘瘤;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聽神經鞘瘤屬于是一種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約占橋小腦角腫瘤總數的80%以上,發病率較高,面聽神經功能損害危害較大,需及時采取手術切除治療[1]。現代小骨窗顯微手術可有效減少顱內腫瘤切除的損傷,其在大型聽神經鞘瘤應用也較多,為進一步探明其療效,本次研究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40例大型聽神經鞘瘤患者,對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的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40例大型聽神經鞘瘤患者者均經病理組織學檢查和顱腦CT/MRI檢查確診為大型聽神經鞘瘤(大型聽神經瘤指以MRI測量為標準直徑≥4.0cm)。40例患者中,26例為男性,14例為女性27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4.02±18.52)歲,其中聽力減弱者35例,5例聽力喪失者。
1.2 治療情況
患者均行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聽神經瘤切除術):神經電生理監測下,單側枕下乙狀竇后入路,乳突后方作直徑3cm的圓形骨窗,切開硬腦膜及小腦延髓側池,顯露腫瘤后,保護腦神經后,確認切開位置無神經后,切開腫瘤囊包膜,吸出囊液,待腫瘤體積縮小后,再分塊切開并取出腫瘤。腦組織與顱神經周圍殘留的腫瘤組織,沿周邊分離;若腫瘤與重要神經組織織粘連緊密,不可強行分離,可保留部分腫瘤囊壁,保護面聽神經。術畢,檢查無出血,清理后留置引流管,縫合硬腦膜,固定骨瓣,關顱。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術中腫瘤切除情況和面神經解剖保留情況。同時監測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轉歸,并觀察患者聽力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切除情況
4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34例(85.00%)患者全部切除,6例(15.00%)患者次全切除;面聽神經解剖保留者33例(82.50%),部分保留或離斷者7例(17.50%)。
2.2 術后并發癥及轉歸
術后監測發現:4例患者發生腦水腫,3例患者出現顱內血腫形成,9例患者術后出現輕微的面神經麻痹癥狀,2例患者出現腦脊液漏,1例出現肺部感染,1例患者切口區皮下積液形成,8例(20.00%)患者術后出現吞咽困難、咳嗆等吞咽功能障礙表現。術后并發癥中,面神經麻痹(22.50%)和吞咽功能障礙(20.00%)發生率最高,顯著高于腦水腫(10.00%)、顱內血腫形成(7.50%)、脊液漏(5.00%)、肺部感染(2.50%)、切口區皮下積液形成發生率(2.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0d,40例患者復查聽覺誘發電位和電聽力均顯示聽力好轉,無聽力下降者。
3 討論
聽神經鞘瘤起源于神經鞘瘤膜細胞,隨腫瘤體積增大,可累及患者的面聽神經及周圍顱神,因而導致患者出現聽力下降、面癱等癥狀。手術切除是該腫瘤最可靠的治療方法,但是大型聽神經鞘瘤體積較大,手術難度較大,因而需盡量減少手術損傷,以改善患者預后。
小骨窗顯微手術可在減少顱內結構組織破壞的前提下,切除腫瘤病灶,而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較為適應于橋小腦角腫瘤,在聽神經鞘瘤治療中應用較多[2]。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相關報道顯示,該術式同樣適用于大型聽神經鞘瘤,可最大程度上保留面聽神經并切除腫瘤,多數患者可以全部切除,并保留面聽神經,預后較好[3-4]。本次研究也發現,85.00%的患者實現了全部切除,面聽神經解剖保留也高達82.50%,切除效果良好,面聽神經保護、保留效果較為理想。此外,追蹤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現,術后患者存在一定并發癥風險,但是經積極干預后治療效果較好,但仍需注意面神經麻痹(22.50%)和吞咽功能障礙(20.00%)發生率最高,有必要做好監測和預案,及時防控。
經乙狀竇后入路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大型聽神經鞘瘤效果可靠,切除相對徹底,面聽神經保留效果較好,及時處理并發癥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進一步保障手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祁小龍,郭東斌,劉天慶,等.大型聽神經鞘瘤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效果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9,43(10):1195-1197.
[2] 金古鈺,劉輝,李靖宇.聽神經鞘瘤合并垂體腺瘤(附1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9,27(01):59-64.
[3] 趙程程,王傳方,蔣太鵬,等.聽神經鞘瘤治療及相關腦神經保護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6,13(01):76-79.
[4] 白鵬,余化霖,孫濤,等.枕下乙狀竇后入路顯微手術切除86例聽神經鞘瘤臨床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02):68-70.